十九大专题 | 生态文明

守住太湖美 江苏常州扎实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

2014-11-05 11:19

“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上海及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的简称)、杭嘉湖的“母亲湖”, 以3.6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默默滋养着长三角的富庶土地。然而,城市发展带来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量的成倍增长,2007年夏季太湖蓝藻暴发,百万无锡市民恐慌性抢水的场景令人记忆犹新。要治理这颗沪苏锡常、杭嘉湖7市“心脏”,需要各市携手,已成为社会共识。

江苏省常州市环太湖地区山水特色突出,河网纵横池塘星列,湖岸芳草萋萋,湖面波光粼粼。除了美景,太湖湾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如龟山书院遗迹、伍子胥祠、阖闾城等令人神往。多年来,常州市一边审视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边用实际行动做出了“科学治理、和谐发展”的理性选择。

 
太湖湾度假村

“太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常州市环保局局长史政达同时也是市太湖办主任,他说,“根据省政府近年来在太湖治理上的新要求、新举措,常州市全面总结近几年太湖治理的经验,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太湖治理各项工作。”

首先,加强组织深化考核。常州《2014年全市生态文明在行动工作方案》中,年度太湖治理项目赫然在列,市级“督查河长”制和辖区“河长”负责制不断深化,定期督查考核,通报挂钩河道水质状况。截至2014年9月底,常州列入省政府今年下达的太湖治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八大类296个项目,已完成189个。同时,常州市还自加压力,在前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排定了762个治理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溧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3个污水处理厂扩建顺利,全市新增污水管网100.3公里,城市、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4%、65%以上;为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常州继续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循环农业工程工作量均已过半;生态修护中,溧阳市长荡湖和天目湖湿地保护恢复工程进展顺利;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常州在污染监管方面毫不留情,积极开展重点排污企业规范化整治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确定了327家今年需开展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名单;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调整,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此外,加强小流域水环境整治也成为太湖治理的重要抓手。

“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这是国家“两个确保”的治理太湖的目标。2014年,为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常州自4月1日起正式启动太湖应急度夏工作,每天开展蓝藻巡测和“湖泛”巡查,跟踪水质及时预警,积极组织捞藻工作,强化饮用水安全保供,定期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全面“体检”,在长江取水口首创建设了组合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预警系统,全市已初步形成“双源供水、双重保障”的供水格局。

“把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这是常州市对“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的太湖,做出的郑重承诺。目前,开展6年的太湖治理工作已进入攻坚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常州太湖治理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