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庆祝中共建党90周年

作者: 发布时间: 2011-06-30 13:35

中国共产党是成立90周年、执政62年、拥有80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如何看待我们党的领导,它担当着怎样的崇高使命,能不能完成使命,是人们普遍关注、历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为了救亡图存付出了沉重代价。1851年爆发持续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了;1860年开始经营达30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洋务自救”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了;1898年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不过百日就夭折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清朝统治,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共和国”的梦想却被残酷现实所粉碎。最后决定和改变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我们党自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多达370万人,比当时全国300万党员的总数还多。这就是我们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总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变化。近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同期年均增长3%的3倍多,即使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仍保持8.7%的增长。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占世界6%而居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拉近,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就是我们党执政取得举世公认的业绩合法性。

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近200年的奋斗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其间,第一个100年是要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第二个100年是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富民强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封建专制,使沉睡的民族醒来了,毛泽东领导建立的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当今中国正处于在前人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续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完成这一崇高使命,显然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这就是我们党执政责无旁贷的使命合法性。

我们党在历史上多次犯过错误,但每次错误都是自己纠正并总结经验教训后不断前进。目前虽然也面临不少难题,但我们党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加以解决,党的执政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在各行各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从大革命到农村包围城市,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创造能力很强、不断与时俱进、能够聚集优秀人才、始终充满活力的先进政党。尽管人民群众对我们党还有很多期待、甚至不满意的地方,但他们深深懂得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我们党的整体优势在当代中国无法取代,人心求富、人心思稳、人心向党肯定是当前的主流民意。这就是我们党执政的民意合法性。

综上所述,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历史、业绩、使命、民意合法性的统一,是由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先进性决定的。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回答和驳斥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偏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之兴衰、党员有责。党员领导干部要为捍卫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而斗争,使之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引。近代中国历史上“天朝田亩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民主义”等都行不通,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是从俄国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形成了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形成了第二次理论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基本结论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二者都是我们党须臾不能离开的指导思想。

历史是一面镜子。有意无意把新中国前30年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割裂开来是不对的、有害的。前30年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和外交工作基础,积累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党在这一时期享有崇高威望等都是客观事实。没有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探索的经验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就不可能找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永远证明,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

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的不同实践阶段的理论成果,在前苏联是列宁主义,在中国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今天我们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指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根据实践发展变化不断修改补充,指望马克思、恩格斯身后时代发展完全符合他们当初的设想是不科学的,要求他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是幼稚的,拿活生生的实践死套他们的原话是愚蠢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类文明成果。马克思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不是指现实社会主义模式能够代替资本主义,而是指人类最终要实现最美好的理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现实社会主义模式、再到理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历史必然性、道路多样性和过程长期性的统一。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长期管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始终被时代发展所验证,眼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显示了《资本论》的当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一直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而且由它导致的翻天覆地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值得永远缅怀和崇敬。

坚持马克思主义到底要坚持什么?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和基本属性。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不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就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二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石。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思维、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全面联系的动态思维、发展过程的结构思维、以人为本的目的思维等,是长期管用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四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格魅力。这是共产党人的品格修养和行为规范。当共产党员就要像马克思那样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坚决摒弃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化堕落等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恶习。

怎样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唯一办法是要继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人的认识程度,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到了全面系统地加以理论总结的时候了。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和运用,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要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真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脑入心,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