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

民生•民主•透明——中国两会特点新观察

2010年3月12日 来源:新华网

3月北京,春寒料峭,在北京动物园附近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来自河北的张发强正往长途车上搬运打好包的几大捆服装。“我看了报纸,感觉咱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谈得挺多的,比如我的小孩以后在北京上学也许就更方便了。”他歇口气,跺跺脚下的雪说。

张发强所说的是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到办好教育,从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到农民增收和灾后重建,这份长达36页的报告充满强烈的“民生情怀”。

这份报告中,温家宝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受到海内外媒体高度评价。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处处凸显中国优化经济结构兼促进社会公平的意志”。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社论说,中国着眼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就体现了这一点。

政府工作报告强烈的“民生情怀”反映了草根民众与决策层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日益热络的沟通与互动。

两会开幕前,温家宝就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就房价、教育、新生代农民工等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与网民互动。“我有问题问总理”也成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长期固定的栏目,民众与两会的距离更加接近。

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还通过微博、网络访谈等各种形式征集民众意见,发出自己声音。

在中国最主要的微博网站之一新浪网,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批评念稿子、写八股的官场陋习,提倡要“讲短话,讲管用的话,讲真话”的博文,很快得到数十条跟帖。而反映一位地方农业官员代表不愿回答关于“毒奶粉、毒豇豆”的提问的博文一天内被转发近600次。针对代表委员们提出的“灰色收入”的问题,网络讨论也如火如荼。

“在手机和网络时代,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当天甚至当时就能得到来自基层的反馈,这使我们更加感到肩上的重任,会更加细致深入地履行职权。”一些全国人大代表表示。

“今年政协小组会议的气氛更活了,套话少了,不同角度观点多了,挺好!”全国政协委员冯军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 而在官员们看来,网络民意已不可忽视。“欢迎大家提尖锐意见,这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政府工作有不足、缺点,听取各方面意见一定会做好。我们特别关注网上的评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说。

民主的基石是平等。此次两会期间的一些细节也凸显了代表委员之间的身份平等。

“我不是来发表重要讲话,而是来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一个省级代表团的全体会上,一位中央领导如此回应主持人的发言邀请。

在重庆代表团的开放活动中,会议主持人放弃了“书记”“市长”的“官称”,代之以“薄熙来代表”和“黄奇帆代表”称呼两位高官。

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正向世界敞开胸怀,今年的两会也更加开放、透明。

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人潮涌动,全国人大27个代表团在这里同时向中外媒体开放,创下了两会团组同一天开放的最高纪录。

在两会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王楠麟看来,这次两会的任务格外重,因为今年参加全国人代会采访报道的记者超过3000人,其中外国记者和港澳台记者人数超过1300名。

“来报道两会的记者越来越多,关心的话题也更加多样化,我们为他们联络和服务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她说。

无论是“民工荒”还是“打黑除恶”,无论是收入分配还是反腐倡廉,代表委员们并不回避敏感问题,而是积极与媒体、民众交流沟通,解疑释惑。

菲律宾《世界日报》发表社论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性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可以看做是中国政府未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首页]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