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粉莉:农林专业大学生应实行免费教育 2010年3月11日 文/本刊记者 刘琼 “对农林类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可让更多的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真正实现农业科技下乡,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郑粉莉接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告诉记者,提出这样的建议,一是是因为农林类院校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半壁江山,是农业基础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主渠道。而我们发展现代农业,非常需要这些人才。 然而从招生情况来看,报考农林类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郑粉莉以自己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一年的学费是4000-5000元左右,对不少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她认为,免除农科专业大学生学费,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家庭经济困难,解除学生后顾之忧,提高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郑粉莉认为,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农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专业人数占到60%以上,在目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很多农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赴基层就业,而同样服务农村和基层的师范生已试行了免费,为了鼓励有志青年安心学农,从事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完全可以为农林专业毕业生免除学费。 “免费培养还可以有效解决基层农业人才缺失和大学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郑粉莉说。比如她的很多学生去基层当村官,郑粉莉认为这可以极大地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不过,郑粉莉也认为,农林类学生免费教育,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她建议免费农林类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工作,该类毕业生入学前及毕业时都必须与学校签署到农村基层及贫困地区服务5年以上且从事农业、农村科技事业1年以上才可以转行的合同。 她还建议,为了做好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工作,国家可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农科类专业中试行。如果免费农科类毕业生未按协议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应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