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政府企业共同面对招工难

2010年3月9日 文/本刊记者 刘琼

对于媒体爆出的“用工荒”,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3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江苏台商是最早感受到的人群之一。”

江苏是台商较多的省份之一,比如江苏昆山,截至2009年已有台资企业3000多家,工作、生活的台籍人员达7.8万人,利用台资总额占江苏省的1/4、大陆的1/9。由于台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对农民工的需求度较高。

梁保华认为,目前所出现的民工荒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订单突然增加,企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开工,用工需求增大,二是由于产业的梯度转移,农民工输出大省由于承接了部分东部地区的产业,本地也需要劳动力,而在相同的工资待遇,较低的生活消费的情况下,很多农民工宁愿选择在家门口就业;三是由于技能结构型矛盾,企业需要熟练工,而部分农民工的技能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对于出现“用工荒”的企业,梁保华说,江苏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提供畅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及时扩大劳动力技能培训规模,通过省际联动的形式,辅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同时鼓励台资企业尽快实施梯度转移、转型升级等。

“不过,说实话,用工荒问题,也与部分台商提供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有关。” 梁保华毫不讳言的告诉记者,“为此,江苏省迅速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强了留住劳动力的吸引力。”

据了解,江苏农民工的收入在全国处于相对高位,因而能够更多地吸引各地的农民前来。1月23日,江苏省又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涨幅超过12%,一类地区最低工资从850元上调到960元,和上海、杭州等地已基本持平,960万江苏省进城务工农民将从中受惠。

对于用工荒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说,度过“用工荒”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张卫国表示,政府一方面会加强对企业的教育,使其将工人的工作环境改变的更加人性化,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加强用工需求方面的交流,加强培训,加强省际之间的合作。

他提到今年初,政府组织了58家企业赴四川绵竹开展对口就业援助招聘活动,有1277人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既有力支援了地震灾区重建,又满足了我省企业用工需求。江苏还准备积极开展省际劳务协作活动。组织用工需求较大的市县和企业赴广西、贵州、云南、甘肃、江西等省份开展劳务招聘和洽谈活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大力推介江苏企业,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入基地。

 

[首页]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