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诠释“科技世博” 2010年3月9日 文/图:本刊记者 张洪 “回顾历史,从天上飞的,比如说飞机、航空航天、火箭、卫星都曾经在世博会上走向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和高速列车都曾经进入过世博会。”3月8日,科技部长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和我们切身相关,天天用的,打电话、造电灯,包括我们的拉链,曾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明。这些成果都曾经在世博会上首先展示。” 在主题为“走进世博、共享世博”的政协记者会上,万钢介绍说,申博成功后,科技部和十几个部门连同上海市政府启动了‘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用科学技术的成就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 “和我们切身相关的,比如说新能源方面,5.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将成为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的应用场所,有4.6兆瓦的太阳能光复并网发电装置,其中有世界最大的屋顶电厂的主题馆,就有将近2.6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在东海大桥建设的34个3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到时候能够并网发电,为‘世博’提供清洁能源。”万钢说。 万钢介绍说,在低碳排放方面,继北京奥运会以后,上海世博会将继续实现园区内的交通零排放,园区内外有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园区内,比如氢能源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纯电动汽车,能够帮助实现零排放。 在高效照明方面,万钢透露,“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演艺中心等5个标志性的永久建筑))白天看起来很宏伟,“到了晚上更漂亮!”因为它全是用LED半导体照明。在水利用、水安全方面,上海的南市水厂每天要向世博会提供50万吨直饮水,大家可以安全卫生地享用直接饮用的水。世博会“一轴四馆”所有的雨水100%进行回收再利用。 大家都关心的“三网融合”方面,万钢表示,上海市要率先实现50万户的联通,我们可以看到“网上世博”。同时,去年推出了3G,今年在世博会园区里,将实现世界上第一个继3G以后的TD-LTE的通讯网络,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以上,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迈向第四代移动通信。 在安全高效管理方面,上海世博会的7000多万张门票全部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人均进入识别的闸口大约20秒。智能交通每5分钟把全市交通更新一遍,可以迅速看到哪里堵车、哪里交通方便。作为参观者,还可以领略一下“沪上人家”的魅力,看一看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信息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方便,有机器人给你炒菜,有机器人给你端盘子。 “很多企业也展示了他们的馆,包括民营企业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我问了问他们,他们告诉我,暂时别说,到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万钢笑言。 作为科技部长,万钢邀请了世界上40多个科技部长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领导,在访华期间去看世博会。“我自己也很好奇!……听说日本馆是一种特殊的薄膜结构,而且上面可以发电。德国馆称为“和谐都市”,展示工业发展的未来。而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做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的材料,这对我来说很新奇。所以我想,我们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要借世博会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学习人家的发展理念,学习人家崭新的技术。” 出生在上海的万钢,更加希望世博会的成果能够更好地在世博会以后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能够对上海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上海有一个很漂亮的崇明岛,上海一直想把它建成‘生态崇明岛’,我希望世博会这些节能的建筑、太阳能、风能、清洁的能源,包括汽车都能在崇明岛上用起来,让它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