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跑两会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详解4万亿资金去向

2010年3月8日 文/本刊记者 李五洲

自从中国政府出台新增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关于这4万亿资金的去向一直是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少外媒认为,这些资金大量进入基础行业,变成了“铁公机”(铁路、公路和机场),提前消费了未来的产能,使中国的经济复苏缺乏持续的支撑;也有人担心这些投资变成避险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加剧了中国楼市和股市的泡沫化。

针对外界这一担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3月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明确回答说:“这里面没有一分钱进入到产能过剩的行业,也没有一分钱进入到房地产业购买土地这一类的投资。”

根据张平的介绍,记者将4万亿的投资的去向按照比例分为5类:

首先,民生工程占去了投资的44%,其中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还有就是教育、卫生、文化这些社会事业的投资。

投资的第二个去向,就是包含“铁公机”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民航、港口,另外还有重大的水利工程,但是这个投资的比例只占了投资的23%。

第三主要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投入到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上的,占了整个投资的16%。

再就是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占了14%。

其他公共支出占3%。

另外,张平还对这4万亿投资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他说:“两年新增4万亿的投资计划,这是我们整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这大大提高了或者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我们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第二,确实是扩大了有效需求。这4万亿的投资计划出来了以后,使得我们的投资空间、我们的需求空间进一步明确,所以,也就为我们资金的投向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第三,通过这样的一个投资计划,加强了我们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为我们选择的这一些投资方向都是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薄弱环节、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也大大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最后,张平补充说,这个4万亿的投资计划不仅对中国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在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鼓励(世界)战胜金融危机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页]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