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中:劳动力结构失衡的原因是教育结构失衡 2010年3月8日 文/本刊记者 张洪 3月7日,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在政协会上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急需技术工人,而父母多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进大学读书。”他认为,“这些现象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失衡,而劳动力结构的失衡根本原因是教育结构的失衡。” 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促进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学校一直被人忽视,许多中国人认为这些学校是用来培养工人的。事实上,进入职业学校的中国适龄学生只有不到40%,低于韩国和日本50%的比例。 “现在的人才评价机制是一个制约因素。有的单位以学历论高低,导致普通教育成为一些家长的唯一选择,即使专业不理想,也要先把学历拿下。”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说,但是大学毕业后,一些人却面临无法就业的困境。 郑立中表示,另外的现象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重新到职业技术学校“回炉”,他质疑说,大学念完再念职校,虽然可以掌握新的技能,拥有另外一个上岗证书,但是,直接进入职校,以后再逐步提高岂不更好? 2010年大陆中等职业学校预计将招生860万人,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不但包括建筑技能培训,还涉及信息技术、旅游、土木工程、医药等热门行业的技能培训。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