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期盼更畅通的贷款 2010年3月6日 文/本刊记者:刘毅 3月5日上午9点开始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他特别指出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很多在沿海城市打工的农民工选择了返乡自主创业,但资金短缺是困扰他们的最大难题。 贵州安顺市平坝县的麻郎村,有人口1000多人,将近30%在外打工,大多是青壮年劳力。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外学会了先进的技术,迫切地希望自主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积累,无法实现自己的计划。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比如云南省规定,从事个体经营或合伙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按照每人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但在传统上,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城市和工商业为主导,很多金融机构认为为农村服务不但风险高,而且成本大,因此资源逐渐向城市集中。即便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网点分布也不够,在极少数乡镇,金融机构的布点甚至是空白。 由于农村贷款在时间上的特殊性,金融放贷周期往往不能与其相吻合。比如,贷款通常在开春后发放,元旦前还贷。而对一些养鱼的农民来说,起鱼一般在春节前后,结果不少人只能借债还贷。 麻郎村43岁的村支书刘乔英是全国人大贵州省团唯一的一位农村基层村干部代表。她认为国家应该出台更多的措施,帮助农民贷款创业。她积极收集了相关资料,准备在在201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议案。
|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