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

中国释放政治体制改革信号

2010年3月6日 来源:新华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有涉及,但相关表述基本以“积极稳妥推进”和促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协调发展为主。

分析人士和与会代表委员们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人民释放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信号。

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注意到报告中关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部分,近90%的文字都在阐述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缩小政府工作与人民期望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对过去一年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仅仅表述为“取得新进展”。

他说:“这是很有分寸的判断,表明了领导层头脑冷静,对于当前的复杂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显现出了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而西方发达国家不能在危机中灵敏地做出反应,进而导致错过了时机,很多国家的经济至今仍在下滑。

“中国领导层并没有满足现行管理体制的优势,而是充分意识到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从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王伟说。

在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坦陈行政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在部署今年的工作中,他提出了五项措施: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认为,这“五个要”的提出,使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化,是符合实际的措施,直接针对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信访、安全生产、产品安全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他说:“只有将改革的目标瞄准到人民群众生活的焦点关切,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得到保证,政府和人民密切交融的联系才不会阻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传递出扩大和保证人民民主的信号。温家宝说,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本次人大会上,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将被审议,如果获得通过,中共十七大提出的“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将得以落实。

这份有待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今后要创新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此外,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

于沛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篇幅有限,但对一些难点问题的明确表态将使模糊认识得到澄清,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输入了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认为,中国公民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今后会继续增强,在“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承诺下,更多新型民主监督形式将会在中华大地出现。

 

[首页]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