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跑两会

大学去行政化急需“管办分离”

2010年3月5日 文/本刊记者:张洪

从事行政不应再涉猎教学

打破行政化,“政校分开”与“管办分离”,是“新教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所确立的学校改革新原则。政协小组讨论第一天,大学去行政化成为委员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中国高校的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在教育部2009年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00位获奖者中,担任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占一成。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朱鸿民透露,该校一些行政职位进行公开招聘,竟引来许多有博导资格的教授申报,“一个副处级干部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人?”

“因为做行政的好处太多了!”中国传媒大学统计研究所所长柯惠新一言以蔽之。各种待遇向行政倾斜是导致中国高校行政化的原因,“过去,大学毕业后没人愿意从事行政,现在,这个位置却成了热门。”中央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说。

来自南开大学的乐国安建议政校分开,在高校设立一个职员系统,应聘进入这个系统的人,不应再涉猎教育资源。

“有些岗位不必双肩挑--边做行政,边做学问。”柯惠新说。人的精力有限,她建议,既然从事行政就不该再带研究生,如果做学问,就不要怕清贫。

去行政化是“教改”的关键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高校去行政化是中国‘教改’最关键的部分。如果高校不去行政化,其他各种措施都是隔靴搔痒,修修补补。”

“高校的行政化是产生弊端的根源。”北师大教育学院的刘焱说。“教授不应该是被管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保障教授作为学校主体的地位。”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担心,取消行政化只是形式的取消,起不到实际作用。他认为应该寻找一个替代目前大学行政级别的有效办法。“要消除行政部门对学校的不必要的干预。这才是最关键的。美国的大学也有行政,重要的是它的行政不会去干预教学和科研。”

“教育经费不是合理分配到基层,而是集中在一级一级的行政部门。这些资金的分配,要申报、检察、评估……拿到钱的就掌握了权力。”葛剑雄说。“国家没有明确大学自主权都有哪些。”

葛剑雄建议,新的教育投入应该改变目前的状况,从经费上保证学校的自主权。首先,国家的教育投资要透明,其次,投入的资金要及时到位,资金迟迟不到位,到位不久,就赶着评估,会滋生弄虚作假。

他建议,钱权要和责任联系在一起,校长和系主任应该有权分配资金,不要对他们进行干预,但是,分配的同时,他们要担负全部责任。

朱鸿民教授认为,要减少资源分配自上而下的方式,人事任免权应该回归大学,改变校长任免机制。

 

[首页]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