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台港澳侨>台湾

两岸经贸往来合作政策

2015-10-21 13:41: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王建民

  受台湾岛内政治干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仍然受困于台湾“立法院”,无法通过与落实,而且台“立法院”要在完成“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之后才可签署其他协议。这等于堵死了两岸协议的签署,而台当局仍在尽力签署两岸货物贸易协议。但台湾当局或主管部门不是从内部检讨与解决问题,而是不切实际地希望大陆继续让步,尽早签署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就签署两岸货物贸易协议本身而言,台湾对大陆货物进口仍有额外的严格限制,总计有2207项农工产品(其中农产品972项,工业产品1235项)未对大陆开放,占全部货物项目的近19.07%,而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限制只有1%左右。台湾这些不当规定与WTO规定的贸易正常化有很大差距,完全是对大陆进口的无端歧视。

  两岸货物贸易协议的关键是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不仅不能有大量限制进口项目,而且大部分进口产品要逐步实现零关税。在台湾政治敏感的社会环境下,要实现这样货物贸易自由化与市场的大幅开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马英九上任之初就承诺不再对大陆开放农产品进口,这是一种政治承诺。在目前马英九处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要马英九对大陆开放农产品是不可能的事情。尽管在台湾有关方面的大力游说下,大陆原则同意台湾现行未开放的972项农产品可维持现状,但仍希望能够对大陆开放台湾不生产、市场有需要而且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已开放的农产品。但台湾方面仍然坚持不开放,同时针对大陆的1235项工业产品进口管制也不愿做出重大让步。另一方面,台湾方面却极力希望大陆对台湾极具竞争力的四大工业产品(面板、机床、石化及汽车零组件)等纳入协议谈判内容,并实施零关税。这样一来,台湾自己对大陆不开放、严加管制,却要大陆大幅开放,这样的两岸货物贸易如何谈?如何签署?显然是不现实的,海峡两岸不能签署一个单方面开放的货物贸易协议。

  另外,两岸虽然实现了相互投资,但台湾仍有许多管制,尤其是对陆资入岛的管制。在台商对大陆投资方面,台湾当局每次对大陆投资政策的开放都是被迫的、有条件的,是在台商强大压力或产业面临困境之下做出的。经历20多年后,目前台湾对制造业赴大陆投资禁止类仍有98项,服务业有5项,公共建设10项,农业有409项,而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投资几乎没有限制。

  前不久,台当局初步决定(尚未最后定案),有条件开放台湾半导体企业到大陆独资设立12寸晶圆厂,但依然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只能独资,害怕合资后大陆得到台湾关键技术;标准是12寸以下,更先进的制程仍不允许到大陆投资;上限是最多只能设立3座厂(并购、合资参设不限);在大陆投资制程必须落后在台投资项目的一个世代以上,台湾岛内有相应的投资与研发,赴大陆投资不得裁减在台企业员工。尽管这是面对大陆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及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台当局被迫做出的政策开放举措,但仍设置了许多条件,目的就是要维持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大陆获得更大的市场,同时避免大陆超越台湾。然而,台湾方面任何的政策限制与管制,都无法阻挡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趋势,台湾在这一产业的优势领先地位不会维持太久,预计大约5年后大陆即可赶上台湾。只是台湾当局的这种政策思维与做法,是非常怪异的。对大陆的种种限制,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与产业发展潮流,也不能适应两岸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再多的政策限制与保护也无法长期维持台湾半导体等产业的竞争力,也不可阻挡大陆半导体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台湾当局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管制更是严上加严,而且不时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采取种种政治干预手段。2015年以来,不仅对在台投资的阿里巴巴与淘宝网进行严惩与处罚,而且还对多起合理合法的大陆企业投资申请项目以种种理由给予驳回,不予批准。如8月25日台“投审会”又以担心大陆企业挖台湾人才为由驳回紫光展讯公司赴台投资项目申请。相对于台湾相关部门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限制以及对大陆企业在台投资的严格管制及政治干预,大陆对台商投资问题则宽松许多,一直采取积极鼓励与保护政策,限制甚少,而且不论在政策上还是态度上都是积极、善意的。安徽省淮安市委书记在台北举办“2015淮安周”开幕式上对台商投资提出“四个一律”口号:一是能放宽的一律放宽;二是能支持的一律支持;三是能奖励的一律奖励;四是能提供的一律提供。这种态度、大度,与台湾方面对陆资的限制做法形成鲜明对照。台湾方面已经到了需要深刻检讨两岸经贸政策与重新思考签署两岸经贸协议时机的时候。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