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时政>视点

人民日报国纪平文章: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

2015-05-22 08:2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国纪平文章: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

——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纪平

(一)

在不同时代,都有哲人喜欢仰望苍穹。推演未来的图景,看清命运的模样,一直是人类不可抑制的渴求。

然而,对今天的世界,尽管先哲们有足够的智慧,却还是缺乏足够的想象。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掀起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大洋彼岸香港的售楼处,也挂出“跳楼价”的广告牌;3D打印几年前还是一个“概念”,而现在商家可以联系到各国设计师,为世界任何地方的顾客打印出专属礼品。

每天,从太平洋之滨到大西洋沿岸,从应对气候变化到打击恐怖主义,各种国际会议不停歇地讨论着全球性议题。此时,中国浙江生产的小小自拍杆,正准备登上远洋货轮,去往18000公里之外的里约热内卢。

今天,每一秒钟都是马克思所说“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一个崭新的世界,倒逼着全球治理的升级,呼唤着世界观念的转变。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012年11月,关于人类命运,中共十八大报告里一段文字引发世界的关注。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第一次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两年多来,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习近平主席62次谈到“命运共同体”。那些深蕴哲理的论述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期盼着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二)

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号召,到“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的部署;从“共筑亚太梦想”的呼吁,到“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方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命运共同体的不断阐释,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这是智者的思虑,也是时代的命题。

“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这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求同存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聚同化异,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涉及大家的事情要共同商量。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

“水涨荷花高”“独行快,众行远”“一棵树挡不住寒风”。这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通过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在共同发展中寻求各方利益的交融点,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相互带来正面而非负面的外溢效应,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挑战。

“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这是“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要以通盘考虑兼顾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安全治理;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反对诉诸武力或者以武力威胁;要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用发展消除安全隐患滋生的土壤。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并育而不相害”的文明新气象。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文明的对话是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临下,是相互欣赏而不是相互贬损,是彼此包容而不是相互排斥。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文明才能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人类命运共同体,交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告诉世界,“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于中国坚持的正确义利观。中国向世界宣示,“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深入阐述中国主张。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三)

什么样的观念,才能让世界实现永久的和平?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各国实现持续的发展?什么样的思想,才能让人类打破文化的隔阂?什么样的行动,才能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感叹,在每一个时代,政治家们都尝试着寻求和平,然而“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500年里,无论是战船巡行大洋的西班牙还是号称“日不落”的大不列颠,无论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还是维也纳体系,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还是冷战时代的两强争霸,国际秩序变迁背后的“世界观”始终无法突破一己的利益考量,持久和平成为难以实现的梦想。

1968年,年近八旬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进行的“展望二十一世纪”对话中,这样反省西方政治传统:“自从罗马帝国解体以来,西方的政治并没有致力于重建统一,而是破坏性地企图阻止统一。”

如何建设“美好的世界”?有人提出“霸权稳定论”,主张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国来统领国际事务;有人提出“全球治理论”,主张各国弱化主权,制定共同的规则来管理世界;有人提出“普世价值论”,主张推广某一种自认为“先进”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来一统天下。

然而,这些理论带来的,却是近年来经济低迷、地缘动荡、恐怖危机、文明摩擦,西方学者甚至惊呼人类正在走进“失序的世界”。政治评论家米什拉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指出,时至今日,西方仍然深受殖民时期“文明与野蛮”的二元思想影响,并自视为优越文明,把自身理念强加于世界各国。

如果说,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列国竞逐是国际秩序的“1.0版”,西方取得优胜、世界分为南北是国际秩序的“2.0版”,那么,现在正是孕育“3.0版”国际新秩序的阶段。《联合国宪章》序言中说,为保护人类和尊重人权,需要“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这是人类和平的种子,是重构新秩序理当遵循的原则。

回望过往,不同宗教、种族、国家之间的割裂、冲突、战争在整部世界史中无处不在,如何走出陈旧思维的陷阱,避免重复历史的苦难?

“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来自中国的思索,勾画了人类文明基本的价值坐标。人与人,国与国,需要守望相助,弘义融利,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勇担责任。因为,命运休戚与共,梦想相联相通。

(四)

“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这是拿破仑的一句名言。这里所言的思想,当属那些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特征的思想,呈现着对历史进步的引领力量。

构建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可以胜过利剑的思想。它在当代之所以具有引领意义,正是因为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沃土,呼应着时代的律动。

当经济全球化让人们利益相互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70亿人走向共同发展的可能。当今世界,全球商品总出口额已经达到20万亿美元规模,这比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多。生产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1万多个零部件,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世界各国的众多生产商。世界经济早已走出一国垄断,成为无法割裂的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

当社会信息化让整个地球安危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这个星球走向持续繁荣的可能。2015年全球网民数量将接近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人类的联系密度正以空前的速度走向峰值,卫星天线甚至让南极北极的人们也可以与亲朋“网聚”。与此同时,斯诺登主演的“窃听风云”警醒世人,网络成为海、陆、空、天之后国家安全的“第五空间”,网络互联、信息互通需要更有效的安全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迎接技术奇点,在全球安全中让人们真正相亲无间。

当世界多极化让国家关系兴衰相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向持久和平的可能。提出“世界体系”理论的美国政治学家沃勒斯坦认为,我们正身处多中心的“后美国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开始由各国共同参与,诸多发展中国家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迅猛前进,客观上实现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平衡点,在新的时代达成政治互信、和谐共存。

人类的先贤告诉我们,“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古老的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具有启迪意义。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已与过去大为不同。突尼斯小贩点燃的一根火柴,引发了席卷西亚北非的动荡;美国华尔街打个喷嚏,全球金融系统都要感冒;文化刊物上的意见不合,可以演化为流血冲突;全世界范畴内的信息相通,让人类社会系统唇齿相依。在这样的时代,世界各国必须共同讨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如何探寻增长动力,如何改善民众生活,如何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决策者不能只顾及本国一时的局部,而需要把眼界放宽,把眼光放长。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提醒人们,要致力于发现“历史的结构”,也就是“不受疾风暴雨的影响而长期存在的东西”。有怎样的胸襟,就能发现一个怎样的世界。在一个电子地图甚至能够显示实时影像的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让我们超越时空束缚,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观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成为有利于各国长远利益、有利于国际格局稳定的理性选择。

(五)

仿佛是一条强劲的纽带,跨越亚欧大陆无垠的草原,跨越印度洋潮湿的季风,跨越乞力马扎罗的雪,跨越安第斯山的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共鸣。

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阐释“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30分钟演讲赢得30次掌声。在巴西国会,“中拉命运共同体”让习近平主席成为赢得“迄今最多掌声”的外国领导人。在巴基斯坦,习近平主席的演讲热情洋溢,听众50多次拍桌鼓掌。明确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被外媒评价为“亚洲自信”的话语中心,是亚洲团结的符号。

“习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命运共同体并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准确地反映着真实现状”“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声声赞许,是认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

“尼泊尔将会在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当中,拿出合作精神、尽到最大的努力”“巴基斯坦不断充实巴中命运共同体内涵”“非洲应该向亚洲国家学习并同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巴西愿意同中国一道,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包容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一声声呼应,是对美好未来的承诺,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路上,“命运共同体”思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4月底尼泊尔强震,像把“20颗热核氢弹扔到加德满都谷地”。灾难发生后,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展开救援,巴基斯坦军队设立救灾野战医院,波兰国家消防队冒险搜救……正如尼泊尔政治分析人士阿迪卡里所说,国际救援合作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实践。

今天的中国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朋友圈”越来越大。事实证明,命运共同体不仅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而且开枝散叶,让全世界参与其中。

(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偶然掉到中国人头上的苹果。

“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说过,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的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敦厚平和的禀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传统哲学,孕育了中华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铸了中华民族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在这种寻求和谐共存的世界观念中,不会出现当代西方关于“历史的终结”和“文明的冲突”的描述。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对于中国而言,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百年板荡,神州陆沉,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血泪史、抗争史。反对恃强凌弱、捍卫和平发展的决心,深刻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万隆会议发出“中国声音”,从勘界划界“安定四邻”到始终坚守“不结盟”,从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到以改革开放与世界对接,从走和平发展道路到与各国合作共赢,站起来的中国没有忘记历史:“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延续5000年的文化中滋养,从近代100年的苦难中淬火,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升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贯穿了中国外交理念的方方面面。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习近平主席的宣示,反映出中国人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久思考。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

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厅,悬挂着两幅中国绘画作品——《互动的世界》和《共同的家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评价,这两幅画折射出中国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是理念倡导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

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全球性战役里,中国坚定地与非洲兄弟站在一起。“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改编自利比里亚当地民谣的歌曲《消灭埃博拉》,唱出了浓浓中非友谊,颂扬着中国的责任心。

在也门纷飞的炮火中,中国海军舰艇不仅顺利完成本国撤侨任务,还帮助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由衷地说:“中国的行动,再次验证了一句谚语: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世界上最广阔的大陆、海洋上,“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奏出梦想的交响曲。4月15日,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亮相,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亚洲的多边主义》一文中说:“上个月我走访了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因为联通性的改善,人员、商品、思想开始自由流动,这些地区日益变得繁荣。亚投行能将类似的益处带到亚洲其他国家。”

两年多来,完善中国-东盟、中阿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平台,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是机制创新的推动者;与冰岛、瑞士、澳大利亚、韩国等的自贸谈判多点破冰,为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不懈努力,中国是促进开放合作的发动机;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伊核问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反恐等热点问题,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中国是全球治理的贡献者。中国正努力同各国携手构建共同发展、共谋繁荣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的演讲中,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从政治、经济,到安全、文化,体大思精的阐述中,平等、合作、发展、交流等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立场、展示了中国行动。

(八)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他这样描述人类此前从未见过的壮丽场景:“我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大陆、岛屿、河流、水库和大地的轮廓……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

习惯仰望星空的人们,从太空中回望才发现,这个蓝色的星球,是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加加林的视角,正像一个隐喻:人类可能超越个人、国家、民族,可能超越制度、观念、信仰,去拥抱一个更辽阔的世界。

1942年,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巴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因二战而被迫远离祖国,这位“世界公民”留下一句遗言:和平是“梦幻中的宫殿”。茨威格是在对欧洲文明的绝望中告别人世的。

诚然,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共同的人类,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

“梦幻中的宫殿”召唤着我们,旭日终会东升。

 

(三)

什么样的观念,才能让世界实现永久的和平?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各国实现持续的发展?什么样的思想,才能让人类打破文化的隔阂?什么样的行动,才能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感叹,在每一个时代,政治家们都尝试着寻求和平,然而“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500年里,无论是战船巡行大洋的西班牙还是号称“日不落”的大不列颠,无论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还是维也纳体系,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还是冷战时代的两强争霸,国际秩序变迁背后的“世界观”始终无法突破一己的利益考量,持久和平成为难以实现的梦想。

1968年,年近八旬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进行的“展望二十一世纪”对话中,这样反省西方政治传统:“自从罗马帝国解体以来,西方的政治并没有致力于重建统一,而是破坏性地企图阻止统一。”

如何建设“美好的世界”?有人提出“霸权稳定论”,主张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大国来统领国际事务;有人提出“全球治理论”,主张各国弱化主权,制定共同的规则来管理世界;有人提出“普世价值论”,主张推广某一种自认为“先进”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来一统天下。

然而,这些理论带来的,却是近年来经济低迷、地缘动荡、恐怖危机、文明摩擦,西方学者甚至惊呼人类正在走进“失序的世界”。政治评论家米什拉在英国《卫报》发表文章指出,时至今日,西方仍然深受殖民时期“文明与野蛮”的二元思想影响,并自视为优越文明,把自身理念强加于世界各国。

如果说,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列国竞逐是国际秩序的“1.0版”,西方取得优胜、世界分为南北是国际秩序的“2.0版”,那么,现在正是孕育“3.0版”国际新秩序的阶段。《联合国宪章》序言中说,为保护人类和尊重人权,需要“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这是人类和平的种子,是重构新秩序理当遵循的原则。

回望过往,不同宗教、种族、国家之间的割裂、冲突、战争在整部世界史中无处不在,如何走出陈旧思维的陷阱,避免重复历史的苦难?

“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来自中国的思索,勾画了人类文明基本的价值坐标。人与人,国与国,需要守望相助,弘义融利,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勇担责任。因为,命运休戚与共,梦想相联相通。

(四)

“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这是拿破仑的一句名言。这里所言的思想,当属那些准确把握所处时代特征的思想,呈现着对历史进步的引领力量。

构建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可以胜过利剑的思想。它在当代之所以具有引领意义,正是因为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的沃土,呼应着时代的律动。

当经济全球化让人们利益相互交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70亿人走向共同发展的可能。当今世界,全球商品总出口额已经达到20万亿美元规模,这比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多。生产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1万多个零部件,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世界各国的众多生产商。世界经济早已走出一国垄断,成为无法割裂的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

当社会信息化让整个地球安危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这个星球走向持续繁荣的可能。2015年全球网民数量将接近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人类的联系密度正以空前的速度走向峰值,卫星天线甚至让南极北极的人们也可以与亲朋“网聚”。与此同时,斯诺登主演的“窃听风云”警醒世人,网络成为海、陆、空、天之后国家安全的“第五空间”,网络互联、信息互通需要更有效的安全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迎接技术奇点,在全球安全中让人们真正相亲无间。

当世界多极化让国家关系兴衰相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向持久和平的可能。提出“世界体系”理论的美国政治学家沃勒斯坦认为,我们正身处多中心的“后美国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开始由各国共同参与,诸多发展中国家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迅猛前进,客观上实现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了找到平衡点,在新的时代达成政治互信、和谐共存。

人类的先贤告诉我们,“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古老的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具有启迪意义。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已与过去大为不同。突尼斯小贩点燃的一根火柴,引发了席卷西亚北非的动荡;美国华尔街打个喷嚏,全球金融系统都要感冒;文化刊物上的意见不合,可以演化为流血冲突;全世界范畴内的信息相通,让人类社会系统唇齿相依。在这样的时代,世界各国必须共同讨论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如何探寻增长动力,如何改善民众生活,如何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决策者不能只顾及本国一时的局部,而需要把眼界放宽,把眼光放长。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提醒人们,要致力于发现“历史的结构”,也就是“不受疾风暴雨的影响而长期存在的东西”。有怎样的胸襟,就能发现一个怎样的世界。在一个电子地图甚至能够显示实时影像的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让我们超越时空束缚,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观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成为有利于各国长远利益、有利于国际格局稳定的理性选择。

(五)

仿佛是一条强劲的纽带,跨越亚欧大陆无垠的草原,跨越印度洋潮湿的季风,跨越乞力马扎罗的雪,跨越安第斯山的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共鸣。

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阐释“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30分钟演讲赢得30次掌声。在巴西国会,“中拉命运共同体”让习近平主席成为赢得“迄今最多掌声”的外国领导人。在巴基斯坦,习近平主席的演讲热情洋溢,听众50多次拍桌鼓掌。明确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被外媒评价为“亚洲自信”的话语中心,是亚洲团结的符号。

“习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命运共同体并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准确地反映着真实现状”“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声声赞许,是认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展现出的深邃智慧。

“尼泊尔将会在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当中,拿出合作精神、尽到最大的努力”“巴基斯坦不断充实巴中命运共同体内涵”“非洲应该向亚洲国家学习并同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巴西愿意同中国一道,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包容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一声声呼应,是对美好未来的承诺,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路上,“命运共同体”思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4月底尼泊尔强震,像把“20颗热核氢弹扔到加德满都谷地”。灾难发生后,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展开救援,巴基斯坦军队设立救灾野战医院,波兰国家消防队冒险搜救……正如尼泊尔政治分析人士阿迪卡里所说,国际救援合作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实践。

今天的中国已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朋友圈”越来越大。事实证明,命运共同体不仅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而且开枝散叶,让全世界参与其中。

(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偶然掉到中国人头上的苹果。

“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说过,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的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的传统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敦厚平和的禀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传统哲学,孕育了中华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铸了中华民族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在这种寻求和谐共存的世界观念中,不会出现当代西方关于“历史的终结”和“文明的冲突”的描述。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对于中国而言,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百年板荡,神州陆沉,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血泪史、抗争史。反对恃强凌弱、捍卫和平发展的决心,深刻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万隆会议发出“中国声音”,从勘界划界“安定四邻”到始终坚守“不结盟”,从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到以改革开放与世界对接,从走和平发展道路到与各国合作共赢,站起来的中国没有忘记历史:“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延续5000年的文化中滋养,从近代100年的苦难中淬火,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升华。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贯穿了中国外交理念的方方面面。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习近平主席的宣示,反映出中国人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久思考。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

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厅,悬挂着两幅中国绘画作品——《互动的世界》和《共同的家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评价,这两幅画折射出中国在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是理念倡导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

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全球性战役里,中国坚定地与非洲兄弟站在一起。“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改编自利比里亚当地民谣的歌曲《消灭埃博拉》,唱出了浓浓中非友谊,颂扬着中国的责任心。

在也门纷飞的炮火中,中国海军舰艇不仅顺利完成本国撤侨任务,还帮助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由衷地说:“中国的行动,再次验证了一句谚语: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世界上最广阔的大陆、海洋上,“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奏出梦想的交响曲。4月15日,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亮相,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亚洲的多边主义》一文中说:“上个月我走访了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因为联通性的改善,人员、商品、思想开始自由流动,这些地区日益变得繁荣。亚投行能将类似的益处带到亚洲其他国家。”

两年多来,完善中国-东盟、中阿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平台,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是机制创新的推动者;与冰岛、瑞士、澳大利亚、韩国等的自贸谈判多点破冰,为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不懈努力,中国是促进开放合作的发动机;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伊核问题、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反恐等热点问题,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中国是全球治理的贡献者。中国正努力同各国携手构建共同发展、共谋繁荣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的演讲中,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从政治、经济,到安全、文化,体大思精的阐述中,平等、合作、发展、交流等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立场、展示了中国行动。

(八)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他这样描述人类此前从未见过的壮丽场景:“我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大陆、岛屿、河流、水库和大地的轮廓……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

习惯仰望星空的人们,从太空中回望才发现,这个蓝色的星球,是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加加林的视角,正像一个隐喻:人类可能超越个人、国家、民族,可能超越制度、观念、信仰,去拥抱一个更辽阔的世界。

1942年,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巴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因二战而被迫远离祖国,这位“世界公民”留下一句遗言:和平是“梦幻中的宫殿”。茨威格是在对欧洲文明的绝望中告别人世的。

诚然,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共同的人类,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

“梦幻中的宫殿”召唤着我们,旭日终会东升。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