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孩子需要哪些核心素养

2016-06-06 10:45:00 来源:今日中国杂志社 作者:周琳

  6月3日,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发布了《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WISE 研究总监Asmaa Alfadala博士、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和报告的主要作者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并就报告的主要发现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深度的探讨。

  WISE 研究总监Asmaa Alfadala博士

  Asmaa Alfadala博士认为,当今世界的科技创新和交流互动之频繁已经达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也为整个社会和职业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职业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既然学校应该负责帮助年轻人们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它们就需要采用21世纪素养教育模式去培养年轻人的企业家精神,为他们提供创造知识的工具,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工作的未来》(The Future of Jobs)指出,在很多行业和国家,大部分需求最多的职业和专业在10年前甚至5年前都还没有产生,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这意味着,今天65%的小学生将在未来从事全新的职业。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帮助孩子们为尚未存在的职业做好准备?

  在这样的环境下,全球许多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应如何培养未来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基于对未来公民形象的追问,他们提出了21世纪素养等理念。近十几年来,21世纪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在中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倡导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也反映出我国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以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经济体和5个国际组织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21世纪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包含的核心要素。报告发现,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同时,该报告还基于大量实践案例,为教师、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及研究者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报告指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兼顾社会发展要求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的各个阶段。推动21世纪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关键在于将其纳入课程政策,并从教育系统内外给予广泛支持,特别是在教师专业发展和现代网络技术利用等方面。

  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

  报告主持人刘坚教授强调,核心素养教育体现了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向,是对国际教育改革已有经验的发展和超越。研究结果显示,超越特定领域的通用素养,如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受到了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的高度重视;从大量实践案例看,强调以学生为核心、结合真实情境、开展现实主题或跨学科主题学习、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等成为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举措。这些也是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一直在倡导和强调的。由研究院发起、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每年一届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同样是一种积极尝试,通过优秀创新成果的遴选、培育、应用,推动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遏制服务于应试教育的“过度产能、过量库存”,增加指向核心素养的实践需求和有效供给,可以有助于促进教育系统的转型与升级。

  《面向未来:21 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是WISE系列研究报告之一。2015年WISE 共发表了8篇研究报告,探讨了创业教育、教师培训、早期教育、教师培训等课题。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 由卡塔尔基金会主席谢赫•莫扎•宾特•纳赛尔殿倡议于 2009 年正式创立,是一个为激发创新思维、辩论和行动而创办的国际性、跨领域平台,通过一系列权威性研究和各种全年项目,为教育新方法提供了全球范例,致力于通过合作来构筑教育的未来。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