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文>社会>中国时尚

脑控时代

2016-05-31 08:54: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马 迪

  十余架无人机整齐地排列在起飞线之后,不远处,准备参加竞速比赛的选手们聚精会神。他们手中没有遥控器,也没有任何其他操纵设备,只有头上戴着统一的黑色头盔,触角状的传感器延伸至他们的前额。“三,二,一,出发!”一声令下,无人机突然开始启动、上升,发出嗡嗡的轰鸣,有的飞得摇摇欲坠,有的则快速飞过了终点线。

  这是2016年4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举行的世界首次脑控无人机竞速大赛,共有16名选手参加。用“意念”控制无人机,听起来挺玄乎,真的能做到吗?

  让我们先从“意念”的本质—脑电波谈起。

  众所周知,所有活着的生物组织都有生物电现象,这是所谓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脑组织当然也不例外。大脑产生的生物电呈现在科学仪器上就像波浪状的曲线,因此被称为脑电波。

  对脑电波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875年,当时一位英国的医生首次在动物身上检测到了脑电活动,可惜他发表的论文并没有引起重视。人类脑电波第一次被记录下来是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贝格尔将两个连着电线的金属片,分别放在病人的前额和后脑时,记录到了清晰的曲线变化。这种用来测量脑电波的方法叫做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科学家很快发现,当人专注于某个事物,进行某个动作时,特定的脑电波会加强,通过大量记录和分析这些脑电波信号,可以推测大脑的思维活动,并翻译成对应的命令,来控制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这就是脑控技术的原理。有乐观的展望认为,分析脑电波不但能够推断出人的想法和意图,甚至还可以翻译还原为语言。

  那么,人们的想法真的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被解读出来吗?

  人的大脑由上亿条活跃的脑神经组成,轴突长度总共有170000千米。这些脑神经进行互动构成了人类的思考,但过程和原理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对于大脑的高级认知活动仍然几乎一无所知。脑电波解读的只是用户的反应,而不是读取思想,这种场景只可能出现在科幻电影中。

  应该说,脑控技术研究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成为全知全能的“读心术”。那么,大脑和机器的交互到底可以实现些什么?

  还记得电影《阿凡达》吗?男主角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却可以用思维去控制一具人造外星人的身躯。这需要一个复杂的人机互动系统,很有可能就是BCI。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是指创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通路,这是目前脑控技术研究领域中最前端的形式。BCI中的“脑”可以指人、动物,或其脑细胞的培养物和神经系统;“机”则指从简单电路到复杂芯片的任何处理或计算设备。像任何通讯及控制系统一样,BCI由输入(如使用者的脑电波信号)、输出(如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信号处理和转换等功能环节组成。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BCI技术并不久远。1973年,美国科学家维达尔首次提出了BCI技术的概念萌芽。至今为止,BCI研究主要针对帮助残疾人重新获得听觉、视觉或肢体行动的能力—比如,让瘫痪的人能够靠“想”来控制假肢。

  该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更精确地采集与分析脑电波信号。“脑-机接口”按其接口方式,可分侵入式、部分侵入式、非侵入式等类型,前者显然比后者的精度更高,而后者则比前者风险更大。能够接收大脑发出的控制信号,传输到人造的外骨骼或者肌肉上,这种通常只是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如今已经在科学家的多年努力下成为现实。

  早在2012年,美国曾经耗资1亿美元研发了一只机械手,通过在瘫痪病人的大脑左半球运动皮层内植入一组电极,成功地在被试者的意念控制下,拿起了一只杯子。到了201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种可用意念控制的假肢上市。这种假肢与真人手臂大小、重量相似,以电池驱动,假肢中的电脑芯片能将大脑的指令“翻译”成10余种动作,帮助使用者完成用钥匙开门、做饭、吃饭、使用拉链、刷牙、梳头等动作。

  脑控技术的目的在于仅凭意念去操作物体对象,它涉及生物医学、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堪称最富科幻色彩的未来科技之一。在麻省理工学院的“21世纪能改变世界的10大技术”排行榜中,“脑-机接口”技术排名第一位。

  人们已经意识到,“脑-机接口”不仅仅止于恢复人体的功能,也可能用于增强人体功能,正如好莱坞大片里的超级英雄们一样。电影纯属虚构,现实充满巧合。有朝一日,你也许会像戴一块智能手表一样,戴着脑控设备与周边的事物进行互动,实现自己的“超能力”之梦。

  

1
关于我们| 纸刊订阅| 电子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