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两会

两会首页|代表委员声音

人大代表:法官办案要经得起群众“横挑鼻子竖挑眼”

2018-03-03来源:中新网

  身材高大、言语平和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是一名学者型院长。

 

  在许前飞的带领下,刚刚过去的2016年,江苏全省法院面对受理案件数突破182万余件的巨大压力,在全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依法服务创新发展、强化民生权益保护、加强法院建设和法官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许前飞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的“高水平司法”对法院工作的思想引领指导作用。

 

  “智慧法院”效果凸显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时间和速度概念,而是江苏发展的新目标新起点。”3月5日,许前飞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专访时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司法已然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高水平小康社会赋予了高水平司法全新内涵,也成为当代法院改革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思想引领。

 

  许前飞说,“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关系到江苏长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命题,在江苏已耳熟能详。要保持各项工作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不仅需要法治的保障,更需要法治的引领;不仅需要制定规则,完善地方立法,也需要赋予这些规则以生命力的司法。这给江苏司法尤其是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据了解,江苏虽然不是司法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省份,但是法官员额制改革、审判团队机制改革、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同志肯定。“我们仅制定的司法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就达34个。”许前飞介绍说,员额制改革后,江苏法官人均办案将达300多件,人案矛盾特别突出无法避免,这就需要向改革要生产力,通过改革推动司法办案公平公正,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充分肯定的“智慧法院”建设。

 

  许前飞说,经过一年来的推进建设,在试点的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采用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庭审及办公语音识别为核心配合电子质证技术和云柜技术,形成了覆盖诉讼全流程、全主体的智慧审判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最高人民法院在东南大学设立的“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首批研究成果之一“同案不同判预警系统”将很快运用于审判实践,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支持下,实现新判决案件的“偏离度”预警功能,为法院统一裁判尺度,解决“同案不同判”,加强监督监管提供支撑,让当事人更多感受到司法的公开公平公正。

 

  多措并举解决执行难

 

  记者了解到,围绕长期制约法院工作的“老大难”——执行难问题,江苏去年仅新收执行案件就达466747件,执结421018件,其中执结标的金额达1831.85亿元,同比增长了45.16%。许前飞认为,“执行难”首先难在整个社会对执行工作存在“理解难”。

 

  “老百姓认为到法院打了官司,法院作了判决,判决要败诉一方给付多少钱,就应该得到这么多钱。如果拿不到这么多钱就说执行难,就说法院给我的判决书是打白条了。实际上,当老百姓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向法院寻求司法保护、寻求司法救济,本身就带有补偿性,有可能无法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许前飞举例说,在今年2月初召开的江苏省两会上,有一位代表是一名申请执行人,却在发言时请求法院暂时不要去执行了,因为他了解到被执行人真的没有钱,理解法院面临的执行难问题。再比如,一个没有多少钱的老百姓开着一辆电动车把别人撞成植物人,需要支付几十万元的医疗费,但他的经济状况根本履行不了。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相信随着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对执行难问题一定会有一个全面客观的理解。

 

  许前飞认为,“执行难”还难在法院在工作程序上存在诸多困难,如找人难、找财产难、财产变现难等问题。他介绍,为了解决执行变现难问题,江苏法院司法拍卖已经全部通过淘宝网网拍,第一年成交金额就超过100亿元,去年近300亿元,而且不向当事人任何一方收取拍卖佣金,司法拍卖效率也大幅提高。

 

  “与多年前相比,江苏法院执行工作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许前飞说,为了解决找人难、找财产难问题,除了信息化手段大幅提高、与相关部门查询联网机制都已经覆盖到位外,法院还继续通过假日执行、夜间执行、集中执行等传统执行方式,建立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有效震慑了“老赖”,化解了大部分基层老百姓之间的纠纷案件。其中通过会同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办理机制,71名拒执罪被告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解决执行难问题,不能靠法院单打独斗,还需要多管齐下,建立多部门参与、全社会参与的机制,通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诚信体系,共同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许前飞说,江苏的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起了有55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新机制,制定惩戒措施达68项,约束行为从政府到社会,从市场到个人,涉及金融机构审批、民商事行为、行业准入、安全生产、政府采购招投标、政府优惠性补贴、法定代表人任职、公务人员招录、文明单位参评、高消费行为等30多个重点领域。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亲身见证了国家法治,特别是立法发展进程。”许前飞谈到参加全国两会10年来的体会时说,一些重要法律制定给国家发展、法治进程、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和支持的力度不断增大。法院工作只有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心存敬畏,才能更好地行使法律赋予的公权力,保持谦虚谨慎、创新开拓的精神,让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老百姓的“横挑鼻子竖挑眼”,保证办理的每一个案件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问心无愧地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了公平和正义。

编辑:徐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