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珠江三角洲 > August 2001
   
感受外向型经济

200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表明:外贸出口额排列前三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东莞。其中两名来自珠江三角洲。

全方位开放的城市

深圳处在珠江三角洲的最前沿,毗邻香港,曾以特区的身份创造过著名的“深圳速度”,而特区“特”在高度的对外开放,经过20多年开放政策下的经济高速发展,今天的深圳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在深圳著名的步行购物街——东街,聚集着丰富的物流和人流,街心广场上摇曳的槟榔树和古朴玲珑的木椅显示出独特的异国情调。品着台湾的珍珠果奶茶和国内外各种特色小吃,沐浴着湿润的海风,漫步在这时尚、实用、价廉的商品市场,让人感到这里的生活确实富有。能用最少的时间、最低的价格享受到最丰富的内容。而这种富足的生活来自城市经济的强力支持。 深圳经济的最大特色是外向型、国际化,它的出口额已连续8年居全国各城市的首位,去年达346亿美元。

在深圳,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唯一的陆海空立体口岸体系,还会发现这里是中国内地连接香港的桥梁和枢纽,是内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去年从深圳出入境的旅客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深圳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系。据了解,如今深圳已形成生活资料市场、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要素市场,它们构成了发育配套完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此外,良好的法制环境更让外商赞不绝口。深圳是中国大陆少数几个有立法权的城市之一,现已制定了近300项地方性法规,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规体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基本上有法可依,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正当经营、合法交易和公平竞争,保护投资者正当权益的各类法规和社会机制。

许多到过深圳的外国朋友都感叹:深圳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城市内部的运行机制都已经与欧美国家的先进城市基本处于同一档次。为此一些大公司和财团的亚太区域总部从香港搬到了深圳,有的国际大公司或财团干脆把总部或者研发中心设在了深圳,比如朗讯、爱立信研发中心、沃尔玛总部,以及正在谈判中的韩国三星集团。

去年深圳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更显示了它在国际上被认可的程度和地位。据了解,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活动是联合国委托的国际组织进行的权威的评选,全世界获此殊荣的百万人口的城市还不到十个,亚洲地区只有两个,一个在日本,另一个就是深圳。评选时,深圳是评委一致投票通过的城市,票数第一,超过了美国和德国的参评城市。

要更进一步地了解深圳,就必须走近深圳人。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95%的人口来自外地,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和性格特征,但现代城市文明把他们有力地汇聚在一起,经过碰撞、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它的特征是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心态开放。深圳人最乐于接受新的事物和世界文明成果,比如,在公共场所和机关单位的门口都可以看到一部用于电子购物的电脑,从中不难看出深圳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依赖于深圳人快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

跻身世界信息产业链

在深圳与广州两个经济中心城市之间,有一个名叫“东莞”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城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第一个外资企业就诞生在东莞市的虎门镇,那是一个由香港投资生产的手袋厂,产品也全部由投资人收购,这种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组装和补偿贸易的对外合作方式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三来一补”。不要小看这种经营方式,东莞的对外经济就是靠这种方式起步的。1995年,东莞不仅自身经济翻了一番,还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创汇量达到国家新增外汇的38%。也就是这一年,当时任副总理的朱基到东莞现场办公,考察“三来一补”,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改革开放政策使东莞较早地进入了市场经济,较早地接触了对外经济合作,也较早地懂得了按国际法规办事。最初参与“三来一补”的有许多人竟是农民,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经营水平,其中不少人如今当上了大老板。

今天东莞的外资企业早已升级换代,从初期的服装鞋帽、小商品,变为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技术产业。据台湾的一项调查: 国际上每3台电脑中就有一台是东莞加工生产的,如果东莞的电脑配件一天运不出去,国际电脑市场就会瘫痪!去年东莞电脑资讯产品出口达76亿美元,其中许多零部件在全球市场都占有相当份额: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键盘占16%,电脑整机的配套率已达95%。在产品性能方面,有62%的产品属国际高档产品。由此可见,东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资讯制造业基地之一,并继台湾之后成为全球工厂产业界的后起之秀。

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发展为国际工业领域的重要一员仅用了20多年,这个过程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奥妙何在?

首先,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毗邻港澳,来往方便,交通运输成本低廉、信息灵通;还有60多万港澳同胞和20多万海外华侨同根同宗,同声同气,回乡投资热情很高。其次,除了地理人文的优势之外,东莞成功的关键所在恐怕是最充分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它把“三来一补”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以“农村向工业化进军”为对外开放的目标,只要能把小农经济结构变成现代产业结构,哪怕只有一分利的投资项目,诸如手摇毛织机、蛇皮袋、组装零件等小项目,东莞都积极引进、真诚合作。正是这种“细流不择方为海”的务实精神,使东莞吸引了大批中小外商的投资,办起了满天星斗般的中小企业,这样东莞迅速完成了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基础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东莞并没有满足于丰厚的对外加工业的收入,而是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并确定以电脑资讯、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为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政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扶持电脑资讯产业的发展,比如: 优先推荐股票上市;提供税收优惠等。近年来,国际上一批排名前100位的跨国公司,如芬兰诺基亚、美国通用电器、日本日立、荷兰菲利浦、德国赫司特、法国汤姆逊等纷纷落户东莞。

今晚,东莞的夜色繁华而美丽;明朝,在国际工业的大市场上,东莞的业绩必定不同寻常。

从“家长”到“会长”

在珠江三角洲,广东已批准顺德市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市。人们熟悉顺德是从市场上的家电开始的。正是依靠这些脍炙人口的家电品牌,顺德的经济突飞猛进。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今天的顺德人又在做什么呢?

冯润胜市长说:“目前顺德已经进入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新时期。”的确,小小的顺德今天已经形成了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结构:资本结构中外资占了1/3,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利用外资30亿美元;市场结构中做到了国内与国外市场互动,1/3强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而且近年来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工业产值结构也实现了全球化,42%的工业产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这里的人才结构更是国际化,许多大企业雇佣外国的管理者,企业全面实现股份合作制。 连续在顺德当了8年市长的冯润胜兴奋地说:“以前城市管理靠行政和经济两种手段,近两三年来,城市管理全面实现法律化,因此以前我是‘家长’市长,现在变成了‘会长’市长。”据了解,顺德市的经济案件每年递增1000个。这里最好的职业是律师,已建立了21个律师事务所,整个城市充满了法制气氛。

大步走向国际市场

2000年,惠州TCL集团海外销售总额达5.14亿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并先后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越南、印尼、菲律宾、印度等地建立了公司或商务机构,还在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地设立了海外工厂。

抱着“创建世界级中国企业”的目标,TCL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路高歌。去年初,在香港上市仅半年的TCL国际控股,又入选了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大大加强了TCL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在营销过程中,TCL也加强同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去年7月份,与印度巴朗国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销售公司,头两个月就销售各类家电产品约10万台,销售额达3000万美元。

在全面融入国际商界,优化组织架构和重组业务流程的同时,TCL又积极引进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比如:曾经领导微软维纳斯计划的任健、曾任荷兰郁金香计算机亚洲有限公司总裁和AST远东计算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熙伟都是TCL的高层管理人士;曾长期效力于LG和东芝的两位外籍人士——韩籍的安明浚和日本的山根雄也“转会”TCL。他们充当TCL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锋官,为TCL的国际化进程引航。

深圳的许多企业也纷纷到国外开拓国际市场。华为、康佳等公司已经走出去承揽了一些大的工程,巴基斯坦有相当多的工程被深圳华为等公司承揽,中亚、南亚都有深圳企业承接的工程。此外,康佳已在墨西哥、印度、马来西亚、索马里及东欧,都设了工厂,在那里生产并销售电视机。长城集团今年到捷克和斯洛伐克从事电脑的生产,拓展东欧市场。

据有关专家介绍,对外开放20年来,珠江三角洲在跨国经营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一批经济实力雄厚、设备较为先进、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集团,已在世界许多国家打开了局面,并有多家企业年创汇超过1亿美元。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today@263.net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