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因斯坦惊讶的玩具

文/孙 路

2006年6月以来,北京市玩具协会的余俊雄老师就没歇过。按照计划,中国古玩具展览即将开幕。作为筹备委员的余俊雄一直在忙着为这次展览四处搜集展品。到了7月初,计划中的各种展品大都就位,但余俊雄依然忧心忡忡,因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展品还没有眉目。

让余俊雄牵挂的是一种叫“饮水鸟”的玩具。据说只要在它的面前放上一点水,它就会不知疲倦地摆动不停。但是无论是于俊雄和他的同事,还是其他人,谁都没有见过这种玩具鸟。

余俊雄对饮水鸟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一本苏联物理书--《趣味物理学》。书作者是当时苏联的科普作家别兰迪曼,在书上记载着这样一种玩具鸟:只要有水喝,它就能不停地运动下去。于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余俊雄就开始关注这种神奇小鸟。他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关于饮水鸟的记载和描述,大多出自国外研究者之手,而且他们都明确地称之为“中国饮水鸟”。

这种玩具鸟究竟是什么样子?它是否真的源自中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30年来,余俊雄查找了大量古籍资料,但始终没能找到饮水鸟诞生的确切年代。在漫长的追寻中,他又听到一个让人称奇的事情。东京大学教授写的《科学与玩具》一书中,将饮水鸟和爱因斯坦联系在了一起。书中指出,当年有人将饮水鸟送给爱因斯坦,这位极具智慧的大师对这只神奇的小鸟爱不释手,还大吃一惊道:“永动机出现了!”后来还专门搜集过这样的饮水鸟。 既算不上是精美工艺品,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的小鸟,偏偏引起了一位现代物理学大师的关注。这个神奇玩具曾在爱因斯坦手中辗转,它因此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别称:“让爱因斯坦也吃惊的玩具”。从那时起,饮水鸟就已经名声在外,有人叫它“来自中国的永动机”。

众所周知,能量守恒原理已经被现代物理学反复验证,成为一条公认的原理。但饮水鸟听上去似乎在挑战这一理论:它既不用借助机械等外力,也不用现代的电、磁等能量帮忙,只要面前放上普通的水,它就能运动不停。 可饮水鸟究竟靠什么实现运动?饮水鸟的制作工艺是否流传下来?现代还有人会做这种玩具吗?余俊雄一直被这样的疑问困扰着。

眼看着开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寻找这件古老玩具的工作却丝毫没有进展,余俊雄真是心急如焚。虽然不断有同事劝他,不要再为这件玩具费心,但他还是不愿意就此放弃。情急之下,余俊雄想到了一个办法:借助网路、报纸等媒体,扩大搜寻面。

果然,寻找饮水鸟的消息很快有了反馈,大量的信件和电话纷至沓来,其中一个网友发来的消息让余俊雄喜出望外,这位网友曾经在华北电力大学学习时,在实验室看到过饮水鸟。于是,余俊雄第二天快马加鞭地赶往位于河北保定的华北电力大学。在这所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中,他终于看到了这只梦寐以求的小鸟余俊雄面前的这只小鸟,无论是外形还是运动情况,都和史料中描述的非常相似。可它的内部结构是否也和古代饮水鸟一致?由于华北电力大学只有这么一个收藏,老师们从没舍得打开过,其内部的结构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但余俊雄明白,只有了解了小鸟肚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清楚饮水鸟不停摆动的秘密。 尽管于俊雄还是心存不解,不过能找到这样一只玩具鸟已算是相当幸运了。既然学校不愿意饮水鸟被带走,那么拍张照片带回北京也行。可就在余俊雄离开华北电力大学回到家中时,他接到一个让他既兴奋又吃惊的电话。华北电力大学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饮水鸟是学校从一位叫孙贵的沈阳老工艺人那里收购来的。紧接着,沈阳的孙贵打来电话说,饮水鸟是他做的。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第二天一早就动身赶往沈阳。

一走进孙贵的家,余俊雄好像进入了一个玩具鸟的世界。屋里屋外,上上下下,都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玩具鸟。

孙贵指着这些玩具鸟告诉余俊雄,这些鸟和他在华北电力大学见到的一样,是他这些年断断续续制作出来的饮水鸟。琳琅满目、样式各异的饮水鸟,大量的文字材料,以及孙贵对制作时间的描述,都让余俊雄相信孙贵就是这些饮水鸟的制作者。孙贵告诉余俊雄,这门手艺来源于幼年时对父亲手艺的零星回忆。那个时候的孙贵家,到处弥漫着股乙醚味,孙贵就是凭借着这些记忆,一边回忆,一边摸索制作饮水鸟。 饮水鸟绝不是什么永动机,它实际上是巧妙利用了物理学里的热力学原理。由于乙醚很容易挥发,而饮水鸟一头一尾的温度差异,能让玻璃管里的乙醚蒸汽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饮水鸟的重心。而饮水鸟不断喝水,又会被水不断打湿头部,头部水分的蒸发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再次产生温度差异,这就促使饮水鸟能够不停地活动。 随后的试验中,孙贵还发现:无论是加乙醚还是酒,甚至普通的水,饮水鸟都能运动不停。只不过乙醚的挥发性更强,饮水鸟的运动会更频繁。这就很容易判断出,古人在没有乙醚的情况下很可能是加水或者酒制作的。

两段玻璃管,一点乙醚,一些普通的棉花,就能制作出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鸟。这听上去简单,可要让它不停歇地运动并不容易。为了从记忆中复原这只小鸟,孙贵倾注巨大的心血,克服了许多困难。比如,饮水鸟平衡的难以掌握,加入乙醚份量的难以确定。当年的尝试非常不顺利,最初做出的小鸟有些运动持续时间非常短,有些则根本无法动弹。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孙贵不得不反复试验并求助一些物理老师,找规律,创平衡。 通过20多年的努力,孙贵终于掌握了一些制作窍门。要让小鸟动起来,一是要把握好鸟儿身体里乙醚的量,过多会让身体太重,过少则无法带动身体摆动。二是要找好小鸟身体的平衡点,最佳的支点才能保证小鸟运动自如。

由于空气中湿度、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饮水鸟头部水分的蒸发速度,因此这只小鸟还成了一名气象预报员。

在接下来开始的中国古玩具展览上,这种曾经让爱因斯坦也吃惊的神奇玩具终于在展会上露面,成为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