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环保模范城市---嘉峪关

文/徐 影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有一座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 天下第一雄关 ” --嘉峪关而得名的城市,那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 “ 河西重镇、边陲锁钥 ” 。它就是嘉峪关市,该市总面积 2935平方公里 , 总人口 20万,其中城市人口为87.3%。

随着1958年国家 “ 一五 ” 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嘉峪关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和国家二类旅游开放城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嘉峪关市地处 “ 丝绸之路 ” 黄金段,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嘉峪关关城是古丝绸之路上蜚声中外的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来设防,有 “ 天下第一雄关 ” 之称。还有势如奔蟒的悬壁长城、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第一墩、博大精深的长城博物馆、中外驰名的魏晋墓地下画廊、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晶莹光洁的 “ 七一 ” 冰川、气势磅礴的 “ 中华龙林 ” 、惊涛轰鸣的讨赖河大峡谷、碧波荡漾的迎宾湖、东湖旅游园区、水草丰茂的新城草湖牧野风光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地。

嘉峪关市城市功能完备,市区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国道312线、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嘉峪关机场、鼎新机场、下河清机场与周边各大城市通航;商业、旅游、金融、通讯等设施功能配套。近年来,为了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城市档次,美化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我们实施了 “ 绿、净、亮、美 ” 工程,先后建成了雄关广场、火车站广场、嘉峪关体育场、嘉峪关体育馆和嘉峪关科技馆等一大批文化娱乐设施,使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嘉峪关市个性鲜明,工业基础雄厚, 区位优势明显,生产要素富集,发展前景广阔。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四 0四厂、东风航天城的距离适中,与钢铁基地,石油基地、核工业基地和卫星基地鼎足相邻,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强,技术密集,人才荟萃,是河西走廊生产要素最富最活跃的地区。

嘉峪关市是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品为辅的工业生产体系。酒泉钢铁 (集团)公司经过四十多年的配套建设和发展壮大,是集 “ 采、选、烧 ” 到 “ 铁、钢、材 ” 为一体,发电动力、运输机修、科研设计、冶金建筑等辅助生产和服务部门配套齐全的大型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年产 600万吨铁、600万吨钢、60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

未来 5到10年,将按照 “ 依托酒钢,发展特色,立足区域,扩大开放,依靠科技,超常发展,努力把嘉峪关市建设成为河西走廊最富活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 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扩大开放,努力实行地企联合,地地联合、地方和科研单位的联合,努力把嘉峪关市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生产要素聚集、综合实力较强、科技文化发达、各项功能健全的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按照 “ 五城 ” 、 “ 三高 ” 的奋斗目标,在未来的发展中把嘉峪关市建设成为西北的不锈钢城、国际旅游明星城、河西走廊最具扩散力的商贸城、信息化数字城、西陇海经济带上的明珠城,使嘉峪关市在西部大开发中成为河西走廊工业能量聚集高地、科技人才聚集高地、人居生活环境质量高地,从而实现再造一个嘉峪关市的宏伟目标。

嘉峪关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浓厚,经济质量较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现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旅游、商贸、城郊型农业为重点的经济格局,三大产业持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 1990年起,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省14个地州市的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大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名列全省地州市之首。199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55个人均GDP过万元的经济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以来,嘉峪关市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 “ 三连冠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市称号。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1.31亿元,同比增长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城市自来水、暖气、煤气入户率均为100%;住宅电话入户率达到97.3%。城市化率达到86.3%。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平方米,城镇住房成套率9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6%。农村实现了 “ 四通 ” 的目标,即村村通电话、通闭路电话、通自来水和乡村组道路联网通柏油路, 90%以上的农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房。

嘉峪关:改善人居环境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嘉峪关市按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日前,嘉峪关市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为 “ 国家级卫生城市 ” ,实现了甘肃省国家级卫生城市 “ 零 ” 的突破。该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也于当前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

嘉峪关市地处西北戈壁,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建设难度大。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基、以水为脉,坚持在硬件建设、软件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探求工作新方式。全市通过持续开展 “ 绿化年 ” 活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1.52%,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人均水面积11.6平方米,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绿化园林体系,先后荣获 “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 、 “ 甘肃省园林城市 ” 称号。大力开展了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先后投资 1000万元,安装了既节能、又美观的城市照明设施。投资9665.8万元建成了日处理5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1577万元,建成了嘉峪关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250吨。城市净化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有效地解决了生活垃圾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4.6%,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实现了 “ 一控双达标 ” 目标。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