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改善城市贫血现状
本刊记者 刘琼
今春的北京,当漫天的黄土充斥着这座城市的每一立方厘米的空间的时候,几乎每一个身在北京的人都开始抱怨这恶劣的气候。几家欢喜几家忧,北京广安门附近的一家汽车美容中心的张老板却高兴地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几乎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他说,“周一本来是洗车的清淡日子,但沙尘暴后的那个周一洗车的有150多辆,比原来要多得多。”
在这家洗车店的门口,记者看到一位洗车工人正将水管接到自来水龙头上,水流经过带有气泵的简陋装置,从高压水枪中喷射出来。洗一辆车大概需5分钟左右的时间,仅仅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成吨的淡水资源,就这样哗哗地流失了。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机动车数量已经突破240万,如此庞大的机动车队伍,令洗车行业的生意也日益兴隆。该洗车行的工人告诉记者,这个洗车中心平均每天可以洗100辆车左右,要是遇到节假日,数量还要上升。1吨水大概可以洗5辆车,那么这个洗车中心每天的用水量则在20吨左右,按照每月30天来算,它们一个月就要用掉自来水600吨左右。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足够一个每月用水量8吨左右的普通家庭用足6年。
什么造成中国城市贫血?
水资源是人的生命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血脉。但是水资源的匮乏,已经让中国城市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状。据资料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在世界范围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我国水资源居世界149个国家的110位,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研究所姜文来研究员告诉记者,城市中的洗车、洗浴等行业对城市水资源的浪费正是造成城市贫血的重要原因。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市大型洗浴单位已有近1000家,洗车单位近900家,仅城八区每年洗浴用水约需130万吨,洗车用水约40万吨,接近1个昆明湖的贮水量。城市和交通快速发展的背后,令人扼腕的是城市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除了浪费,重复利用率低是加剧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姜文来研究员说,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城市节水已到刻不容缓的境地。然而,让我们痛心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耗水量最大的工业用水的数量也逐步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工业用水效率却很低,1999年全国工业用水量为248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取水量为1159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为1325
亿立方米,重复利用率约53%,远低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5%的水平,仅相当于美国60年代初和日本70年代初的水平,比日本1997年的低约25个百分点,比美国2000年的规划指标低约4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激活城市血液循环体系
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姜文来研究员说,“在城市用水体系中,建立循环用水体系是种比较好的方法。”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利用中水洗车,是减少洗车行业对水资源浪费、污染的方法之一。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由于中水的质量完全能够符合洗车的要求,所以,利用处理过的中水洗车未来将是洗车业
的首选。”他说,除了用于洗车,中水这种再生水资源还可以用于城市中的很多方面,比如城市中喷泉水池等景观水,大街和小区里面冲马路,浇绿地,家庭和办公楼里冲厕所,拖地板,还有建筑用水等等。
“要通过水费调节,鼓励洗车、洗浴等耗水量大的商家使用再生与回用的中水。”姜文来研究员说,这是保护城市水资源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为3.7元,行政事业用水为5.4元,工业、商业用水为5.6元,宾馆、饭店、餐饮业用水为6.1元,洗浴业用水统一上调为61.5元,洗车业、生产纯净水用水为41.5元,而中水价格维持每立方米1元的原价。水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的,用水价格提高后,商家必然会考虑节约用水来降低成本。
据北京市排水集团统计的数字显示,目前,北京市有机动车辆如果都用中水洗车,按照每辆车6至7天清洗一次计算,每天全市洗车可节约自来水约9万吨。北京平均一户居民的月用水量为7吨,每天用中水洗车省下的生活用水,可供近1.3万户居民使用一个月。
姜文来研究员介绍说,“在城市的水循环中,污水的再生与回用是关键的环节。将大部分的废水经过再生处理后回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同时又减少了排放至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节水型社会,与我戚戚焉
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问题早已提上了城市发展的日程。我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也早在1959年就开始启动,2000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城市供水安全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要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2年初,包括北京在内的18个城市正式向建设部、国家经贸委申报节水型城市。
姜文来研究员等水资源专家也曾通过多种渠道建议国家尽早颁布节水法。用水困难的北京市在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了历经8个月、三轮征求意见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新办法对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等作了新的规定。北京市水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由于各项节水技术和措施的采用,北京市年用水量从2001年的40亿立方米递减到去年的34.6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省出5个怀柔水库的库容量。
北京大学大三的学生菲芝说,除了国家的宏观政策,作为老百姓自己也要意识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说,在学校里周围很多同学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在公共浴室洗完澡后“人离水未关”,这些都是浪费水的现象。“节约水资源其实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大家都能为节水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真正受益的也将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