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
王 南
一提起中医,很多人就会想到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幼年的鲁迅经常从高高的柜台前抓药给父亲喝,但都没有起到神奇的效果,于是,中医便在鲁迅心中留下了“骗子”的印象。
《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是作者唐云探讨中医的一本专著。这本书似乎是在为那个“骗子”中医正名。千百年来,历代中医都以《黄帝内经》为最高经典,为中医的基础理论。但是,要人人去读《黄帝内经》从而了解中医学术,或者入门中医,是根本不可能的。
没有老百姓看得懂的中医入门著作,于是《秘方大全》之类书籍开始畅销,生什么病,一查秘方即可,简单倒是简单,可惜这不是真正的中医。如唐云所说,中医不是治病的,中医是治人的。
“人”怎么治?人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所依赖的是什么?是各器官的协调运转。各器官进行正常工作的条件又是什么?是人体内环境状态的稳定。所以,唐云所说的“治人”,也就是要治理人体这个内部环境,使其达到一种合适、稳定的状态。而中医所讲的寒热燥湿,无非就是对人体内环境的一个评价;把人看做是一个微缩的自然界,中医的名词便不再玄乎,中医的道理就不再难懂,而且实在是平易近人。
自诞生之日起,中医和西医对于人的认识就有着天壤之别。千百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西医理念中的人已经从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组合发展到了显微镜下的细胞联合体,而中医却始终相信,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医相信,健康的要旨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平衡一旦失去,人就疾病丛生。
从英国物理学家胡克(1635~1703)发明显微镜,到现在的蛋白组学,西医从文艺复兴以来走的是微观分析的道路。而中医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一直走的是综合的宏观道路。西医侧重于某个部位的病变,而中医则侧重于整个身体的调治。对于疾病,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认识,西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因为外面有一种东西,这个东西叫做细菌或者病毒,总之是一个“敌人”,这个“敌人”进到人的身体组织里去,需要消灭它。而所用的药,就类似于子弹,到人体里把敌人消灭掉。中医却不这么认为。中医认为,所有的药都不直接杀死敌人。它相信“人体自有大药”,把人体中本来有的大药调出来让你自己去把那个敌人驱逐出境,健康就恢复了。
比如说,对于感冒的病人,西医会开感冒药。但即使是同样的症状,中医也会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胖瘦、脏腑的冷热开出不同的药方。对中医而言,即使不知道病的名称,也能根据辨证论治好病人。西医侧重于“治病”,而中医是将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在不同地区、季节、气候下,会采取不同的思路。
唐云的《走近中医》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已经印刷了许多次,这两本中医入门普及读本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走近中医》 唐云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国首位女总理默克尔》
本书根据德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胡果·米勒-福格先生多次专题采访的内容整理而成,以对话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出默克尔所走过的非常之路。默克尔女士从当事人的角度,详述了自己是怎样一步步的成为联邦德国第一位女总理的,她的权力角逐过程与政治见解在本书中都一一再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德]默克尔,米勒·福格 定价:25.80元
《足球解读世界》
这是一本改变你对足球看法的书,这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足球文化之旅,一个了解足球以及我们这个千差万别的世界的难得机会。本书由黄健翔作序,揭示足球令世界痴狂的深层原因,展现一个你未必了解的足球内外的世界。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 作者:[美]富兰克林·弗尔 定价:28.80元
《藏区百年传奇:如意高地》
沿着一本旧书提供的线索,一群人循迹而去。清末民初历史转折关头,在边远地带的西藏,曾经的故事令人惊异,曾经的爱情令人唏嘘,历史经验创剧痛深,而小人物的命运、大群体的命运,则令人长久地感喟不已。前尘往事风流云散--古人今人一并进入传奇。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 作者:马丽华 定价: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