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的新面孔

本刊记者/李敏辉

马顺来老汉所企盼的生活,是永远守着自己的腊牛羊肉手艺。这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自己一生的情结。

所以,这位70岁的回族老人每天早上9点都要准时出现在北京牛街一爿摊位前,没有声嘶力竭地招揽生意,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顾客。

然而,与老人的坚持相对的是,承载着民生、历史和文化的“老字号”老店,许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

老字号的生存尴尬

保护文化遗产的呼声已经此起彼伏。一个名为“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活动”今夏在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启动,荣宝斋的木版水印、同仁堂的中医药文化和聚元号的弓箭制作等成为保护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琉璃厂狭窄的街面人头攒动,然而仪式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一溜儿黑漆底子的镏金招牌下更多的是等待。

“目前很多老字号企业背负着很多包袱,发展并不乐观,非常需要保护和扶持。当然,保护是一种优待,也是一种无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字号企业负责人如此告诉记者。他说,旧时北京人有句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马聚源的帽子,内联升的布鞋,瑞蚨祥的绸缎,都是人们心目中响当当的名牌,然而现在的年轻人追捧的是阿迪达斯、耐克、李宁,老字号企业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

始创于明末清初的王麻子剪刀,一度占据中国一多半的刀剪市场份额,甚至成为刀剪业的代名词,但王麻子剪刀厂现在已经提出破产申请。为什么?市场分析人士说,“王麻子”一直都用牛皮纸袋作为惟一的包装,产品也都是黑铁的大剪刀,没有其它花样。只凭借“钢好”、“刃好”作为卖点,显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走向面临破产境地的老字号已经不止“王麻子”一家,百年风光一朝衰落。

老字号企业已进入严重的两极分化状态:大部分处于生存困境,小部分发展态势良好。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因种种原因,老字号企业迅速减少,在剩下的老字号企业中,70%是勉强维持现状;20%面临长期亏损的困境,有的甚至倒闭、破产;只有10%的企业通过改革创新,经营良好。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和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崛起,老字号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适应市场经济、调整经营策略成为老字号企业的改革方向。

“老字号需要一颗年轻的心”

北京便宜坊是北京最老的烤鸭店,始创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经过近600年的沧桑,“便宜坊”依然不倒。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国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老字号企业“祖父母级”的古老形象和强调“正宗”很少变化的产品,已很难激发年轻人入店消费兴趣,忠实顾客群体逐渐减少。

而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通用、麦当劳等,它们的广告随处可见,而且形式崭新,充满活力,其吸引年轻人目光的能力和创新活力绝不亚于微软、雅虎等新锐企业。

但是人们很少能想到,可口可乐这些企业都是百年老号。这些老而活而企业,走大众路线,注重扩大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采用连锁、加盟或特许经营等方式占领市场,从用人机制、管理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加强整合,是老字号企业改变

尴尬局面的途径。

据了解,很多老字号企业近年来纷纷通过改制、重组寻找变脸招数。便宜坊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雷国秀说:“老字号需要一颗年轻的心,老字号只有随着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比便宜坊年轻几百岁的老字号凉茶企业王老吉也有一颗年轻的心。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朝道光年间,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上世纪50年代初,王老吉药号分成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王老吉重新定位的关键词就是:传承、扬弃和创新。

“让祖传手艺流传下去。”

和便宜坊、王老吉等大店相比,马顺来的腊牛羊肉店虽然也是老字号,但无论是店面,还是声名,相形之下就小了很多。但对于70岁的马老汉来说,40℃高温天气也不能妨碍他开门卖肉。老汉说,“比赚钱更重要的是让祖传手艺流传下去。”

1952年,17岁的马老汉到运输公司工作。在当时的环境下,马家祖传的腊牛羊肉生意暂停。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搞活,43岁的他打算离职回家专心挑起祖辈留下的绝活,但由于是车队技术骨干,领导好说歹说不让走人。

“我等不到退休了。”他担心自家祖传的几代手艺失传,于是,他最终用这短短7个字说服了领导。

此后,他自己买了三轮车,开始在街边支摊卖肉,最后有了不小的几处门面房。

记者看到,在悬挂着“马家百年腊牛羊肉”的招牌下,是露天的简易肉架和简陋桌椅。马老汉说,所有的腊牛羊肉都是自己在家里亲手做出来的。

老人说,而今几个儿子都在做祖传的腊牛羊肉,惟一一个闺女现在也从做服装生意转到了祖传手艺上。“儿孙自有儿孙福,能上学就上学,不行了就拿自家刀把子,接手老字号。”老人反复提及,自家百年历史的手艺一定会流传下去,因为儿孙们都答应过他。

文化内涵是振兴关键

为了帮助老字号企业走出困境,商务部不久前启动了“振兴老字号工程”,老字号企业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据悉,根据“振兴老字号工程”方案,今后3年内,商务部将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并以商务部的名义授予牌匾和证书。

北京老字号协会秘书长高以道说,此次商务部‘振兴老字号工程’是1993年内贸部给中华老字号挂牌的一个延续。此次‘振兴老字号工程’体现出如下时代特点:

行业覆盖范围广。1993年颁牌均是当时内贸部下属企业,而此次扩展到文化、工业等方方面面; 不收费用,不用企业交钱;

分级别。分中华老字号和地方性老字号企业;

打响民族品牌。扶持老字号企业是打造自主品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途径,有助于破除长期以来对洋品牌的依赖与迷信。海外华人、国外游客、各国政府首脑都是老字号的忠实消费者,因此,‘振兴老字号工程’已经超越经济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和平交往的载体。”

古老而又年轻、经典而又时尚、传统而又现代,这就是在新形势下,老字号的新面孔。


Dirección : 24, calle Baiwanzhuang, Beijing, 100037, China
Fax : 86-10-68328338
Sitio Web :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
Todos los derechos reservados: China h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