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兄弟》
王 南
一部小说,上市后热销40多万册,在今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余华就关掉手机,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可他仍然好长时间无法回到《兄弟》上部出版前的安静中。卖了40万册的《兄弟》上部,连余华自己都觉得“喧嚣得有点过分”。
《兄弟》上部描写的是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经历。李光头的父亲因为偷窥不小心淹死在厕所,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后来,李兰去上海看病,“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象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
小说本身充满了悲剧。李光头的亲生父亲因为偷窥而身亡,李光头因为偷窥而被抓游街,这两个男人让李兰承受了无尽的耻辱和持续不断的偏头痛。带给李兰自尊与自豪的第二个丈夫宋凡平,却因为是地主出身而备受折磨最终惨死在11个红袖章的拳脚棍棒下。为了纪念宋凡平,李兰7年没有洗头,预见到自己余日无多,终于进了澡堂,一洗,黑发洗成了满头银丝。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还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却要弯着腰推着辆板车送走睡在薄板棺材中的母亲……
《兄弟(下)》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欲望疯涨的狂欢时代:李光头在统治了14个残疾人的福利工厂之后,开始了他少年时代的心理补偿行动--获取林红的爱情。一个又一个障碍解决后,李光头却发现,林红爱上了自己的兄弟宋钢。于是,经过忍辱负重的几番挣扎,李光头在山穷水尽之时,终于迎来了鸿运当头,一跃而成为刘镇的垃圾大王,并由垃圾大王迅速扩张为刘镇的首富。而宋钢和林红这对恩爱夫妻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地遭受生存的威胁,以至于奔向命运的另一种极端。贫富地位的悬殊,身体病痛的折磨,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伦理的崩解……这一切,终于促动了这对苦难兄弟在爱恨情仇中的反复纠葛,也使亲情、良知、尊严和欲望产生了惊人的对抗。
前后两部《兄弟》耐人寻味的不同,犹如余华在《兄弟》上部的后记里所言:“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
与市场的良好反响不同的是,部分读者对小说提出了尖锐批评。有人认为余华对当下的叙述太夸张,有人认为小说的语言太贫乏…… 面对众多质疑之声,余华坚称《兄弟》是一部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照他的话来说,是从一条小路出发,最终却见得了一个宽广的世界。
(《兄弟》上,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兄弟》下,余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在易中天教授娓娓而谈的讲演中,刘邦、韩信、项羽、晁错、袁盎、窦婴等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于是,历史活了。本书是CCTV-10《百家讲坛》超人气节目易中天教授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全文字增补典藏版。
东方出版社 出版 作者:易中天
《潘石屹的博客》
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博客文章的翻版。书分五部分,分别是往忆、渐悟、坐看、行走、发现,潘石屹对自己的童年苦难、中年的生活方式、房产界的男男和男女关系、精神宗教和信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等,分别袒露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 作者:潘石屹
《齐达内传》 小时候,他踢球时脚法很臭,常常砸碎邻居的玻璃;上学时,他话很多,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太贪嘴”;从14岁起,他就离家闯荡,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从来不和女孩子搭讪,而他的初恋女友便成为了他的爱妻;舞厅、夜总会是他从不涉足的地方,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给家人做饭、接送孩子;他做菜的手艺,连米兰餐馆的大厨都佩服不已……齐达内,一位享誉世界的球王,忠诚体贴的丈夫,疼爱孩子的父亲。2006年,他将重披法国国家队战袍,再次带领蓝衣军团踏上世界杯的征程。
中信出版社 出版 作者:[法]让·菲利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