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同亲 同一种情怀
文/木 然(加拿大)
 |
 |
多伦多的华人华侨谈起《同一首歌》的大型音乐会至今还津津乐道。而《同一首歌》总导演孟欣对这次演出的评价是:“《同一首歌》2006年在加拿大的成功,令我们感动欣慰、鼓舞。”
2005年12月,当主办方宣布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将登陆多伦多时,本地不少华人,包括行内人对这场大型音乐会并不看好。按照以往的经验,本地华人音乐会一场能售出2000张票已是奇迹。但在2006年1月15日,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同一首歌》,走进加拿大,来自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18位明星在多伦多罗渣士中心与22000名观众进行了互动。是什么促使《同一首歌》在加拿大如此火爆?在这“火爆”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一种文化诉求?
“每一首歌都有我们的故事”
《同一首歌》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著名品牌栏目。该栏目自2000年推出后,一直以准确的定位、精心的包装、怀旧的诉求、经典的传唱赢得观众的喜爱。在过去五年多时间里,《同一首歌》一路叫好,与其“明星效应+煽情+广场文化”的特色有关。
先说“明星效应”。《同一首歌》所荟萃的都是中国歌坛的明星、新秀和一流的艺术家,他们所演绎的曲目,大多曾脍炙人口,带有鲜明的时代性,融怀旧与时尚于一炉的经典歌曲。这些歌曲与加拿大这一代移民的人生经历紧密相扣,如李谷一所演绎的《乡恋》、《年青的朋友来相会》、刘欢的《弯弯的月亮》、《好汉歌》、韦唯的《亚洲雄风》、李春波的《小芳》、《一封家书》、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垄上行》、谭咏麟的《水中花》、苏芮的《酒干倘卖无》等等,无不与我们过往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可以说,今日新移民的大多数,多是在中国粉碎“四人帮”后进入大学学习,当他们完成学业,进入社会获得一定经验后,才踏上远足他乡的人生路。尽管每个人的经历都各不相同,但埋在内心那股浓烈的思乡情愫,及对以往人生历程的回顾与思索都是相同的。那些历历往事,与那些年代,还有那些歌紧密相连。一位现场观众说:“每一首歌都有我们的故事”,这句话道出了《同一首歌》在多伦多受到欢迎的真正原因。
“煽情”一直是《同一首歌》直指人心的秘笈。作为第一代移民,不少人所面对的困苦,包括生活上的,情感上的,与生活在原居地的同辈人相比,要深沉厚重。加上东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加拿大社会为新移民提供的帮助有限,这些都令我们在情感上特别脆弱,特别需要慰藉。而《同一首歌》在制作上恣意将舞台延伸到每个角落,主持或通过影视技术,或通过台下专访,将镜头直接推到我们面前,如这次主持人采访台下采访上海一家,台上采访留学生代表,这些都是撩人眼泪,触及内伤的煽情手法,无疑更能引起两万多观众的共鸣。
当然,有些细节,央视假如能再真实些,避免煽情过分,效果似乎要更好些。譬如主持人柯蓝在采访与李春波合唱的留学生代表时,错将其中几位非留学生也当留学生采访,令煽情出假,虽是无心,却有违原义。
《同一首歌》与其说是一个品牌栏目,倒不如是一场体现广场文化的盛会。这种如歌会式的,借歌怀缅思乡之情的聚会,体现了人与人最紧迫的需求:沟通,因而更易被他乡游子所接受。
今日,对于每个立足他乡的移民家庭来说,无论互联网多么发达,但情感的倾诉,同宗同亲彼此的关注,以及消除隔膜,消除孤单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本地一些网站举办的“自助式”新年联欢晚会备受移民欢迎的原因。
《同一首歌》是否“走”到哪里就令哪里的观众“疯狂”不是重要的。2006年1月,《同一首歌》令多伦多两万多名观众感动,这才是最值得我们记住的。
多伦多华人的强大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个说法:海外华人是一盘散沙。这种说法与其说是讽刺是侮辱,倒不如说是一种自责。但2006年在多伦多举行的这场音乐会,却令我们看到多伦多是强大的。
首先,是《同一首歌》体现了海外华人与原居地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系。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否已入籍,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歌声一起,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一首歌,就能将你我与中国紧紧地联在一起。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华人立足他乡,与其祖籍国在世界的地位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是割也割不断的因果情怀。
其次,从《同一首歌》决定走进加拿大,到这首歌真的在罗渣士中心唱起,时间仅有一个多月。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两万多来自中港台的华人,安然、有序地在罗渣士中心同听同唱一首歌,这种力量的集合令我们鼓舞。华人华裔在加国的凝聚力是巨大的,华人在本地社会生活中将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团结与力量,相信坐在《同一首歌》观众席上的多伦多市长苗大伟一定能感受到。
还有,一场怀旧音乐会能令两万多华裔观众走到一起来,由此我们应该相信,对于每一个立足他乡的中国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抛弃个人的功利之心,发挥守护相助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在他乡彼此鼓励,为我们自己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2006年,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歌星的名字,他们是吴大维、曾宝仪、梁永斌、柯蓝、李谷一、刘欢、韦唯、李春波、张明敏、谭咏麟、黄家强、苏芮、李宗盛、张帝、斯琴格日勒、文章、陈思思、林志颖、甄妮。
2006年,多伦多华人华侨的心里,也会时时响起这样的旋律: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
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
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
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
星光洒满了所有的童年
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
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
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