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槌下的风景
刘慧
随着拍卖槌的落下,又一次拍卖成交,面对近乎天价的拍品,拍卖大厅的空气瞬时凝固起来,构成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
这是近年来国人已经司空见惯的画面。
拍卖最早源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流通方式,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拍卖业起步较晚,直到清代末年,才在外资拍卖行登陆本土的背景下,出现第一家现代拍卖行。1958年,随着天津最后一家拍卖行歇业,拍卖业一度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1986年广州拍卖行成立,标志着曾经消退的拍卖业在改革开放这种大的变化、大的格局中不失时机的突显而出,重新确立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发展至今,中国拍卖业自恢复以来整整走过了20年的发展道路。
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拍卖业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经过20年的积淀,中国拍卖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发展壮大,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中国拍卖企业多达50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5万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四分之三,有近4万人接受过培训。国家注册执业拍卖师6000余人,年拍卖成交额由过去的几个亿、十几个亿增长到3000亿元。规模较大的拍卖企业多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拍卖标的的范围也逐步拓宽,领域涵盖了艺术品、文物、房地产、机动车、有价证券、破产企业、无形资产、农牧副产品、花卉、家电、土地使用权、政府执法部门的罚没物资及司法部门强制执行的标的物等众多领域。
在众多的拍卖领域中,房地产拍卖凭借它巨大的拍卖额,一直稳坐行业“领头羊”的宝座。近几年来,文物艺术品拍卖也凭借它独特的优势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纵观近几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绩,人们用“买气如虹、热气灼人、盛况火爆、卖疯了”等等一连串令人振奋的词汇来形容它的盛况。2005年艺术品拍卖的火爆程度更是令人惊讶: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春拍和秋拍总成交额达到13.67亿元,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全年成交额达到9.85亿元,中贸圣佳拍卖公司12.37亿元,北京荣宝拍卖公司7.03亿元,杭州西泠拍卖公司4.44亿元,上海朵云拍卖公司4.18亿元,刚刚成立的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仅推出一场秋季拍卖会,就取得5.13亿元的佳绩。
有人说,艺术品交易市场存在“虚火”,近两年中国艺术品价格将大幅下滑。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认为,随着民营企业家介入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品价格迭升,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是经2005年秋拍后的调整,2006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将会稳步前进。
“人们只看到精品拍卖的高价位,却没有看到艺术精品所存在的艺术价值,中国艺术品价值远远没有达到它应得的高价位。我国的艺术家,如张大千、傅抱石等,所付出的辛苦不比西方艺术家少,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并不比西方艺术家差,但是它们的艺术品价格跟欧洲艺术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东方艺术品,如瓷器、木器的价值会逐渐被发现并提升。中国艺术品远远没有达到它应得的高价位,仍然存在巨大的升值潜力。”王凤海说。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多,艺术品收藏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除了海内外的收藏者和企业家,国内小部分普通市民也开始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品交易也有它潜在的风险。拍卖的赢家成功获得物品后,发现其价值并不值得出如此高的价格,这种现象被行内人士称做“赢者的诅咒”。艺术品投资不仅要求投资者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投资眼光,而且要求投资者具有高超的艺术品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减轻“赢者的诅咒”。
中国的拍卖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借鉴了国外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外国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道路,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目前,中国拍卖业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拍卖业与西方拍卖业的差距,中国加入WTO,给中国拍卖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欢迎外资拍卖企业进入中国
随着允许外商投资拍卖企业从事经营性拍卖活动的《拍卖管理办法》的实施,外资拍卖行涌入中国拍卖市场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与国外的拍卖行业相比,中国的拍卖业的确稚嫩很多。中国的拍卖企业无论从技术、人才、经验或是资金实力等方面都没有实力与国外优秀的拍卖企业相抗衡。中外拍卖企业专业化程度上的差距也比较大,西方的拍卖公司有它自己专业的经营方向,而中国的拍卖公司大多是综合性质的。西方拍卖企业的经营项目大多比较生活化,而我国拍卖企业的经营项目跟群众生活联系还不是很紧密。比如,在美国二手车、二手房和尾房销售大多通过拍卖的方式成交,而在中国二手房、二手车的拍卖才刚刚开始。
有些专家认为,外资拍卖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将凭借它“悠久的历史”、“国际性的品牌”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迅速占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势必对国内的拍卖行业形成冲击。有些拍卖行老总听到中国拍卖也要全面开禁的消息后,第一反应便是“狼来了”。
王凤海说:“中国拍卖业起点高,与国际融合的态度强,我们从政府到协会都对外资介入持欢迎态度,但是,我们希望进入中国的外资拍卖行能够遵守中国的法律规定,在统一、公平的环境中与中国拍卖行竞争。”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外资拍卖公司在中国正式注册。由于观念及诸多政策的限制,外资拍卖行短时间内还不会进入中国,但是,早有外资拍卖公司暗访中国拍卖业现状,甚至有的公司尝试以中国拍卖公司为依托在我国进行经营活动,它们从没有放弃对中国拍卖市场的追求。
中国的拍卖业要发展必须要走与国际融合的道路,封闭、垄断只会阻碍自身发展。外资拍卖行对中国拍卖业形成冲击的同时,也为中国拍卖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们的到来,必将会提升中国拍卖业的地位,加快拍卖业的专业化步伐。
目前,中国拍卖行业也正在努力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准备应对外资拍卖行的挑战。拍卖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热情十分高涨,拍卖企业内部规范上也不断完善。中国拍卖业发展到今天,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跑海关、跑法院、跑银行这种传统拍卖模式的局限性,随着中拍协2005年拍卖理论研讨会的召开,中国拍卖业走向专业化已成为一种众望所归的发展趋势。
“拍”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物艺术品拍卖对文物回流起到了桥梁作用,客观上加速了文物的海外回流。据了解,2005年,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拍品已占全部拍品的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90%以上。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流失文物的海外回流,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自拍卖机制引入艺术品交易市场后,摇摇晃晃走过了许多年的地摊、画廊等传统艺术品交易市场痛失往日的风光,迅速萎缩回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艺术品拍卖对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形成冲击,但是它同时也为包括传统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内的当代中国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推动了我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与世界接轨,加快了我国艺术品交易发展的步伐,也拉动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王沪生在200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上说:“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使文物艺术品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但改变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二元结构,且在客观上改变了经济结构的发展。”
大批的资金介入艺术品拍卖市场,促使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目前,艺术品交易市场已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