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琼
从15世纪荷兰画家凡·代克兄弟用胶粉油彩颜料在画板涂上第一笔开始,油画艺术就逐渐在西方兴起、繁荣,即使在今天的西方收藏投资领域,油画也依然无可匹敌地傲居榜首。然而在中国的书画拍卖市场,向来是中国传统画唱主角的,和国画相比,中国油画的市场价格要低很多,油画投资与收藏曾经是一个冷门区域。但是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不久的青年油画家秦雨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中国油画的市场行情却扶摇直上,直逼国画。 就在2005年的11月4日,北京嘉德秋拍油画专场上,陈衍宁“文革”时期创作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油画内地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且以1.28亿元的总成交量创造了中国内地油画拍卖专场成交量的新纪录。而半年前的香港佳士得油画专场拍卖会上,当代著名艺术家赵无极的《1985年6月至10月作》更是以1800万港元的高价,一举打破中国油画世界拍卖记录。当天的整个油画会总成交额突破2亿港元,这让秦雨有些激动,他告诉笔者,看来中国油画市场已经摆脱不温不火的状态了。 中国油画市场全线飘红 当20世纪初西方油画从后期印象派迈入现代派的交替更迭之时,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我国油画艺术先驱们开始游学西方,并把油画艺术介绍到中国,他们的作品得到了海外华人收藏家的广泛而有力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港台、东南亚地区就已经掀起了中国油画收藏的热潮,而此时中国大陆的油画市场还几乎是一片空白,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油画进入大陆市场后,才越来越被收藏家所关注,中国油画也因为收藏家的青睐而身价倍增。 如果说中国油画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尚是预热阶段,那么进入2000年,国内油画市场开始春潮涌动,近两三年,油画艺术品更是整体涨幅明显,出自国人之手的精品油画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高价奇迹。在欧洲的一些著名画廊中,我国油画作家赵无极、朱德群等的作品也与毕加索、达利同时展示,说明华人油画大家的作品已经具备极高的艺术水平与地位。 受到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的追捧,中国的油画价格屡屡创出新高。1991年,陈逸飞的《浔阳遗韵》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7.5万港元成交,高出估价3倍多(估价30万至40万港元),之后的几年内,该纪录就不断被刷新。 从拍卖市场看,去年中国嘉德“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秋拍成交额4000多万,今年5月中旬嘉德的春拍,成交率高达93%,总成交额近7698万元人民币。北京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预计,今年秋拍的单场成交额可以过亿。同样是在5月,北京荣宝拍卖公司也首次推出油画专场,成交率为88.34%,总成交额达到了2698万元人民币。 中国油画价格屡创国内新纪录,中国油画经典作品价格已开始直追国际市场行情,这使在中国仅百年历史的中国油画,受到国内外的收藏家另眼相待。北京市及翰墨画廊经理林松说,国际收藏名家开始关注和参与中国油画的投资,这也说明了中国油画市场正逐渐成为国际油画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倍受热捧的原因究竟何在 巨大的投资空间是吸引投资者入驻油画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油画学会秘书长张祖英告诉笔者,“中国油画近几年几乎是成倍增长, 虽然总体上比不过国画,但是油画市场的发展相当的快”,他说,目前国内市场的拍卖价格甚至比国际市场还要高,过去一些流到海外市场的中国油画又回到祖国。但是与欧美油画拍卖市场的拍卖均价一般在十几万乃至几百万美元以上相比,中国油画的拍卖均价却低得多,但这也恰好显示出中国当代油画存在巨大的投资空间。他说,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油画艺术作品绝对是“潜力股”。 张祖英说,艺术品市场整体的投资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油画市场的变化。如今,艺术品投资正成为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之后的又一重要投资方式。从收藏者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艺术品收藏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审美风尚的改换,使人们对油画艺术有了更为独到的理解。国内建筑装饰的西洋化,也为油画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油画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林松还认为,油画投资与收藏市场的产业情况而言,油画市场显现的新气象,与近年来拍卖业、画廊业等中介机构逐步走向规范化,大力推陈出新,培育新兴市场有关。如北京、上海两地的优秀画廊迅速崛起,推行国际惯例式的代理制,并尝试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成为是开拓中国艺术市场的有生力量。 收藏投资者,应量力而行 油画投资毕竟是一种需要较高艺术鉴赏力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的投资行为,张祖英建议,在进行油画投资的时候可以先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行情,对整个行业和油画的价值有正确的评估,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选择的进行投资。 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是徐悲鸿、林风眠、赵无极等老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其市场价格呈阶梯性的有规律的上抬升,价位在几十万至上百万不等。在今年北京的一次春拍中,吴冠中的《送子观音》一举拍到586万元,创下了他的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在中诚信的槌下吴冠中于1975年创作的油画《翠堤春晓》以220万元易主,在上海朵云轩春拍上,他的《北京雪,一九七八》以363万元成交。同场拍卖会上,赵无极的《作品18-1-99》,以132万元成交,靳尚谊的《小提琴手》,成交价363万元。 陈丹青、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位多在10至30万之间,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已故的陈逸飞,1991年陈逸飞创作的《浔阳遗韵》,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7.5万港元成交,高出估价3倍多,震惊海内外,现在他的作品价格达到两三百万。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选择这些名家的作品收藏升值空间很有保障。 而就普通投资者而言,可以低价位购买一些有较大升值潜力的第三代青年画家的作品是更明智的选择。从近年油画拍卖的成交记录来看,当代青年画家的油画作品价格上涨迅速,如北京某青年艺术家的作品1996年价格为1.5万元人民币(尺寸150cm左右),随着她作品风格不断地成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1997年拍卖价格达3--35万元,1998年则达到5万元,1999年又达到8万元左右,在短短的三到四年时间里增值达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