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香港委员看小康:内地与香港的双赢

“中国正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将给内地与香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将实现内地与香港的双赢。”香港东汇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莲芬委员说。

本届“两会”对全面小康战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部署,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发展规划。对此,来自香港特区的一些全国政协委员普遍表示欢迎,认为这将给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香港知名经济学者闵建蜀委员认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将使香港深深获益,“所以我们都盼着内地经济早日腾飞。”他分析说,香港的本土市场有限,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转口贸易。而内地在实现全面小康和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将显著增长,这将为已经在内地投资、经营的香港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香港的贸易公司以及律师、会计等中介服务机构,也将因此在内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内地的市场需求哪怕只增长1%,对香港经济的推动作用都是相当可观的,”闵建蜀表示,“可以说,香港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寄望于此。”

近20年来,香港在内地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内地四成以上的出口商品通过港澳转口,内地一半以上的海外投资来自香港和澳门,而香港超过八成的制造业已经转移到内地生产……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已成为推动各自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人曾担心香港在内地经济发展中的中介、窗口角色会由此削弱。对此,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委员认为,在资金、人才、管理以及市场网络等方面,香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只要加强与内地经济的融合,香港仍将在内地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而完成自身产业的升级。

在谈到香港与内地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竞争时,在内地投资多年的施子清委员说:“有合作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合作,这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只要双方在竞争、合作的过程中加强协调和统筹,就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共同进步。

参加此次“两会”的港区政协委员中,有许多本身就是著名企业家和经济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均对未来内地与香港实现双赢表达了乐观态度。“全面小康既是内地企业的机会,也是香港企业的机会,我们应该共同合作、共同提高。”施子清委员说。

但他同时也表示,为实现内地与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当前首要的就是应淡化内地与香港在经济意义上的“边界和藩篱”,以实现资本、商品、信息、技术与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从而降低各种交易成本,促进内地与香港的产业升级。

“香港本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祖国内地的每一步发展,对香港来说都会是有益的促进。”施子清说。

( 稿件来源:新华网 )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