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林毅夫委员谈通货紧缩、储蓄高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百姓所关心的通货紧缩和储蓄高企等经济热点问题作了回答。

谈到通缩,林毅夫委员说,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定义问题。一般来说,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商品零售物价持续下降,加上经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就说明出现了通货紧缩。

从一九九七年开始,中国就出现了商品零售物价持续下降的趋势,但经济还是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生产能力过剩是肯定的,但不能断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

林毅夫认为,要想改善目前这种状况,最重要地还是要把过剩的生产能力消化掉。

一月末中国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九点八一万亿元,逼近十万亿元。经济学家们常把过高的储蓄比做“笼中虎”。

林毅夫认为,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鼓励居民消费,并多次调低存款利率。但居民储蓄仍高企不下,林毅夫说,老百姓不敢花钱,原因有两点:目前中国正处社会转型期,居民家庭负担有所加重;这使得老百姓信心不足,不敢花钱。

中新社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