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编字典的活佛:藏学文化走进“地球村”
对着手提电话,讲一口流利的英文,言语间“西藏”、“字典”之类的语汇不断跳现,一问才知这位身穿绛红色袈裟、面庞黝黑的全国人大代表是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土登尼玛活佛,他刚才正在就已经编纂完成的《藏英大字典》出版一事和他的英国同事通话。
“我的祖祖辈辈都没有走出过藏区,然而我很幸运,不但走出了藏区,还走出了国门。”今年59岁的土登尼玛,1978年参与了《藏汉大字典》的编纂。1984年这部字典在北京出版后得到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重视。“所以,他们邀请我合作把《藏汉大字典》翻译成《藏英大字典》,”土登尼玛活佛对自己的所做津津乐道。
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的土登尼玛,并没进过“官学”。他说,“要知道,我二十几岁才学习汉语,不象现在家乡的小孩子很早就接受正规的藏、汉双语教育。四十七八岁时为了编写《藏英大字典》,才开始学习英语。”
由土登尼玛参与编纂的拥有六万多词条的《藏英大字典》共分三卷,既包含一般性语汇,又按医药、佛学、梵文、诗词等学科分类。这本字典的上册已经出版发行,下两册也即将付印。
这位活佛的另一个职务是担任《大藏经》对勘局的副局长。这个机构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87年成立,任务是把历史上300多卷各种版本的大藏经进行研究校对,目前200多卷已经校对完毕,整个工程计划在2005年告罄。
由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土登尼玛还经常去美国参加关于藏学的圆桌讨论。他说,纽约有一家私立的基金会,开办了藏学研究图书馆,收集了几万册藏学书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在美国最要好的朋友查里斯就准备到中国来进一步研究藏学,他说是中国的土地孕育了今天丰厚的藏学。”
已经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土登尼玛活佛说:“尽管这些年在海外做学者、做研究的时间很多,但十几年人大代表的生涯使我着意了解最基层藏民的生活,每当我走近家乡甘孜州乡间的小学,听到小孩子们朗朗的藏语声,我会想,藏文化还不仅仅是在典籍和研究中传播,它更是在年轻一代的读书声中得到了最优美和开放的传承。”
( 稿件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