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莲:纪录一个时代的女性
本刊记者:申宏磊

山西省人大代表、大寨党支部书记 郭凤莲 |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这样一个世界妇女共同拥有的节日里,记者特别想见到山西代表团的郭凤莲。
郭凤莲是山西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说她曾是中国一个时代女性的楷模并不为过。
大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在“农业学大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为改变大寨的落后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后来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而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也与大寨一起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从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到今天“大寨学全国人民”;郭凤莲带领大寨人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富裕日子时,人们由衷地为这个当年的铁姑娘喝彩。
见到郭凤莲时,她穿着一件水红色的羊绒衫,在阳光斜射的房间里,显得从容而优雅。记者问 :“当年,您从大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离开后,又做了什么工作呢?”
“离开大寨的几年,我到果树栽培研究所干过,还修了5年的公路”说到此,郭凤莲淡淡地笑着。 “进入八十年代后,曾经有人片面地把大寨说成是那个时代激进的典型,1991
年底,您回到大寨时,中国已经是改革开放的活跃年代了,应该说社会环境更为宽松了,那时您心理上还有压力吗?”记者忘不了那时一些人对大寨人不公允的评价。
“压力太大了!别人怎么说我倒不重要,关键是我回到大寨时,村里已经穷得一塌糊涂了,农民经济收入极低。”
郭凤莲回村后,当年的那些劳动模范还在,遇到困难从不低头的老队长还在,这几位80多岁的老人及大寨的党员干部与郭凤莲又站到了一起,在他们看来,这个当年的“铁姑娘”回来了,大寨又有希望了。
郭凤莲对大寨的村干部说:“大家想想,不干就要受穷,咱们只有一条路——干!”几十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又握到了一起。
1992年4月,他们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羊毛衫厂,同年8月又与大同联手办起衬衫厂,1994年4月,又成立大寨中集水泥有限公司。现在,大寨村民不过500人,可大寨集团公司已经雇佣职工多达1000余人。由于搞了生态旅游,1999年大寨被授予“山西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和“山西省森林公园先进单位”称号。
从郭凤莲再一次当上党支部书记到今天,12年过去了, 郭凤莲告诉记者:“上任后,我带着大队的干部到全国很多农业搞得好的地方去学习先进经验,朱镕基总理和田纪云副委员长,都去过我们那里,给了我很大鼓励,去年大寨的收入达到1个亿,人均收入4100元,我们还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单纯搞农业到现在办了很多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整套培养选拔女干部的政策和机制,帮助许多女性走上政治舞台,这次人民代表大会妇女代表的比例已达到21.8%,然而,我们从郭凤莲这样的优秀女性那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日益攀升的女性从政数字,而是蕴藏在她们身上的那种不屈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