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话环保
本刊记者 张桦
年轻的北京市民宋先生,对近些年中国的环保事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各地环境、经济发展差异极大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环保也要视这些差异的不同而因地制宜。他去过中国的大多数省份,给他印象极深的是中国的东南部和西部因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在植被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他说,南方土地肥沃,植被繁茂,经济发达地区环保的侧重点应放在综合治理工业污染等方面。而在他曾去过的宁夏、青海、新疆、甘肃这些一根草长起来都很艰难的西部地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原本脆弱的生命链得以延续和健壮起来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宋说他欣喜地看到,环保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不断加强和提高。尽管如此,他认为环保的力度、透明度以及法制化还应在今年的两会中引起足够地重视。他说,在一些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一些地方政府虽然拿着环保经费,却不将其用在环保的事业上。这令宋格外担忧。宋曾在广西省亲眼看到一家私人煤矿,将筛选后废弃的污染物随意堆积在附近的农田里,使得原本是优质高产的农田人为遭受破坏和污染,产量锐减。更令人气愤的是,当地农民非但没有得到有关方面应有的解释,而理应得到的经济补偿也从未兑现。为此,农民们怨声载道。
宋先生建议,在影响大的媒体上固定开设一个环保曝光栏,定期将违规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公之于众,让受害者有伸张正义的一席之地。这样能更好地通过用法制维护环保事业,以推动中国的环保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