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委员吴欢,谈振兴“老时尚”
在刚召开的政协会议上,记者见到了今年新当选为政协委员的香港文化人士吴欢。他带来了自己的文化提案:振兴中国书画。
吴欢诞于一个“文化大宅门”。吴欢的祖父吴瀛,出身世代书香之家,其父吴稚英任职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参与策划洋务事业。吴瀛早年毕业于中国早期外语学院——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专业,可谓学贯中西。溥仪出宫之后,吴瀛被北洋执政府聘为故宫接收代表和常务委员,直接参与了故宫博物院的创院工作。
吴欢之父吴祖光先生,一代才子,无双国士。戏剧、文学、书法、导演样样精通,海内外影响甚大。周恩来总理生前亲自请他导演《梅兰芳舞台艺术》,称他为“我在文艺界最好的朋友。”其母新凤霞,老舍先生赞之为“共和国美女”,有自成一派的“评剧皇后”美誉。
吴欢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秉承家传,颇具才艺文气,被报章云之为“七栖怪杰”,即能在小说、编剧、绘画、书法、导演、歌唱、表演七艺间恣意徜徉,是为现代中国的才子和文化擎旗人物。
这两年,吴欢在中国书画方面格外投入了一些精力。当有关部门在五岳之尊的泰山将几个世纪的文物,包括几十幅辉映数百年的匾额和抱柱名联全部收存,遍邀天下书画名流大家重题妙语、再塑金身。大陆书法家以欧阳中石领衔,香港则有吴欢单枪匹马而来。结果,泰山碧霞祠前迎山门上第一幅对联‘自然万籁涵虚静,在一中和道气清’,竟出自吴欢笔下。”于是,“其画价儿也随之成为全香港最高的几位之一,作品稳步进入了国际市场”。
当记者问吴欢为何要带来“振兴中国书画”这个并不时髦的提案?
他未做片刻沉吟,侃侃而谈:“艺术之最高任务是为了维持人类的心理健康,唱歌、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七个音符对七种色彩。但建国以来所谓正规的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成立后,音乐和绘画反而死掉了一半,尤其是绘画,都成了专业人士的事了,背离了绘画的原旨所在。”
“中国历朝历代文化人都写字画画以陶冶情操,故中国画讲究得意忘形(得其意忘其形),意在笔先,意到笔不到。先贤有曰:‘夫书画一道,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有法非也,无法亦非也,无法之法,乃为无上大法’。其间固然有为自己画技不精找借口之嫌,然则彰显了非常深刻的人文意念。中国画讲大写意,乃是人文含义,不是其他什么意!中国画工具简单,耗材环保,人皆可为,不仅在中国振兴不属妄言,而且可以在世界普及……所以我认为,既然京剧可以振兴,书画这种老时尚为什么不可以振兴?”
他显然对此久有思虑,一发难收,还是听他在政协会议上挥洒吧。(樊文)
(来源:独家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