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全国奔小康,农民要跟上

——“三农”问题是本届人大的热门话题

本刊记者:申宏磊

贵州人大代表杨力学谈“三农”问题。

编者:朱镕基在任职期的五年内时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每年以3.8%的速度增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力量的投入,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农业向尖端高科技发展……在这样一个近13亿人口的国家,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实属不易。然而当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大城市已进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时,中西部的18个城市还徘徊在这个"大门"之外。
中国历来是一个追求社会平等、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中国有句古语叫"一人向隅,满堂不悦",意思是说,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如果有一个人对着墙角哭泣,那满堂的宾客是高兴不起来的。前不久,在广东的一次问卷调查中,76%的大学生都表示他们最关心的是农民问题,因为正如朱镕基所说的,今天的农村还有2820万贫困人口存在;而在本次人大会议上,上海团的几位代表开口发言也都是:"我代表农民说几句……"。可见农民问题不仅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我国一代有思想、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的深入思考;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在党和国家政府部门任职的干部,正以坚实的脚步走在农民中间。
本刊记者在此后的对人大代表的采访中,将重点、深入地报道那些正为农民办事的人大代表和干部。

农民话题之一:

人大代表杨力学,从组织部下去的年轻人

当本刊记者来到贵州团时,有一位同志急切地说,你先采访铜仁的市委书记吧,才一年的时间,他就为这里引来了7个亿的投资,他在群众中的威信别提多高了。

见到杨力学时,他一身儒雅,他说中组部确实是个培养干部的地方,自己的思想水平在那里提高得很快,但总感觉在机关有劲使不上,因为在此之前,他在东北当过县长,那时为农民办完事情后心里特舒畅。于是两年前,杨力学向所在的中组部提出了到边远地区工作的申请。他的想法在当时多少有点被人不解,论待遇,他是正被重用的处级干部,人缘不错;论年龄,40多岁正属于可被提拔的行列;更令人不解的是,他要求“带职下去”而不是“下去挂职”,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关系转出了中组部,他步入的是一条没有回航的河道。

说起他现在工作的贵州铜仁市,他用了一连串的数字:

——去年财政增长25.3%,国地两税加起来是7.28亿,在全省还是末位。

——2000年底,我们全市的GDP达到了72.3亿元,比过去增长快得多,但在全省还是末位

——我市农业比重高达54%,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农业地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也就是说所有的国有企业和400万产值以上的民营企业加起来比去年增加了43%,但即使是这样,绝对值仅占地方工业的2.83%

在近两年的调查统计中,贵州人均GDP在中国各省市地区排名一直是末位,而铜仁又是贵州的末位。

到过贵州的人都会不由地为贵州的美丽感叹,层层闪动着波光的梯田,就像是一幅幅律动着绿色的版画。山上满眼望去都是绿色,无数道山泉从高山上奔流下来……

这么美丽的地方,经济建设环境却又是那么恶劣,贵州,是中国唯一缺少平原支撑的省份。就那路来说,司机全神贯注地驾车在盘山公路上跑,十几个小时下来,有时也就跑30多公里路。

杨力学对记者说:“旅游者到铜仁看到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我们那里的梵净山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森林覆盖率达到96%。但当我到了农民家里,贫困的景象却让人有心痛的感觉,有的农民一年到头睡不上个整觉,他怕家里唯一用来谋生的牛被人偷走,打个盹牛缰绳还要拴在自己的手腕上。”

但杨力学认为这里的水资源太丰富了,仅铜仁就有212条长度在1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河流。于是,他带领农民养鱼,现在已建了14处三文鱼养鱼基地,它与从挪威进口的三文鱼,共同成为无数高档饭店的一道美味佳肴。

铜仁的牛鞭草长势旺盛,杨力学就带领农民走市场化的道路,种草、养牛、买牛……让农民兜里慢慢有了钱。

铜仁山多,水流落差大,搞水利有前途,用杨力学的话说,他是接过了前人的接力棒,继续兴修水利。他带着30多名干部,跑到广东、浙江等地招商引资,一次就引来7亿元钱的资金。谈起这次招商,杨力学很是兴奋,他说:“沿海地区的领导非常支持我们的行动,是用发文件的形式动员企业参加我们的招商会,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资金也正急于寻找出口,实力雄厚的华电集团就要求,建水电站需要的100亿元要由他们独家投资。”

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脑海中一直想着一个美籍华人讲的落差原理。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上游地带是无数缓缓的细流,来到黄果树时,无数细流突然从一道断崖上冲流而下,于是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瀑布,这就是落差带来的奇迹。像杨力学这样的干部,他们常年生长在大城市、工作在中央部委机关,因而具有很宽的眼界和较新的知识结构,当到了偏远落后的地区时,巨大的落差,就可以使他们在瞬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这能量足可以造福一方。多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干部能走出去,走到农民中,像杨力学一样,为农民真正办点事情。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