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社会

社会
2003水患


2003水患

本刊记者 邓树林

陕西省境内渭河遭遇历史上最大的洪水

本期杂志送达读者手中之时,时届11月。按时令来说,应是进入了冬季。但对于中国人,特别是经历过今年水灾的人们,夏秋时节水患造成的灾难,仍然难以忘怀。

自然灾害重于常年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淮河抗洪第一线检查指导淮河一带抗洪救灾工作

中国今年灾害有多重?中国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认为:“今年中国自然灾害重于常年。”

6月下旬至7月初,淮河发生了超过1991年的特大洪水,沿淮的江苏、安徽、河南受灾严重,与此同时,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淮河抗洪尚未结束,8月下旬以后,渭河流域、汉江上游相继发生了洪涝灾害,陕西、湖北等地受灾严重。进入9月份以后,一些地区仍不断传来洪涝灾害的消息。直到10月中旬,当本刊要截稿时,黄河中下游仍处在防洪的紧张时节。

淮河流域历来是中国水灾多发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其后,1991年又发生大洪水。今年6月至7月,洪水来势之猛,来势之大,仅次于1954年洪水。6月20日入梅以来,33天的梅雨期淮河流域降雨603毫米,比1991年同期多3成,颖河30天降雨723毫米,比1991年多5成。梅汛期有10个集中暴雨日,与1954年7月份暴雨日数相同。其中6月29日-7月3日连续5天暴雨,降雨集中程度超过1991年。

洪水期间,淮河一共发生了三次洪峰,给沿淮地区的国家财产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据安徽省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7月31日的统计,安徽全省受灾人口2850万人,成灾人口2066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的人口达24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23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027万亩。倒塌房屋43万间。洪水给全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62亿元,其中农业损失近140亿元。

陕西省今年的水灾也特别严重。8月底9月初,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和南部秦岭山区发生大面积洪水、泥石流灾害。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出现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导致多处支流决口,洪水淹没了渭南市30万亩土地,20多万人的家园成为一片汪洋。10月,灾情还在发展。

据陕西省有关部门9月15日公布的数字,到9月14日陕西全省范围内的洪涝灾害共导致64人死亡、59人失踪。洪涝灾害使全省400万人口受灾,200多万亩农作物绝收,60多万群众被转移安置。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河南今年虽够不上重灾区,但今年秋季河南省持续阴雨天气,不少地方涝灾严重,截至10月中旬,全省秋作物受灾总面积5859万亩,成灾4653万亩,绝收2240万亩,灾害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1亿元。涝灾造成秋粮大幅减产。山东黄河口地区进入10月后,灾情也较为严重。

科学防控,团结抗洪

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部队到地方,对洪水展开了强大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抗天歌。让我们来看看受灾最为严重的安徽人民是怎样与洪水作斗争的吧。

在安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关键时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良玉副总理出现在抗洪前线,视察指导防汛工作。今年国庆十一,全国人民在欢度佳节之时,被老百姓称为平民总理的温家宝上午飞赴陕西,亲切慰问正在与洪水作斗争的三秦儿女。下午四点,这位已走过半个中国的总理,再次出现在江淮大地,给正在重家园的淮河儿女以鼓舞。 面对排山般的洪水,安徽人民沉着应对,与洪水展开了顽强的抗争。安徽省新闻办公室给记者提供的一份安徽2003年淮河防洪抗洪的总结这样高度概述了安徽人民当时与洪水搏斗的情况,全省人民“发扬1998年抗洪和今年抗非典的伟大民族精神,统一调度,团结抗洪,科学防洪,紧张有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确保了淮河大堤的安全,确保了沿淮重要城市、工矿企业的安全,确保了重要水利工程的运用安全,确保了今年淮河最大洪峰顺利安全通过安徽。” 这五个“确保”来之不易啊!

要知道,今年淮河洪水是1991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来势猛,洪水量大。安徽人民是怎样战胜这特大洪水的呢?

首先,强化领导,严明纪律。安徽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今年的防汛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在汛情最紧急的时期,包括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王金山在内的20多位省级领导先后奔赴防洪第一线,组织指挥抗洪抢险。针对淮河严峻的汛情,7月4日,省防汛指挥部宣布淮河进入紧急防汛期,对淮河防汛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省政府明确规定了抗洪救灾的“八条纪律”。对那些敢于以身试法之徒,决不姑息。(据记者了解,安徽在抗洪期间,一共依法处理了7名防汛不力的官员。)

二是科学调度,精心指挥。6月29日入梅以来,省防汛指挥部通过科学分析,得出安徽淮河段在7月1日左右将形成洪峰的判断。立即要求蚌埠闸40孔闸门全部提出水面,加快淮河下泄速度,降低淮河水位,为战胜洪水打下了基础。又如,先进的水雨情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的使用,使洪水预报时间提前了24小时至72小时,大大延长了预警时间,为防汛赢得了时间。防汛专家做到了对洪水心中有数,从而分析、决策有依据,科学调度有信心,能够自始至终牵着洪水跑, 走在洪水的前面。

第三,全民动员,全力以赴。面对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地区各党委、政府紧急行动,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全省抗洪最紧张时刻,上堤的民工达178万人,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官兵共出动近19万人次。

7月22日,淮河第三次洪峰终于低下了头。淮河防汛抗洪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温家宝总理对淮河抗洪调度给以高度评价:“这次淮河防汛救灾与1991年比,给予我的印象是八个字:‘科学防控,紧张有序’。”

救灾工作在紧张进行

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固定医疗站的医生正在为患病的受灾群众看病。

11 月,中国北方已进入冬季。因而记者想起了中国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10月8日在一次有中外记者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的话。她面对在场的中外记者坦言:灾区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多的,主要是三个问题:一个是灾区灾民倒房的重建问题;一个是今冬明春灾民的吃粮问题;再一个是今年冬天灾民的御寒衣被问题。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民政部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抓紧开展倒房的重建工作,中央已经下拨了8个多亿的资金,帮助灾民修复倒塌损坏的房屋。我们要求这8个多亿的资金10月下旬落实到户,并且我们将派人跟踪督查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要保证这部分资金专款专用,用到灾民的恢复重建上,并且要尽快地组织落实,保证灾民在入冬以前,至少能有一间暖房住,安全过冬。 这位经常深入灾区了解灾情的女副部长还说:“我们要抓紧做好冬令期间灾民的生活救济工作,主要是灾民生活困难情况的排查,登记造册,摸清情况,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和财政部协商,尽快把冬令款拨下去,保证今冬明春灾民吃粮不成问题。我们还要深入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工作,今年10月份我们将组织一次以捐棉衣棉被为内容的工作,准备大量的衣被,帮助大量灾民解决御寒问题。”

有些灾区的群众,每逢洪水来临,都要搬家。古语说,搬一次家穷一次。频频搬家,使得本来因洪水带来的贫穷,更加贫穷。今年,一些地方总结了经验,采取了更为有效的办法,尽量减轻灾民的负担。如受灾严重的安徽,从洪水退后到2004年汛期来临前,原来居住在安徽省沿淮行洪区和河滩上的30万人,将陆续迁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重建新家,成为安徽省行蓄洪区总体移民方案中的首批移民。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受因洪水而频繁搬家之苦,尽快安居乐业。

除中央政府下拨给受灾地区用于救灾的专款外,各级地方政府也拿出配套资金来解决灾民的倒房恢复重建等生活问题。

水旱灾害仍是中国的心腹之患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专家钱正英在她主编的《中国水利》一书中写道:洪水泛滥是人类遭受的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这种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书中还指出了洪水的成因。书中认为:洪水成为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地区如果荒无人烟,虽然洪水经常泛滥,也不能成为灾害,只有在人类大量繁衍和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洪水泛滥才成为灾害。影响洪水灾害主要的社会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盲目开发利用。根据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洪水灾害的频繁和严重程度与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一致。人口增长,农业发展,扩大耕地,修筑堤防,围湖造田,与水争地,洪水的排泄出路和滞蓄场所不断受到限制,自然蓄泄能力日趋减少和萎缩;进一步发展到山区土地的大量开垦利用,山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居民点、城市、交通道路的形成等,都不断改变着地表状态,使洪水的产生和汇流条件不断产生变化,从而加重了洪水的危害。

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指出了当今中国为什么频频发生洪水的原因。也为我们指出了治水的方向。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果把它简单化了的话,其实就是一部洪水不断发生和祖祖辈辈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八万六千座水库,都是人类与洪水斗争的历史。建国后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着效益。但其后有一段时间,水利建设受到忽视、削弱,甚至没人提起,导致水利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陈旧,工程老化,以致一些水利工程险象环生。后来,几次大洪水给我们上课,水利建设才又被重视起来。历史证明,能使中国江河安澜者,能使百姓安乐业者,则能治国平天下。

淮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有人说,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据记者多年采访报道水利所知,此言有它一定的道理,但不全然,因为长江、黄河也是不好治理的,或者说更难治理的),有它的道理。因为淮河自黄河夺淮后,淮河没有了自己的出海口,加之下游河床比上游还要高些,洪水一来,流速缓慢。今年的洪水再次得到证明。大家知道,就在淮河洪水到来之前,淮河的出海口刚刚修好,然而,还是不够畅通,何也?除了下游的河床高于中游外,淮河的支流过于发达,洪水过于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991年大水过后,淮河安澜了12年,今年淮河再一次现出了它桀骜不驯的本性,再一次向人类发威。在人类智慧的科学调控下,通过千军万马的严防死守,凶猛的洪水听从人类的调遣,乖乖地东去,滔滔淮河才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这平静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因此,我们要好好地反思今年全国的洪涝灾害。淮河洪水再一次警告我们:淮河不安,安徽难安;淮河不根治,安徽无宁日。(其实长江、黄河更是,长江、黄河不安宁,国无宁日)。

今年淮河流域的洪灾,再一次暴露出我们在防洪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严重不足。

原因出在哪里?出于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淮河的洪涝灾害一直是安徽的心腹之患。防洪体系不完善,抗灾能力不强,特别是行蓄洪区标准低且运用频繁。100多万居住在洼地的群众一遇大水就要舍家搬迁,家园被淹,居无定所,给行蓄洪区运用带来了极大困难,这是当前治淮必须正视而且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上游山丘区洪水还未能全面有效控制,淮河中游扩大排洪通道工程还有许多尚未实施,特别是洪泽湖高水位的顶托,造成洪水在中游不畅盘桓不走;加上淮河干流的主要堤防和重要城市圈堤防存在着许多险工段,防洪标准严重不足,主要支流防洪标准普遍不足二十年一遇,有的河道甚至连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都达不到,因此大水年份还需要千军万马上堤防守。洪涝已成为沿淮地区影响最深、影响最广的灾害。   现在淮河的防洪工程建设再一次得到加强。据中国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近日公布治淮时间表,确定治淮三大任务,预计到2007年底初步建成与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这三大任务分别是:抓紧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用3年时间解决120万行蓄洪区及淮河滩区群众安置问题;完成1991年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到2007年底全面发挥其防洪减灾效益;5年内基本完成淮河干流蚌埠以上行蓄洪区的调整与改造任务,完善淮河流域整体防洪除涝体系。

上述三大任务按计划完成后,淮河干流中下游的防洪标准将达到百年一遇。同时,在启用低标准行蓄洪区时,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撤退转移群众的情况。

中国是一个多水旱灾害的国家,防洪抗旱的任务都极其繁重。且不说中国的七大江河防洪防汛任务艰巨,就是那些中小河流有时也会对局部地区造成大灾难,今年的陕西渭河水患,就是明显的一例。随着城镇化的提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口的增多,防洪抗旱的任务只会加重。根除水患,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斗下,毕其功于一役是万万做不到的。

(本文的采写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安徽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