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
你现在位置: 首页 > 十六大专题报道 > 风采 >



风 采

元元:关注百姓 关注生活
谭铁牛:勤力耕耘
大步长驱,一个党员民营企业家的路

在奉献中升华

帕米尔之子--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登云
把心交给病人--记武警总医院眼科主任吴海洋

一位扶贫老人的世纪情缘

共产党员要争当最优秀的


在奉献中升华

坐落在四川绵阳涪江之畔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被誉为我国“两弹的摇篮”,也是造就科学家的一片热土。

1970年,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朱祖良,经过两年多军垦农场的锻炼,怀着满腔报国之情,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国防尖端科研工作。自幼在江南水乡农村长大的朱祖良在这里一扎就是30多年,先后获得了多项国防科技重大成果,1989年获得核工业部劳模称号,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48岁的朱祖良被破格提拔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最年轻的副院长,1999年起担任院长。最近,他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走上领导岗位后的朱祖良经常告诫自己:“群众是通过干部、通过党员来认识党的。只要领导记住了群众的小事,群众就不会忘记你的大事。”

朱祖良对职工的健康十分上心,制定保护措施、发放劳保、组织体检、定期安排疗养,他样样操心。这几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陆续盖了许多住房,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朱祖良一遍遍地嘱咐分管领导:“我们当领导的要睁大眼睛给职工谋利益。要把房建好,不能搞豆腐渣,职工们攒点钱不容易。”

30多年来,朱祖良忘我地为国防科研事业奋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许多重要的决策、课题都是由他拍板,并全程参与的。然而,在报成果时,他却坚决地把自己的名字划掉,他说:“工作靠大家,我朱祖良没有三头六臂。”每到年底发奖金时,他只拿他分内的,凡是下属单位、合作单位送的一律不收。

对年轻科技人员,朱祖良总是鼓励他们:“人没有成就感不行。”近年来,院里制定了一系列开发科技人员潜能的政策,给年轻人提高学历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朱祖良还亲自联系、推荐了好几名科研骨干读博士。现任三所所长龙新平,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分来时,不安心,想走。朱祖良认定他是棵好苗子,就给他压课题,帮助他考硕士,推荐他读博士。拿到博士学位的龙新平,谢绝了许多单位的高薪,义无返顾地回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他说:“这里是干事业的地方。”

近几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大力推进了组织结构、人才结构和学科专业的调整,按照军品、民品、技保后勤、市政等分类,不同类别和岗位,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分配制度。在职工们的理解和支持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呈现出勃勃生机。2001年,全院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奖96项,专利8项。民用产品形成了精细化工、环保、辐射加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年产值5.8亿元,经营收入5.5亿元,利润5000万元,创汇400万美元。

-+-+-+-+-+-+-+-+-+-+-+-+-+-+-+-+-+-+-+-+-+-+-+-+-+-+-+-+-+-+-+-+-+-+-+-+-+-+-+-+-+--+-+-+
返回页首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