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
返回
 




社会保障部报告:"非典"对就业影响大于经济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最近完成的研究报告认为:"非典"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时间可能会延续更长。 非典疫情对就业总量、结构、群体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影响,有些已经表现出来,有些要在以后才能够显露。总体判断是,"非典"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时间可能会延续更长。近期影响主要表现为减少就业存量,中长期影响涉及到就业的存量和增量。

研究报告分析认为:从总体上说,"非典"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客观上,今年前4个月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并处于宏观经济较稳定的时期,受"非典"直接影响较大的几个行业占GDP的比重相对较小,中国生产组织和技术结构也没有遭到破坏。

从就业情况来看,受"非典"影响大的一些行业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比重较大。近期看,受影响企业因为经济活动的下降或停止,直接的反应是裁减用人,从而影响了就业存量。在"非典"爆发期间,裁减的主要对象是临时工。研究人员预计,如果"非典"影响时间延长,企业裁减的对象可能会波及到正式职工。从中长期看,即使"非典"能很快被控制,其对就业的影响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非典"对就业的影响时间会长一些,不仅影响就业存量,还会影响就业增量。

课题组专家认为:从行业看,服务业当期就业岗位损失较大,对制造业就业影响可能滞后一段时间出现。
专家们认为,虽然目前"非典"尚未对制造业产生明显的冲击,但当前对外经济合作的不利局面,可能造成未来制造业增长的减速,从而影响就业岗位的增长。同时,制造业企业防范"非典"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对企业经营成本、盈利水平和投资能力也有一定影响;由于疫病流行尚未根除,外商推迟或取消了商务活动,在建外资项目进度放慢,利用国际金融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谈判及项目评估活动停顿,出口企业订单减少或延迟,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受到限制等等。据商务部统计,4月利用外资合同金额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下降33个和37个百分点,4月下旬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减少5%。

研究报告认为:从就业群体看,农民工受到影响最大;其次是下岗失业人员,表现为再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和城市贫困的增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人民网




地址:北京百万庄路24号,100037
电话:(101)68996346 68326086
网址: 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news@chinatoday.com.cn
今日中国杂志社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