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著名的《沁园春·雪》中描绘的北国浩瀚无垠、美丽无边的景象,随着宋法棠省长对黑龙江动情的介绍又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何止这些,巍峨连绵的大小兴安岭、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绿茵千里的草原以及神秘的大界湖、兴凯湖,独具特色的五大连池、风景如画的镜泊湖……随着省长的介绍和我们实地采访的深入,一扫我们对老工业基地灰蒙蒙的印象和对“北大荒”荒无人烟的感觉。
黑龙江省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其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达3000多公里,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有丰富的土地、森林、矿产、水、旅游以及野生动物与土产山珍等资源。那肥沃的黑土地源源不断地向人类奉献了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北大荒”曾经是一片荒芜的地区,多少有志青年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人与自然搏斗、相融的赞歌。如今,“北大荒”早已变成了“北大仓”,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农场。
41.9%的森林覆盖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形成的丰富水力资源,以石油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古朴、原始、神奇的旅游资源无不表明:黑龙江省是一个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北方大省。早在建国初期,黑龙江就已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在重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上,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由于这场春风是从南海边的“小渔村”——深圳开始的。20年中,黑龙江人虽一步紧跟一步,却依然慢了半拍。
但是中国有老话说得好,即“风水轮流转”。正当长江以南的人头痛于因快速发展严重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及大片工业污染带来河水变质、江水断流的恶果时,黑龙江却因为开发较晚,碧水蓝天、原始森林成为人们返归自然的理想天堂,那些没有被污染的绿色食品也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美味佳肴。更有喜讯从中央的各大媒体传至四方:2000年1—9月,黑龙江省实现工业利税436.4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这是22年来黑龙江工业发展取得的最好成绩。
宋法棠于2000年1月任黑龙江省省长,短短的10个月,他的足迹遍布黑龙江省所有市、地以及各重点单位。不仅为工业企业的改革发展深入调查,也为考察旅游资源跋山涉水,即使是在北京设绿色食品配送中心和展览室这样的小事,他还在参加十五届五中全会会议间隙亲自踏点,考察配送中心的周边环境。
黑龙江人民也许不知道这件具体事,但他们知道类似的许多事,如城市治理的力度,越来越旺的人气儿等等就像流动的空气里一条看不见的线,在干部与群众之间,因这关心与奉献而使他们血脉相连。笔者来到黑龙江时,曾留心找百姓交谈,他们对本届领导班子与宋省长的肯定与赞美在随后的采访对象那里再次得到了证实。“真抓、实干、颇有远见,找对了突破口,平易、质朴”,所有这些对于他的评价变成了敬佩与响应,全省上下形成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1999年,黑龙江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7.5%,2000年1—9月增长8.4%%。宋省长说,依据2000年初制定的目标,黑龙江省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首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色、绿色农业有较大的发展。黑龙江省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加快建设绿色食品大省、强省的目标,正逐步得到实施。黑龙江不仅年产600亿斤的粮食,大豆的出口量也占全国大豆出口量的三分之二。畜牧业的发展更不容忽视,由于生态保护好,粮食多,草质好,牛奶质量高,世界著名的雀巢公司,国内著名的乳制品生产厂家如光明乳业、伊利集团等在黑龙江都建有生产基地。
其次,工业经济增速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用高新技术改造石化、机械、食品三大传统产业,加快了开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机械制造业的步伐,力争使黑龙江省早日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装备工业基地。对于储量日渐减少的石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也正积极推进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合作,加快“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石化产业带)建设。根据丰富的野生动物和土产特产资源,黑龙江提出了北药开发的概念,并培育壮大一批有特色特效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中药西制产品。在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发展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抓好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一批重要的老国有企业如哈飞(哈尔滨飞机制造)、哈药(哈药集团)等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对于黑龙江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黑龙江省将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开辟多元化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积极有效地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南联北开”(联合长江以南的地区开发长江以北的地区)有了较大进展。
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为黑龙江省的对外开放起着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部分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重大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如燃料乙醇项目、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尼尔基水库的建设、哈飞集团引进日本微型车项目、哈尔滨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以及哈尔滨城区集中的供热项目、哈尔滨医药行业技术改造项目等等。在这些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背后,开拓进取、讲文明、讲信誉、树理想、树新风成为黑龙江人民新的精神需求。
很多人可能知道黑龙江重工业发达,却不知道哈药正呵护您的健康,更不知道丰富珍贵的中药材已成为一个支柱产业;你可能知道大庆每年奉献出5000万吨石油,却不知道黑龙江能生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纳米超微粉新材料和多种深加工产品、先进的机器人、直升飞机;你可能知道黑龙江是个内陆省份,却不知道那绵延了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的21个通商口岸;你可能向往过俄罗斯的异国风情游,却忽略了黑土地、大森林深情的诱惑;你可能在温暖的南方想像那纷飞的大雪,却忘记了应该立即去买一张机票,飞赴黑龙江参加规模浩大的“第十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你不仅可以在由松花江南岸著名的斯大林公园和江心沙滩组成的10万平方米的冰雪大世界里看到并亲自参与神奇瑰丽的冰雕雪塑,还可以参加彻夜狂欢巡游,更可以融入大自然,让你的身体和思绪一齐在雪山上滑翔……
宋法棠殚精竭虑,苦苦思索的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并生活得更好。我们想《沁园春·雪》中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诗句也并不是本文的最佳结束语,因为所有见过他的人、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太像我们周围普普通通的一员,像一个我们可以亲近的老朋友。但是,他智慧的光芒和无私的奉献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当黑龙江真正腾飞的时候,3800万黑龙江人民将会给予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