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21日晚。福建龙岩。世界客属第十六次恳亲大会闭幕式上。印尼客属社团代表、美国著名侨领熊德龙先生郑重接过恳亲大会会旗后,以他那特具感染力的声音说:“欢迎世界各地客家乡亲代表们2002年到雅加达来!”

“我是客家人”

——记美国著名侨领熊德龙

本刊记者 李富根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支民系,客家人从西晋末由中原南迁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又逐渐播迁海内外的漫长岁月中,世代传承“勇于开拓、艰苦创业”,“尊老敬贤、爱国爱乡”,特别是“亲如一家、团结一致”的精神,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这一点从熊德龙先生的身上不难发现。

 身为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主席、美国中国留学生基金会主席的熊德龙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侨界领袖,他一直热心侨务工作,沟通侨情,以增进友谊;同时关注和支持中国内地的经济建设,积极投资,尤其是在捐款兴办桥梁、道路、医院、学校和居民福利房等公益事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熊德龙先生的仁心善举,受到了他的“家乡”广东梅州市以及云南、贵州、吉林、黑龙江等省人民的广泛称颂。

 熊德龙先生还是美国第二大华文报纸《国际日报》的董事长。《国际日报》创办于1981年,原为台湾人经营。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成就,1996年,熊德龙先生出资3000多万美元,收购了该报的产权。《国际日报》除了每天推出“世界综合新闻”、“北美社区”、“文艺娱乐”、“中国大陆”、“今日台湾”、“香港澳门”、“国际周刊”等七块50多个版外,还开辟了“今日云南”、“今日长春”、“今日青岛”、“今日黑龙江”、“贵州风貌”、“看吉林”、“潮汕乡情”以及山东、重庆等专版。

 要在熊德龙先生的外形上找到中国人、客家人的特征,根本就是徒劳的。他拥有的是荷兰和印尼的血统。熊德龙先生一出生即被遗弃,在幼儿园度过了凄惨的11个月后,是善良的梅州籍华侨熊如淡和黄凤娇夫妇收养了他,视若己出。受益于养父养母的养育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的客家人精神的陶冶,熊德龙先生茁壮成长,并事业有成。

 最初,熊德龙先生内心激荡的是报恩之情,他在“家乡”梅州建起一座贤母桥,为当地医院认捐了一座凤庚楼;继而涌起的是对养父母祖籍地的热爱,他投资参与了嘉庆大学的创办;很快,他对客家民系和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情结,在梅州之外他捐资了许多项目。在熊德龙先生的回忆中,20多年前,他在澳门花了一港币通过望远镜遥看大陆时,镜头里的景象让他心痛;第一次踏上珠海拱北,看到养父母的祖国还比较贫穷落后时,他不禁伤心流泪;而今,在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穿梭往来,耳闻目睹改革开放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一次次真实地感到欢欣鼓舞。

 世界客属第十六次恳亲大会期间,记者随处可以看到熊德龙先生活跃的身影,笑意始终写在他的脸上。11月19日下午的主席团会议开始之前,熊德龙先生一出现,旋即被众多客属乡亲围住,握手、寒暄、合影,使整个会场洋溢着的家庭聚会式的亲情更加浓厚。2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熊德龙先生紧随台湾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先生和香港的曾宪梓先生之后发言,他那纯正的客家话和富有鼓动性的讲话内容,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喝彩,一次又一次地回响在万人云集的龙岩新落成的体育中心,显示了极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他还兴致勃勃地唱起自己填词的客家山歌:“龙岩亲属恳亲会,世界乡亲来相聚,客家精神加科技,早日统一迎世纪。”下午,熊德龙又出现在“乡情报告会”上,众多的客属乡亲和媒体裁话筒、镜头、录音机再一次包围了他……

 这都是记者看得见的。据恳亲大会新闻组的张玉柱先生介绍,为了支持闽西开好这次恳亲大会,熊德龙先生一年时间五赴龙岩,做了大量工作。

 世界客属第十六次恳亲大会是历届恳亲大会规模最大的一次,不仅如此,以龙岩为代表的闽西是海内外八千万客家人的祖籍地,2000年又是中国龙年,龙在中华民族传统里象征着吉祥与腾飞,世纪之交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选择龙年在龙岩举办,意味深长。熊德龙先生对此早有预见,这也是他为什么积极促成并大力支持恳亲大会在龙岩举办的原因。1996年11月,在新加坡举办的恳亲大会上,台湾、马来西亚、美国、泰国和龙岩、陕西等地的客属团体都提出了申办的要求,展开了激烈竞争,一度相持不下。熊德龙先生说:“有人认为闽西是个欠发达地区,接待条件有限。但我认为闽西的优势更多,一方面,闽西是客家人日思夜想的祖籍地,号召力不小;另一方面,正因为闽西欠发达,大家集中到那里开会,可以对祖籍地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有所帮助。恳亲与发展双赢,何乐不为呢?”

 2000年春节,回广东梅州“老家”过年的熊德龙先生特地赶到闽西,为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出谋划策。元宵节那天,熊德龙先生前往连城县观赏客家传统民俗“走古事”、“游大龙”,他还与“游大龙”的群众一起奋力举起“中华第一龙”的龙头。3月,为了让闽西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了解闽西,熊德龙先生决定在《国际日报》上开辟“闽西专版”,他亲赴龙岩,与《闽西日报》商议合办“闽西专版”事宜。6月,《国际日报》如期推出了“闽西专版”。与参加1994年梅州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一样,熊德龙先生在此次大会期间又捐出巨款。

 被认为有着“百分之百客家心”的熊德龙先生最后说:“团结就是力量,客家民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团结奋斗史。在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以及全世界华侨中,亲上加亲,携手共进,谋求更大的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他继续用他那特具感染力的声音说:“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再过一个月就是新世纪了,21世纪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客家人的这种团结,带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