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范一鸣的《西藏系列》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油画创作空前活跃,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形式在中国都已出现,这是一个潮流盛行、随波逐流的时代,中国的油画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建立或寻找自己的艺术个性,是摆在每一个当代中国油画家面前的严峻课题。很多人都在努力地解答这道难题,范一鸣也曾为此苦苦地追寻过,从内容形式到技法材料都作过多方面的尝试,他苦恼过,迷惘过,甚至在这种刻意地执着心理驱使下,几乎迷失了方向。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藏区,深深地被这块神奇的土地所吸引。高原神圣、雄阔、苍凉的自然环境,藏民强健、粗犷、雕塑般的体魄,赤诚、热烈、淳朴的宗教信仰,坚韧、顽强、豪放的个性,都给他以强烈的震撼,唤醒了他的艺术直觉,激发了他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他的心中豁然开朗,刻意追求的个性、风格在这里已显得不重要了,真实的感受也就极自然地流露出来。自此,他不再被潮流所左右,几乎每年都要去西藏,平静、安详、精心地进行着他的每一件作品,逐步地净化自己的绘画语言,力求完美。《朝圣的路上》、《风停了》、《卓玛》、《夫妻》、《远雷》、《仰》等一系列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去塑造真实的人性和人情,呈现高原生命的艰难与苦涩,展示在那片热土上最平常也是最倔强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个油画家,范一鸣无疑是对欧洲的写实主义传统进行过悉心地研究,尤其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的热爱给他的绘画创作带来了许多艺术灵感,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画家在一种“凝视”的状态下,以一种貌似冷漠实则深邃而坦诚的目光,捕捉、透视对象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画中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号,亦没有嬉笑怒骂的刻薄,只有沉重而犀利的笔触。画家的表述的方式是直率而深刻的,没有任何矫饰、扭捏与哗众取宠。范一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是一个现代人对原始生命力所具有的那种既敬畏又崇拜;既渴望又疑惧的复杂心理。正是这种心理折射,使得画面变得扑朔迷离、神秘多姿。他的创作也在这种感悟中日臻完善,在造型的严谨、准确,个性的凝练、冷峻,器物、形体的质感表现等方面,都显示出他在高超技术下的古典形态和现代观念的追求,他正一步步地形成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风格。

范一鸣:1967年生于福建。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