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处在中国幅员辽阔的西部边疆,自古以来,道路交通始终成为西藏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屏障和制约因素。几千年来,人类挑战生存极限,以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理想,靠徒步、靠骡马,靠骆驼,在雪域高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文明。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有的已载入史册,有的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留存至今……
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西部大开发”里程碑标志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现已全面通车。青藏铁路对西藏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及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青藏铁路”与西藏文化保护的思考
文/丹增伦珠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处在中国幅员辽阔的西部边疆,自古以来,道路交通始
终成为西藏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屏障和制约因素。几千年来,人类挑战生存极限,以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理想,靠徒步、靠骡马,靠骆驼,在雪域高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文明。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有的已载入史册,有的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留存至今……
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西部大开发”里程碑标志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现已全面通车。青藏铁路对西藏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及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历史上开拓了“吐蕃古道”,见证了中原各族人民与青藏高原吐蕃各民族文化、经济交流的“欢好不绝”。据历史学家研究,在唐朝吐蕃交流的200多年中,
吐蕃之间往来有历史纪录的就达190次,由唐朝使往吐蕃的有60余次,吐蕃使往唐朝的120余次,吐蕃赞普迎娶文成与金成两公主,便成为汉藏民族关系的历史佳话。
吐蕃时期,对于外来文化先人们采取了自信开放、勤学、善学的态度。史书评价说:“吐蕃之性,彪悍果决,敏情持锐,善学不回。”许多吐蕃人到长安入国学读书,学习历算、医学。在吐蕃文化和思想历史上曾经有过由长安回归的学生在拉萨举行盛大的内地“历书”的大变“汇报会”,更有藏传佛教思想史上在桑耶寺的“顿渐之争”的文化思想交流的盛举。历史的实施启示于我们,只有开放、善于学习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才有可能使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深叶茂。
当代,西藏文化在传承优秀文化和保持藏民族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西藏文化摆脱了历史上“政教合一”制度的禁锢,本民族文化普惠于全体藏族人民,而不再是经院和少数人所独有。
在法律上无论是《宪法》还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都从制度上保证了西藏传统文化的法律地位。西藏人民在文化上不仅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
发展本民族语言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因特网。而且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寺庙开展正常的宗教生活。不仅藏文《大藏经》得到藏族文化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理、校勘,而且民族习俗得到充分尊重。今天,
全国更分布着大大小小50多个藏学研究机构,有上千人从事着专业的藏族文化领域的研究交流工作。民间文学“格萨尔”和藏族各种工艺得到弘扬,
越来越为世人所青睐和熟悉。
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适应必然带来变迁。西藏文化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正是由于历史上藏族先民和贤哲们不断调适,学习,丰富的结果。如果没有藏族文化的不断适应和丰富,承继民族优秀文化与精神财富,上千年的西藏文化就会走向衰亡。
现代文明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影响,已经深入到西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藏族人民充分分享着现代世界文明与文化的滋润与成果,西藏人民有权利选择和享受现代文明和文化的丰富营养,那些希望西藏文化成为“博物馆”式的永久不变的看法,不仅是不可行的,也是不符合文化本身发展规律的。
从世界铁路修建历史来看,铁路不是文化的破坏者。“青藏铁路”的通车,为西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渠道。青藏铁路带给当地文化更多的是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规模的扩大。在当代西藏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过程中,
青藏铁路不是西藏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但是可以预见,青藏铁路会在规模和深度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青藏铁路的开通会为西藏带来滚滚人流,这是市场经济繁荣的要求和标志,也是西藏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必须。市场经济和竞争虽然会带来“短痛”,但“适者生存”是任何一个民族进步与经济发展是不可背离的法则。
今天,拉萨不仅是象征着传统宗教的“圣地”,更代表了变迁着的现代西藏。国内游客分享着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西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也逐步为世人所关注。西藏文化是什么?西藏文化意味着什么?西藏文化对他人和自我的影响是什么?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追求藏传佛教的思想;有人欣赏藏族人的生活方式,感动于他们的淳朴与善良;有人赞叹藏族文化中蕴含着的美学思想与独特工艺;有人渴望在西藏体会自然对人内心的冲击,感受心灵深处的安宁,感受那份离太阳更近的照耀。越来越多的藏族文化标志符号逐渐为人们熟悉和接受,藏族的歌舞,藏餐,九眼石、唐卡、金刚杵、唐卡、布达拉宫、香巴拉、藏香、藏药等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但这些并非西藏的全部,如今的西藏在不断地适应现代文明的挑战与机遇,快速地发生着变迁。
普通的西藏人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和感受,除了佛教圣地五台山和南海普陀等宗教圣地外,也有作为政治和教育的中心的北京,经济发达的上海、生活安逸的成都、听不太懂话,但是充满诱惑的广州、香港都市……。他们通过对汉、回、纳西等各地各族人民,以及与来自世界各地游客认知外界与外来文化,而让他们关注更多的还是子女求学的内地大小城市,以及众多与他们在生意上往来频繁的南方城镇。
从某种意义而言,青藏铁路不仅会改变外部世界对西藏的神秘印象,也会敞开西藏人民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视野。人民会发现西藏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也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而牟取最大的利益;也会操着熟练或不熟练的汉语和英语与您交流。人们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保留您心中的西藏,客观地面对日头下同样生活着的人们。他们虽然在文化上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但是他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是一样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西藏文化,在新世纪,通过“青藏铁路”迎来“欢好不绝”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