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隔离记

 

编者按:2009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流感病毒疫情,并在全球许多地区蔓延开来。目前,这一疫情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曾平是我社拉美分社副社长,429日搭乘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从墨西哥返回国内。由于同机乘客在香港发病,52日一早,他与14名在北京的乘客一起被送到地坛医院进行隔离观察,隔离时间为7天。他在被隔离的日子里,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地坛医院的护士医生们如何奋战在第一线?他在中国网开设专栏,告诉大家他所经历的这段特殊的隔离生活。

52日,第一天

北京地坛医院隔离亲历:体温36.4摄氏度

52日凌晨4点多,我被楼下急促的铃声吵醒。看看手机,上面有几个陌生的电话,因刚从墨西哥回来,正在倒时差,因此没听到。但我明白,一定是北京疾控防疫部门的,因为我搭乘的是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我急忙回拨过去,果然,是朝阳区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此刻,他们正开车来我家,这是意料中的事。

我不知道离患者有多远

昨晚看了电视,香港卫生部门确认,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为25岁男性墨西哥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立即宣布,将香港的传染病警戒级别由“严重”提升至最高的“紧急”。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随后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说,该患者430日下午搭乘东方航空公司MU505航班经上海抵达香港,入住湾仔维景酒店。430日晚该患者出现咳嗽、喉咙痛、乏力等症状,当天20时许自行到香港律敦治医院求诊,并初步测试为甲型H1N1流感阳性。

5120时特区政府卫生署与香港大学确诊该患者为香港首例甲型H1N1流感个案。目前患者及其亲密接触过的3位人士被隔离在香港玛嘉烈医院,目前患者及被隔离者情况稳定。

同时,中国卫生部接到香港卫生署通报,1例来自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已确诊。卫生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控措施。

据了解,该患者429日从墨西哥乘AM098航班出发,430日晨6时飞抵上海,1120分转乘MU505航班飞往香港。该病例途经上海时,卫生检疫未发现异常。

我和这位患者搭乘同一航班,因没有公布他的座位,也不知道自己离他有多远。

430日起,上海等地卫生部门即对该航班所有乘客进行追踪,并已对绝大多数乘客实行了医学观察。卫生部已要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对AM098航班上的所有乘客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卫生部还要求有关方面尽快查清该航班上已前往其他省份的乘客,通知相关省份核查并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卫生部要求各地加强疫情监测,各级医疗机构严密关注发热病人,及时处置。同时,卫生部已派出督导组分别前往相关省份,指导当地加强防控措施。

为了确保同航班所有乘客能够及时得到医学观察,卫生部特别呼吁,乘坐过以上航班的乘客或知情者,请尽快联系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清晨隔离前我在河边呼吸新鲜空气

昨天下午,已有西城区疾控中心打来电话,询问有无异样的感觉。所以,我对深夜来电一点不感到意外。

我告诉他们,救护车不要进小区,以免惊动更多的人,看到警灯闪闪,穿白衣的人进进出出,还不不知发生多大的事。他们答应了。10分钟后,他们打来电话,说已在楼下。

晨曦中,两个戴口罩穿白衣的人已在楼门口。简单交谈几句。我让他们到小区外的桥上等,我收拾一下就去。或者我直接开车到地坛医院,他们说还是坐救护车去吧。

我叫醒了家人,告知一下。然后提着小箱子来到小区外。两辆车已在等候,几个穿白衣的人围了上来。问了姓名,确认后说救护车一会就来。一位女护士过来登记,再次确认地址和家庭成员的名字,电话。

此时天已透亮。空气清新,一片春意。河边已有人在吊嗓子、晨跑,而我却要去隔离。

救护车迟迟未来,已有半个小时了。此时,花房有人向我们这里张望。我让那两个白大褂医务人员坐进车里,自己沿河边走走,不时伸出手来,做打拳状,不知的人准以为在晨练。

直到五点半那辆救护才闪着警灯犹犹豫豫地开来。五点半开车,到了三元桥,不是直接去地坛医院,而是盘桥上下,向机场方向疾驰而去。五点四十八分,救护车从苇沟出口出来,穿过机场高速,来到国门大饭店后面,看到牌子,才知地坛医院已经搬到这里。

医院高度戒严 穿上大号病号服体温:36.4摄氏度

地坛医院进入戒严状态。救护车直接开往病房楼口,我进入感染二科,10号病房。

这是一个单间,一张床,柜子、冰箱。一个卫生间,可以洗澡。还有一台可以移动的电视,只是不能上网。

我接受了一些常规检查:量体温,36.4摄氏度。医院送来了病号服,试试太小,他们又送来一套新的,大号。试试还行。从小到大,还很少住院,特别是这种正规的医院。

接吴社长电话,他已经知道国内一些情况:墨西哥航班已经取消,等着中国政府派专机来接。

外文局领导提议在中国网开专栏,新世界出书,因为都是第一手资料。这里没有网络,中国网送来了上网卡。有了网络,一下就变得有许多事来做。

年轻的医护人员来来往往,都是女孩子,尽管捂得很严,但态度很好,登记、送饭、测体温,服务很周到。有时,走廊会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洒向不远处的杨树林浓郁的绿荫里,使人感到一阵轻松。

那天同机的人都先后来到这里,不由会心一笑,此时相逢,绝对难得。

晚些时候,据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通报:北京市有关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对与确诊的香港首例患者同机的17名进京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集中医学观察。目前,17人未出现发热症状。记者今天上午从北京地坛医院了解到,今天凌晨,该医院接收的14名医学观察者,其中包括中国人9名、墨西哥人5名,都已经收治完毕。

据了解,此前地坛医院于427日收治的从加州飞来的空乘人员1名和430日收治的纽约飞来的2岁小儿,目前已经排除甲型H1N1流感。而此时,网上、电视上几乎全是这类消息。

虽被隔离,并不影响我看世界 (曾平图文)

我的就诊卡(曾平图文)

病房内的广而告之(曾平图文)

北京地坛医院进入戒严状态。救护车直接开往病房楼口,我进入感染二科,10号病房。

这是一个单间,一张床,柜子、冰箱。一个卫生间,可以洗澡。还有一台可以移动的电视,只是不能上网。

我接受了一些常规检查:量体温,36.4摄氏度。医院送拉了病号服,试试太小,他们又送来一套新的,大号。试试还行。从小到大,还很少住院,特别是这种正规的医院。

53日,第二天

从医院转移到宾馆

曾平与护士合影

2日晚些时候,据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通报:北京市有关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对与确诊香港首例患者同机的17名进京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集中医学观察。目前,17人未出现发热症状。

绝对是个好消息

受此影响,医护人员悄悄告诉我们,你们大概很快就要转移到前面宾馆去住了。说着,她指指不远处绿茵深处的国门路大饭店。

真的,简直不能相信,刚来不到一天,就可以住宾馆了?这消息不亚于比住五星级宾馆还要高兴。

这证明,我们这些人一切正常,北京的疫情相对稳定。

其实,我们高兴源于下午在地坛医院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中国卫生监督的车辆停在楼下(摄影曾平)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430日,抵达上海的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上的一位乘客由上海飞抵香港,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确诊者同机的乘客分别前往广东、浙江等地。其中与这名患者有关的17名乘客,由上海抵达北京,属于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目前,17人中的15人正在北京地坛医院接受医学观察。另外两名密切接触者经北京市疾控中心与河北省和江苏省疾控部门沟通联系,分别在当地被追访到,已有效隔离

成军说,52日凌晨3点至8点,14名需要接受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全部入院,11点,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入院,地坛医院共接收了15名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的人员。

他们当中有5人是外国人,10人是中国人,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还有孩子

隔离区的保安换班(摄影 曾平)

成军介绍,15名接触者将在地坛医院隔离7天,接受全方位的观察和检测。由于15人没有与家人直接接触,所以家人、朋友暂时无需到医院隔离,在家里就地隔离即可。

成军介绍,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5人入院前,北京卫生部门专业人员均已经采取措施对他们采集了相关样本,以便对甲型H1N1病毒进行检测。

“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他们体温正常,没有任何不良症状,状况良好”,成军说,快速检测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出来后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媒体,但就目前情况来说,他们还没有出现不良症状。

尽管他们状况平稳,但依然需要接受7天的隔离观察。成军解释说,由于快速检测结果有时也会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可能,不完全可靠,“因此,7天隔离是必须的”。

中午了,他们还没吃饭。(摄影 曾平)

改变 从医院到宾馆

匆匆扒了几口饭,还是米饭、青菜、豆腐和一点肉,没有一点胃口。

急忙收拾衣物,其实很简单,三下五除二,塞到箱子里。

此时我们似乎能在走廊里活动了,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已不再管我们。

几辆救护车已经在楼下集结,前面的国门路大饭店就在咫尺,隔着一条马路,但还是要坐车。

但对我们来说,无疑如同将跨越银河。

卫生检疫人员到位(摄影 曾平)

年轻的护士在招呼大家收拾衣物(摄影 曾平)

忙了整整一天,护士们也累了,坐在一起小憩。看着她们那一张张疲惫的脸,我真有些感动。

“你们怕吗?”我问她们,刚说出来我就后悔,自己不是已从她们的工作中看出来了吗。

“不怕。”一个女孩子摇摇头。别看她们年轻,有几个人已经参加过当年抗击非典的工作。

如同副院长成军所说,地坛医院相对2003年有了巨大进步。医院不仅刚刚搬了新址,盖了大楼,在继续教育这方面,也抓得很紧,不管专业或非专业的医护人员,均进行了培训。在后勤物资储备上,诸如防治流感的达菲,以及抗生素、中成药等均准备充足。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来说,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对任何传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有信心打好这场战役。

尽管很近,但转移我们的救护车辆已经集结。(摄影 曾平)

下午六点多,我们分乘几辆救护车,来到200米外的国门路大饭店。

我们集中在一个楼里,每人一个标准间,设施齐全。我住在6444房间.医务人员给大家量了体温,依然正常。晚上八点,每个房间都接到电话,问要不要到餐厅吃宵夜。尽管大家都没去,但已深深感到,这里已不是医院。

警戒线内,不时有领导前来检查工作。(摄影 曾平)

清晨喜鹊叫声中醒来

这个夜晚睡得真好。

清晨是在喜鹊的叫声中醒来,一抹阳光已经透过窗帘。

上午量体温36.4,一切正常。上午和远在墨西哥城的老吴通电话,告诉他今晚9时中国政府的包机将从广州起飞前往墨西哥城接他们回国,五号中午回到上海。知他一切还好,也知道新天公司的朋友们也好,才放下心来。

MSN上和在合肥隔离的程文君聊天,她和我同机回到上海,后来父母接她回合肥,她一切也很好。

看资料、写稿件。

午餐被告知可以到一楼去吃,大家高兴极了,总算可以在走廊里走走了,鱼贯而出,一直走到一楼,午餐真丰富,宾馆就是宾馆。

54日,第三天

中国专机终于可以起程了

搬运物资

好象又来了新“客人”

每天上午例行的测体温

因为要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采访,所以起了个大早。

看到CCTV报道的两则消息,喜忧参半。

54日凌晨337分,我国政府援助墨西哥的第二批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运,预计将于北京时间当晚1754分抵达墨西哥。

据商务部援外司负责人介绍,该批物资包括口罩、眼罩、手套、消毒用品和体温检测仪等,共约6300箱、475立方米、70吨,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承运。

此前,中国政府429日宣布,为了帮助墨西哥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决定向墨西哥提供500万美元人道主义紧急援助,其中100万美元现汇援助,400万美元物资援助。100万美元现汇已于429日汇往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转交墨方。

中国政府援助墨西哥的第一批物资已于当地时间51日凌晨030分抵达墨西哥。首批物资主要包括口罩、手套、隔离服、消毒用品和红外测温计等,共计约4500箱、440立方米、80吨。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外长埃斯皮诺萨以及多位政府高官与中国驻墨大使殷恒民等使馆主要外交官出席交接仪式。卡尔德龙总统代表墨政府和人民感谢中国政府向墨提供紧急援助。

看到电视画面上那架飞机尾翼上盛开的木棉花,看到那一件件巨大的货柜缓缓装入机舱,再次被感动了。回想不久前在墨西哥城的日子里,我只有一个薄薄的口罩,戴着它到处跑着工作,街面上口罩等防护用品早已脱销,无奈只好买些绷带剪开,不时地换上一块,就连乘坐AM098航班时,在漫长的旅途中,也只换了一块。所以,这些平时不起眼的防护用品,此时却是生命的一条防线。

对墨西哥人民来说,这些防护用品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这条消息也让我感受到中国对墨西哥的真挚情谊。

下边这条消息,却让我高兴不起来。

原计划3日晚赴墨西哥接回中国旅客的包机没能如期执行。据南航有关人士透露,该航班是否还将执行、具体执行日期等都将听候上级指令才能确定。

接国务院紧急通知,南航2日周密部署,调遣包机,原计划于3日晚21时从广州起飞接回目前滞留在墨西哥的120余名中国公民。318时,南航赴墨西哥包机机组接到上级通知,3日取消赴墨西哥飞行计划。

南航有关人士介绍说,为了此次特殊的包机任务,南航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精挑细选包机机组,选择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多次执行过包机任务的飞行人员,第三轮筛选侧重考虑心理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最后确定了“黄金搭配”的人员名单。

最后确定的4名飞行人员原计划乘坐3日CZ327航班至美国洛杉矶,与南航在洛杉矶的另外4名飞行员、2名安全员和12名乘务员会合,共同执行洛杉矶-墨西哥城-蒂华纳-上海浦东航班的飞行任务,接回滞留墨西哥的120余名中国公民。

南航有关人士表示,南航为墨西哥包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特别是疫情防控方面,一旦接到上级命令,将立即执行包机任务。

我一下想到的是老吴。几天前,我们在墨西哥城机场分手的时候,我和程文君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他说过几天北京见。他原定51日晚上乘飞机回国。由于30日抵沪的墨西哥航班上发现流感患者,中国政府取消了原有航班,改由中国政府派专机接运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旅客。昨天我们还通过电话,还说5号他就可以到上海了,但得接受7天的隔离。

在地球那边,老吴笑了,连说应该应该。

没想到这一延期,不知道何时。

心旷神怡

720分接受中央台采访,主要谈了隔离人员近几天的生活,消除人们的紧张心理,给社会一个说明。因时间有限,原想最后说的几句话无法再说。简述如下吧:

感谢几天来全体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热情服务。

向关心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和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在这里向仍在墨西哥工作、生活的中国人,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的全体同志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向仍坚持工作的今日中国拉美分社吴永恒社长和外籍雇员佳碧、劳埃致意,祝他们健康、平安。

并祝墨西哥人民好运。

上午,看了另一则消息,才明白中国政府包机为何延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四日强调,中国隔离墨西哥来华航班乘客,并非针对墨西哥公民,也没有歧视性,纯粹是卫生检疫问题。

52日,墨西哥外长表示,中方将没有感染病毒的墨公民进行隔离是歧视做法,缺乏科学根据,墨方难以接受。墨外交部提醒墨公民在中方纠正有关歧视和不公正措施之前,不要去中国旅行。

对此,马朝旭表示,中方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他介绍说,430日,一名乘AM098直航航班来华的墨西哥公民,在香港被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维护民众健康和卫生安全,中方对该航班旅客采取了必要的医学隔离和观察措施。

马朝旭强调,有关措施并非针对墨西哥公民,没有歧视性。这一问题是纯粹的卫生检疫问题。中方理解墨方对其在华公民权益的关切,希望墨方从共同应对疫情的大局出发,对中方采取的必要措施给予充分理解,客观、冷静处理这一问题。

马朝旭指出,中墨是友好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同墨西哥的友好合作关系。中方愿继续同墨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作为AM098航班的乘客,不仅仅是墨西哥人,100多位从墨西哥回来的中国人,也受到隔离,我们知道,这是为了大局,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应对疫情,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就在写完这篇短文的时候,得到一个好消息:中国和墨西哥已经决定互派专机,接回各自的公民。一天来笼罩在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去。

希望老吴和滞留墨西哥的中国公民早日回家。

今天,医护人员送来了水果,也送来鲜花,整个走廊花香四溢。

(稿件来源:中国网)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