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繁华的商业中心徐家汇,蕴藏深厚海派文化历史的衡山路上,坐落着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自创办的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1952年9月18日,宋庆龄女士用她获得的“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今天的保健院从建院初期的简单规模,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
上世纪50年代,产前产后大出血、妊高症、难产等发生率高,保健院创建了门诊孕妇就诊“一贯制”,将门诊孕妇分组,由专人管理,提高孕期保健质量。上世纪60年代初,保健院在全国首创“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并在门诊孕妇中推行,让孕妇接受孕期保健知识的同时,在家中得到自我监护。1976年,保健院开设孕妇学校,由专人指导孕妇和家属孕期保健、家庭自我监护方法等知识。1982年,在中国最早提出并推广“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帮助新妈妈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经过多年实践,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探索的这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宣传模式与健康教育方法,在上海市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全国“爱婴医院”的典范。
20世纪90年代末,保健院实施分娩助产服务模式转变,全面推行孕产妇就诊“一贯制”医疗服务模式。即孕妇从孕期定期检查到产前待产、产时分娩到产后休养,均由一组医生负责诊治。减少了医疗不安全因素的潜在发生,更有利于孕妇在心理上和医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和牢固的信任感,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自然分娩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保健院引入国外导乐分娩服务理念,尝试开展护理人员“一对一”陪伴产妇分娩的服务方式。
为了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病区的护理工作都由护士承担,孕产妇和病员们得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整体护理。妇科病区还试点实施“护理进病房”的“整体化”护理新模式。护理人员把办公桌搬到病人身边,把责任田扎根病房,从入院到出院,一间病房内所有病人的生理、心理护理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都由责任护士承担。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近年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迎接了上海市近1/10的新生儿的出生,门急诊量逐年上升,近年达到近80万,新生儿年分娩数更是超过1万。
依靠科学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破除条条框框,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宋庆龄在创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之时,就殷切期望医务工作者能在妇幼保健领域坚持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医疗技术,造福广大的妇女儿童。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事业的继承者们牢记宋庆龄的教诲,在妇幼保健的芳草地上辛勤耕耘,积累了大量经验,很多工作居国内领先地位。2005年至今,孕产妇死亡为零,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控制在98%以上。
保健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独立新生儿科,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从建院初期开始,完成了近30万新生儿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其独创的自由调节的棉制式“鸟巢式体位棒”,率先开展的外周静脉中央静脉置管术,均走在同行的前列。2005年医院成功救治了一例29周的四胞胎,出生体重1000-1100克左右,随访至3岁,四胞胎生长发育正常良好。2008年成功抢救了一位有严重合并症的58岁孕妇。
在妇科领域,保健院依据疾病特征,开设各种特色专科门诊,充分发挥专科优势,分类诊治各种妇科疑难杂症。在妇科肿瘤领域,除了手术治疗,做好化疗药物的最佳选择,开展了妇科肿瘤的介入疗法,并开展非破坏性手术的研究,研究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探索建立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新模式,提高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03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宫颈疾病中心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每月接待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患者约5000余例,已成为沪上名符其实的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为宫颈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保健院计划生育工作在上海及全国享誉盛名,一直享有较高的临床和科研地位,拥有着实力较高的科研与教学团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承担着上海市乃至全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亿万育龄妇女的健康送去了福音,获得多项国家级的科研奖项,成为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模范。
2008年6月,保健院根据患者的需要,开设“不孕症会诊中心”,开诊半年来已接诊8000人次,受孕73人次。通过整合已有的妇科、男性科、内分泌等学科力量和技术优势,汇集妇科、内分泌、内窥镜、放射、超声、生殖生理等方面的专家,不仅提高了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也推动了妇科各亚学科的发展。
保健院承担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级、上海市级等几十项课题,大量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先后有1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大奖。
多年来,保健院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中儿童基金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医学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澳大利亚蒙纳西生殖医学中心、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等建立了密切关系,每年都邀请国外医学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出国学习、深造。
怀仁爱之心,倾全部之力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始终把宋庆龄“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嘱托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在全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等检查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全国妇幼卫生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省部级荣誉,多个文明班组、集体和个人获得等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
保健院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会议”,严肃整治“红包”、“回扣”和“商业贿赂”,严格按标准收费,严把药品进货渠道,降低成本,确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在住院部的每一层和门诊、急诊等处都设置了电脑查帐处,实现了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门诊病人即查即清,以随时接受病人的查询和监督。
保健院为病人和孕产妇开展“经典音乐进医院”活动,邀请专业音乐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让职工、孕产妇和病人身心都获得了快乐。一位老病人出院时说:“你们亲切得就像我的女儿,不,你们的照顾比女儿还要周到细致。”
近年来,保健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新的项目,创新服务模式。计划生育指导所开办“青春关爱俱乐部”,以青春期少女为对象,针对其生理心理困惑,提供免费指导和帮助,让她们了解健康性知识,疏导心理压力。一位中学生在接受帮助后说:“每个花季少女都应及时了解这些,学会保护和约束自己,避免悲剧发生。”
“秋之韵”女子俱乐部为40-60岁的女性提供更年期健康保健;孕前指导学校,则针对婚后、孕前期夫妇推出新型家庭保健服务,通过一系列个体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调整身心,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迎接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医院还与东方电视台联合举办“妈咪厨房”,提供婴幼儿营养指导。
保健院还设有两条热线咨询电话,12小时妇幼保健热线和24小时生殖健康热线。24小热线是上海市第一条人工接听的健康热线,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并于2009年元旦并入上海市的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两条热线创办以来,为上海市以及全国的群众提供了一条获取正确的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知识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病房在服务上提出医患和谐互动,提供人性化服务。每当有人入院登记时,就悄悄记下了她的生日。在生日当天,为她送上生日贺卡,端上一碗香喷喷的生日面,呈上最真诚的特色祝福。
一位特殊的宫颈癌患者,一家过着低保生活,经济情况十分困难。医院为她制定了最为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病区还自发捐款捐物,解决其生活困难。一位打工妹分娩晕倒街头,好心人将她送到宋庆龄创办的“国妇婴”,医院不仅全免医药费,还及时帮她联系家人,母子平安出院时,感激涕零,跪倒在院领导面前。
在病人出院后病房还进行定期随访。对于特殊患者或曾经病情危重的病人,主管医生定期上门家访,追踪病情发展。妇科病房还为肿瘤病人定期举行首次肿瘤患者联谊会,邀请老肿瘤病人回院聚会,愉快地交流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一位刚接受晚期卵巢术后不久的病人激动地说:“了解到这么多人抵抗疾病的战斗经历,我更有信心了。”
大多数准父母都是第一次迎接新宝宝的年轻人,初来产科门诊前,常常不知该如何就诊。门诊部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就诊温馨提示和发送宣教手册的方式,宣传就医信息。同时,加大导医的力量,请医务人员到孕妇身边去轻声交流、解答疑问。
专家门诊变坐诊等候为主动迎接,从“一队式”挂专家号的服务方式推出专家门诊网上实名制挂号,病人无须再彻夜排队领取专家门诊号,此法为解决病人看专家难、打击黄牛倒票问题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门诊药房将西药房、中药房和自费药房合并,推出“一窗式”服务,大大减少了病人排队次数,少拿、漏拿药的概率。
“怀仁爱之心,倾全部之力,始终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努力遵照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国福利会成立70年发来贺信的重要指导思想,用“博爱”守护好母婴健康,以更大的热情、更无私的爱关注每一位病人,赢得宋庆龄事业的良好声誉。
1992年,保健院被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批命名为国家级“爱婴医院”;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十家“全国模范爱婴医院”之一;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6年10月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