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企如何应对危机

 

临近春节,张文斌看到一则报道:由于订单增加,昆山的几家大型台资企业纷纷招工,人数多达2万人!张文斌是南昌大学工程技术系今年的毕业生。“这实在令人振奋,去年以来听到的多是不景气的消息,找工作也是四处碰壁。”春节刚过,张文斌就来到昆山“碰运气”。事实上,昆山台企大规模招工的消息不只吸引了张文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突然大增的订单,是不是经济回暖的信号?

昆山隶属江苏省,是位于上海周边的一个县级市。从1990年开设第一家台资企业至今,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3400多家,投资总额320亿美元,注册台资150亿美元,占大陆利用台资总量的九分之一,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和两岸经贸交流的热点地区。在昆山,长期生活的台商、台眷有6万多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家台资企业。

近年来,在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对祖国大陆城市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一直保持较高名次,2008年更是位居第二。

台资成为昆山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台企的一举一动都攸关昆山经济发展。去年以来,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逐步扩及实体经济,以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昆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台资企业如何应对危机?面临着怎样的冲击和出路?政府在支持和帮助台企发展方面有何作为?

昆山城市广场.tif

最赚钱的一年

这两家公司在这一波金融风暴中算是比较幸运的,2008年我们利润大概增长了100%,营业额增长了近一倍。今年元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利润比去年还要高。2008年大概是我们集团有史以来是最赚钱的一年。”62岁的杨登辉谈到公司的经营现状时显得有几分兴奋,“如果每年都能像2008年这样,就谢天谢地了。”

相比昆山其他在金融风暴中收缩业务的电子企业,杨登辉公司的生意显得异常火爆。以至于在昆山市政府招待当地台商的元宵晚宴上,他对公司生产状况的汇报还引发了一些台商的质疑,但他说,“没办法,这是事实。”

20年前,杨登辉初来昆山,经营的是纺织企业,他投资500万美元成立了第一家企业“昆大纺织”,他笑称自己是“第一批投资昆山的台商”,也是“第一个带家眷来昆山的台商”。来昆山后不久,太太林梦月也追随而至。

在他的印象里,当时昆山刚刚改县立市,厂子周围都还是一片片农田,所谓的开发区也只有一条路。由于通讯条件落后,跟上海联系进货格外麻烦:电话机是手摇的,打电话要先摇到昆山电信局,然后层层转接,转接到上海有时候要两三个钟头,转到国外就更难了。

在当地政府和台商们的共同努力下,昆山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改善,成了大陆投资的理想之地,是大陆台商发展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1996年,考虑到纺纱业的前景,同时又经由朋友介绍,杨登辉开始涉足IT产业。他先后投资了“镒生电线塑料(昆山)有限公司”、“镒胜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主要做计算机连接线、电源线、机壳等。十多年来,两家公司一直成长壮大,有些产品比如电脑连接线,已经占到全世界销量的四成,利润可观。他的纺织厂如今也还在经营,只不过都交给了夫人打理,经营不差,年年盈余。

除了经营好自己的企业,杨登辉还扮演了一个“招商者”的角色。他说最近还要接待一些想来这边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台湾企业家,给他们做一些推介和分享。

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杨登辉的公司“11月初稍微震荡了一下”,12月又加大了产量,四处招工。对于这种状况,他起初还抱有疑虑,觉得是不是有些不正常,随后1月、2月的订单纷至沓来,他才打消疑虑,舒了口气。

杨登辉觉得2008年之所以能逆势上扬,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公司一直以来对研发的重视。重视研发使得公司产品种类齐全,并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我们每年花很多钱在研发上,生产的新产品合乎客户的胃口。虽然有的老产品(需求量)萎缩,但正好有新产品成长了”,他提到最近生产的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新产品,做了一些表面化的特别处理,使其看上去像镜子一样,显得特别亮。

另外还有一些尚未公布的新产品,也已经申请了专利,随时准备批量生产了,3月份公布以后应该也会拉动部分市场。

此外,他也非常重视管理上的创新,“成本抓得特别紧”。在他的观念里,一个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不创新就无法立足市场。

尽管生产状况理想,杨登辉对眼前的金融风暴仍然抱着谨慎的态度,“很多人说两三个季度以后就会好转,我看风暴真正要过去,大概得两三年。”

093zt1-1.tif

昆山台企逆势求发展

被访者:镒生电线塑料(昆山)有限公司、镒胜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杨登辉

镒生电线塑胶(昆山)有限公司是台湾在昆山投资的独资企业,以生产、加工、销售电线、插头线、及电器用塑胶零件为主,投资额为2,810万美金,注册资本1,200万美金,产品以外销为主。

镒胜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电线、电源线组、讯号线、延长线、插座的公司,坐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阳中路。

文/本刊记者 张 娟 张 曼

昆山城市广场。

谁也看不到底

2009年春节,廖中本和员工们一起过了个特别悠闲的假期,往年最多8天的春节假期延长到了25天。

“往年是加班加点到最后一刻才走,几乎总是赶到春节前最后一天才匆匆回台,最晚正月初五就回来开工了,而2009年放春假之前,大家已经很悠闲了,厂里现在还没开工。”他苦笑道。

元宵节过后,廖中本才从台湾返回昆山。时至2月中旬,永尚机械还只有零零星星的少量订单,相比去年同期,订单量下降了五成左右。偌大的厂区空空荡荡,只有几个台干在一间办公室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由于加班费的减少,厂里的工人也从原先的380人陆续减少到现在的320人。

廖中本说,对于永尚这样完全被动接受国外订单的中型代工企业来说,这场风暴根本看不到底。除非代工的那些知名品牌客户愿意在全球市场降价促销,增加产量,否则订单数量还会这么持续低迷下去。

8年前在昆山建厂投产的永尚机械,是专门代工生产欧美知名品牌健身器材的中型企业。决定在大陆设厂的2001年,廖中本和同僚们考察了很多地方,起初准备落户广东,后来在发现了昆山这块“宝地”,他们感觉“这边政府的官员亲切而有涵养,经营成本很透明”,土地和运输成本也较低,于是工厂最后建在了昆山周市镇。

完善的产业链,使得永尚在昆山的发展一度比较顺利。它的发展也给昆山带来了一批制造企业。

“这条路从路口到前面两个路口都是我们带来的(企业),都是传统的制造业,生产塑胶、五金、坐垫靠背的都有。”廖中本指着门口的青阳北路上的企业说。

尽管订单状况令廖中本和同僚们深感担忧,但并不影响他们对工厂发展前景的信心。在订单减少的这段时间,他们看准降价的时机花了比原来低20%的价格,又订购了一台激光切割机;趁着闲下来的功夫强化工厂管理,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过去体系不完整或者不合适的地方,现在逐条订正过来”,机器也进行一些除旧保养;同时继续降低开销,“座套本来旧了要换,现在也先继续用着”,廖中本指着办公室的转椅说。

在职工宿舍附近,看到一名女工,廖中本熟悉地叫出了她的名字,笑着和她寒暄了两句,这是厂里的工人张九香。来自湖南常德的张九香,在这个厂里工作4年了,尽管工厂还没开工,她还是过完春节就回来了。这里的住宿和工作环境让她觉得很满意,以前每月加上加班费,工资能拿到1000多。谈及金融危机和日益减少的加班费,她想都没想,笑着说,“我们有信心,金融危机只是暂时的,把今年挺过去就好了。”

相比之下,廖中本并没有张九香那样的乐观心态,“下周先部分开工吧,有多少订单先做多少。”廖中本说。

务实才能走出危机

2009年春节蒋玉兰没回台湾,因为所有台干都回去过年,公司得有人留下来。“我有两三年没回台湾了,算起来在昆山已经生活十几年,回去有时反倒有些不适应了。”蒋玉兰把家安在了昆山,两个孩子都在昆山读书。她自称是“新昆山人”。

蒋玉兰2001年来到昆山,财经专业毕业的她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把偌大的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蒋玉兰笑称女人打理公司容易让老板放心,一是没男人那么大的野心,还有就是职业女性还兼具很多职责,比较“守份”,会一心一意地把厂子管好。

“往年开工的时候是工人流动最频繁的时候,但今年你去看,大家都很稳定,因为跳槽都跳不动。”谈起金融风暴的影响,蒋玉兰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表现。

2008年底,公司来自欧美的订单下滑,好在公司的前端即盘片为计划性生产,基本不受订单影响,所以企业感觉到的冲击不是那么巨烈。

“其实可能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由于受产业景气的影响,从两三年前开始,光碟产品的市场需求就已经开始下滑,别的企业面对冲击一下子很难承受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承受了两三年。”蒋玉兰说,面对金融风暴的冲击,昆山的台企各自有招数,沪铼光电选择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针对外销市场的变化,我们全力扩大内销,通过内销的增长弥补外销的不足。现在我们的产品内销达到1500万元,增长了30%左右。”在蒋玉兰看来,相比企业熟悉的欧美市场,国内市场的特点是,消费能力很好,但消费等级不高,要在研究和适应这个市场下些功夫。

另外,一直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研发升级,也成为公司抵御冲击的一个“法宝”。由于有新产品的导入,今年1月,公司订单达6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目前,企业的生产线正常开工,但蒋玉兰不敢掉以轻心,“过去一下子能接几个月的订单,现在只能是看很短时间。在这个特殊时期,公司在控制成本方面下功夫:公司没有裁员计划,只是有员工自行辞职后,没再补新员工进来,实行人员的自然缩减。另外将开工不足项目的员工,投入到新部门中去;增加自己制造零配件的能力,可以维修的就不再购置。”

“我们1月份报表出来了,虽然亏损,但费用支出节省了300万元人民币。”不过,与很多企业一样,蒋玉兰面临的最大困扰是,无论怎样控制成本,都敌不过市场价格下降的速度,利润越来越薄。

尽管很难,但信心很重要。“我们大家有一个判断,能够走出这波金融危机的企业,绝对都是很务实的企业。”蒋玉兰说。

廖中本切图.tif
z1-31.tif

被访者:永尚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廖中本

永尚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健身器材的中型企业,位于昆山市青阳北路,为欧美品牌健身器材提供代工服务,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市场。2001年在昆山设厂,至今已有8年。

被访者:台湾铼德集团昆山沪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玉兰

铼德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台湾第一家光碟厂,制造出台湾第一片CD、DVD及OLED,目前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光碟制造厂及光电暨光通讯领域的领导厂商。2001年集团在昆山设立沪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大陆有关台商投资的政策

1、1978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打开了紧闭的大门;

2、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主张;

3、1979年5月8日,外贸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的暂行规定》;

4、1980年6月,商业部颁发《购买台湾产品的补充规定》,对进口台湾产品免征关税,对台商购买大陆货品优先供应;

5、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给予台商在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等方面一系列优惠,允许30%产品内销;

6、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

7、1989年3月国务院公布给予台商优惠的新措施,承认台资在沿海地区的土地开发经营权,以及公司股票、债券、不动产之购买权;

8、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大陆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高潮;

9、1993年9月25日,外经贸部与海关总署又联合发布《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管理办法》;

10、1994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11、1999年,国务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较为详实、具体地保护了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合法权益;

12、2000年12月,为应对两岸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外经贸部颁布《对台湾地区贸易管理办法》。

稳健经营求转机

去昆达采访的当天,记者看到,厂区大门口聚集着很多人,有来应聘的年轻人,也有前来送货取货的配套企业员工,排成一列在厂门口依次填写着访客单。

走进K4办公楼,办公间座无虚席,身着浅蓝色工装的昆达员工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偶尔碰到形色匆匆的办公文员擦身而过。同样身着工装的李敬平微笑着快步走到记者跟前,几句寒暄过后,采访迅速进入了正题。

在李敬平的回忆里,昆达电脑在昆山开始投资运营的2002年,昆山“出口加工区”尚未成型,放眼望去,四周根本没有厂房,只是一篇江南农田景象,“小桥流水人家,很难想象一个工业区就这样起来了”。如今昆达所有的配套企业,都在方圆50公里之内,一个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在这里业已形成,这个过程仅仅用了7年。

这7年中,昆达的产值从当初的300万美金,增长到现在的15亿美元;从投产时员工600多人,到最多时达到12000人;当年买的11万平米的地块,也拓展到了70万平米。

李敬平把这一切归功于公司一直以来信守的“稳健经营”理念,“有人觉得昆达发展太慢了,人家扩充一下子盖了五个厂,昆达只盖了一个厂,对我们来说,盖一个厂就要用好一个厂。”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昆达的投资在稳健中扩大,在重视现金流和成本控管的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力度,几年下来,投资也已经累积超过10个亿了。

2008年初金融风暴的影响还未显现之前,李敬平和昆达的管理团队就提前意识到了危机的到来。由于产品中七成都是远销欧美,触角比较广,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他们的警觉,“2008年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内部调整,年初的时候就对内部的人力和费用开始评估控管。我们看出下半年可能会有危机。虽然全年业绩发展迟滞,往下掉了2成左右,可是因为及早准备,总体结果就还好,在我们控制之中”。

李敬平提到的人力控管,落实到具体措施中指的就是抱着不裁员的原则,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缩减生产中的人力成本,同时鼓励员工休假,甚至是事假,休假期间给予一定的薪水。

费用控管则细致到每一个灯泡,每一个垃圾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以前每个人一个垃圾桶,现在三个人一个,垃圾袋一天可以省七个,涓滴成流啊。以前晚上都开一排灯,现在如果看到一个人开一排灯,抓到就记过罚钱,这样电费就可以节省不少了,光电灯一个月下来就可以省两三万。”

他的观念是,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果不能开源那就节流”。去年全年公司的可控费用从前一年的1800万降到了1000万,接近一半。

控管的同时,公司仍然在稳步扩充实力。2008年12月,昆达以低价收购了美国生产GPS产品的同类企业麦哲仑(MAGELLAN)公司,与现有的销售网络互为补充;上周又公告投资台湾的本土企业富华,生产机壳和服务器外壳;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之前,24层的产品研发大楼也将在K4办公楼旁边的空地上拔地而起。

“这就是一个洗牌的效应,很多做塑胶、模具的厂都倒了,因为他们的投资比例太大,杠杆操作太大,看问题又太乐观。”谈到目前金融风暴对企业的冲击,李敬平说,“对我们来说,底子厚,现金够,资金的流动比例控制得很好。在稳健经营的情况下,危机就是个转机。”

z1-2.tif

被访者: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敬平

昆达电脑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出口加工区,于2002年3月投产运营,注册资金2990万美元,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经营pc服务器、笔记本、PDA、主板等电脑硬件,掌握全球约百分之十的PC生产量,生产及服务据点遍布世界各国。

怎么把握才是重点

古早人台湾小吃”是块让台湾人一看就甚感亲切的家乡招牌,虽然不大,却在昆山台商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简先生笑盈盈地介绍道,在闽南语里,“古早”就是古时候、传统的意思,“古早人台湾小吃”是说店里卖的都是传统的台湾美食。这家店是简太太的表哥邱垂福9年前创办的,当时他对大陆经济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想用最小的投资和风险来打造最符合市场的餐饮业,最终如愿以偿,在昆山的台资店面最为集中的黄河北路开了这家小吃店。这几年,黄河北路上台湾人开的小店遍地开花,小吃店也多了不少。很多店因经营不善或是竞争压力关张,“古早人”始终安静地立在这角街一隅。

如今邱垂福已经渐渐淡出了店面的经营,把它交给了简正明夫妇打理。店子的生意一直平平淡淡,稳中有赚。只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小吃店平稳的生意出现了一些下滑。简正明说,这大概是来自金融风暴的影响。

简正明喜欢茶道,几乎天天都守在小吃店的一隅,一边看管店面,一边品茶交友。“我天天坐在这里看,来来往往的人我一般都有印象。”他低头想了想,说,“有一些熟面孔不见了,这些人可能公司给调派到其他地方去了,可能被裁员了,也可能是尚未开工还在家休息的。一些以前常来光顾的客人春节假期之后也很少露面了。”

除了一些主顾的流失,从去年年初开始,简正明还发现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

“以前一个客人来叫一桌菜,现在是4、5个客人来才叫一桌菜;以前他们都喜欢去吃外面的大餐厅,现在呢,公司节约了,跑来吃我们这个小餐厅,还要开发票,互相分配,你的单位能报多少,我的能报多少;另外这条街上喝酒应酬的人不见了,吃完饭就走了,以前吃完都还要去唱唱歌,现在很少听到KTV传出来的声音。”

简正明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意识到经济已经不那么景气了,尽管太太和表哥邱垂福那时都不这么认为。这个判断在此后得到了证实,小吃店的生意果真出现了下滑迹象。

好在店面不大,在当地人当中也树立了一定的口碑,生意尚能维持。简太太说,即便生意有些下滑,他们也没有急于促销,怕招徕太多顾客影响到菜品和服务的质量,她还是希望坚持“口口相传”的方式,平淡地做好小吃店的生意。

其实,更让她担心的是房租的上涨,夫妇俩来昆山的四五年中,店面的房租已经涨了一倍不止,“再涨的话没办法,吃不消,没法做,可能要换地方了。”

兼做茶叶生意的简正明有一些固定的台商主顾,他发现不少主顾也受到了金融风暴的影响,

“在这边不管台商、外资还是本地企业,现在都在养精蓄锐,都在做调整,有很多企业的老板以前买茶都是送礼,现在来我这里买茶都是自己喝的,以前大鱼大肉应酬不完,我跟他们说,现在能静下来喝点好茶,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啊,当然有压力,但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的压力,你只要存活下来,未来就能掌握一切。”

对于正在经历的金融风暴,简正明有自己的看法,“经济不好也是机会啊,危机就是转机,怎么把握住才是真正的重点。没有去深度了解,没有去身体力行,机会也是跟你是无关的。”

z1-51.tif

被访者:古早人台湾小吃餐厅经营者简正明夫妇

“古早人台湾小吃”餐厅位于昆山市黄河北路,2001年开业至今,提供台湾特色的小吃,在昆山台商和当地人当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z1-61.tif

为台企打造过冬牧场

昆山市政府最近做出决定:由地方政府拨出人民币2000万元提交供电局,作为企业预缴电费保证金,未来昆山台商无须预缴电费。这项举措得受到了台商的欢迎。

“这在平时,也许不会是什么大事,但现在货款回收都很慢,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预缴电费会使企业的资金储备更显捉襟见肘。”沪铼光电总经理蒋玉兰说,在听取台商的意见后,政府做出了这项决定。“这帮了台商的大忙。这里的政府从来都是真正替台商解决实际问题。”蒋玉兰告诉记者,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政府的举措更让台商感到温暖和安全,“有一种抱团取暖、共存共荣的感觉。”

让台商杨登辉津津乐道的是去年12月29日,昆山市宣布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台商解决融资问题。他说当市委书张国华在昆山台协成立10周年庆祝会上宣布这项消息后,当时台下的台商爆出如雷的掌声。

作为第一批落户昆山的台商,杨登辉深有感触,在昆山,亲商、爱商、富商绝不是空洞的口号,“我来昆山的20年里,这里的领导换了好几任,但对台商的政策没有改变,从不对台商说‘不’,总是想‘怎么办’,像昆山市台办还有一个机构叫‘马上办’,昆山最先并没什么优势,但为什么能吸引台商来投资?政府的效率和服务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昆山市副市长黄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积极应对危机,政府的作用是加强引导,多做企业门口以外的事情。而且要密切关注企业的变化,比企业想得更多。

让昆达电脑总经理李敬平颇为感触的是,从去年9月以后,他就频繁接到昆山市不同单位的电话,公安局、环保局、规划局的都有,询问企业的经营情况如何,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一旦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给予答复。主管“出口加工区”的领导更是每周都来。

“刚才还有一个关于供电的问题答复我不满意,马上打电话开发区陆主任,约好礼拜六见面谈。”李敬平说台商和政府真正实现了双向沟通,政府的这种服务意识让他很满意,他甚至撰文在台湾的商业周刊上强烈推荐昆山。

事实上,从2007年底起,随着国家财政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政策、外贸出口政策、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上生产要素方面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昆山就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黄健介绍说。

“当时台资企业的反响就很强烈,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就着手进行调研工作,2008年下半年,又进行了应对金融风暴影响的调研”,到2008年12月份昆山出台了支持、扶持企业的六大政策。其中专门针对台资企业的28条《关于推进台资企业转型生机的若干政策》中,解决台企融资难、奖励企业科技创新、建立辅导平台、加快人才引进等均有所涉及。

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昆山政府同时还认真做好“加减法”:既要用“加法”,增加财政、资金政策等投入,为企业雪中送炭;又要用“减法”,为企业减轻审批、收费成本等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

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说:“企业好比奶牛,政府营造的环境好比牧场,昆山的目标是打造台企安然‘过冬’的金牧场。”因此,政府以“竭尽心智、竭尽所能、竭尽全力”的力度保增长促发展。

统计显示,2008年,昆山市新批台资企业177家,新增注册台资21亿美元,到账台资11亿美元;239家台资企业增资,总投资额29.6亿美元。台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市总量的67.7%;完成进出口总额460亿美元,增长22%,占全市总量的75%。

2008年,昆山倒闭企业共有37家,其中台资企业22家,大多属于中小规模或配套企业。

从相关数据不难看出,尽管金融风暴的影响仍在继续,但昆山仍是台商投资的首选地和高回报的地区之一,昆山的台资经济在逆境中平稳健康发展。

RIMG0087.JPG

春节过后,昆山的很多台资企业开始招工。

昆山经济开发区

台商投资大陆历史演变的特点

1. 投资主体规模愈来愈大;

2. 投资地区遍及祖国大陆;

3. 投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技术产业;

4. 产销活动由“三来一补”,借由大陆生产加工的单纯外销导向,转为内外销兼备或全以大陆市场为腹地的内销导向;

5. 台商由单打独斗转为产业整合和策略联盟。

z1-32.tif

光盘生产线

CFP397287741.tif

跟风谈危机感受

每次回南方,台商们都说得那么严重,平均影响30%的订单。”江永雄说,“他们都说影响大,那我也说影响大好了。”他认为,大部分北京台企的服务客户、消费群体都集中在北京。他们大多未感受到金融危机,“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在1992年皇冠来大陆设厂之前的1985年,皇冠的箱包就已经通过香港卖到大陆。那时,一个皇冠密码公文包卖500多元,“相当于当年普通公务员一两年工资”。皇冠集团在1992年就开始在大陆中山市设厂,后在北京成立“北京罗杰天地商贸有限公司”。

在2008年,北京罗杰天地经销皇冠箱包业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尤其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江永雄介绍,按计划2008年,销售应增长25%,北方地区的销售实际增长17%。广东沿海影响大一些,约7%。

在北京销售市场,2008年皇冠经历了雪灾、地震、奥运,销售均受到些影响。江永雄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奥运限行对我们的消极影响比眼下金融危机要大。”奥运期间严格的安全检查等,让诸多人取消了旅行的计划,这直接关系到箱包的销售。

2009年,皇冠拟加大力度推广女士和孩子系列箱包。在江永雄看来,女人、孩子的钱最好赚。全新系列箱包将服务于女人、孩子的日常需求,江永雄对该系列箱包将在2009年市场上获得成功充满自信。

谈及2009年的形势,江永雄认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比较好:“4月份以后,应该能看得见好转。”正是对北京销售市场充满信心,江永雄才将皇冠产品做了调整,强调女人、孩子日常需求概念。

为了帮助一些岛内和大陆的台企逐步打开大陆市场,江永雄提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将大卖场和长期会展结合。就此,他已着手向两岸部门建议采用此种营销模式,发展大陆省会城市重要商场开辟台湾商品区或时尚商品区等。在商品区,每月将按主题分别展出台湾特产、台湾小吃、台湾品牌、台湾文化等;展览过后根据调查反馈,将受到人们喜爱的产品留在商场卖。

北京台企深耕本地市场

z2-1.tif

被访者:皇冠集团董事长、北京罗杰天地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永雄

北京罗杰天地商贸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大陆北方地区推广自有品牌“CROWN”(皇冠)、“LOJEL”(罗杰)产品。

文/本刊记者 李国文

北京写字楼集中的CBD地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台商在北京的投资规模显得微乎其微。继1997年香港回归、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台商陆续进入北京市场,北京、天津等环渤海三角洲成为台商在大陆的第三大投资区域。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北京的特殊地位使各台资企业纷纷来京设立办事处、分公司。

北京的台资企业以服务业为主,其中商贸、餐饮、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业颇为突出。2008年10月的金融风暴以来,以服务业为主的北京台业受到的影响怎样?面对危机他们的经营做出怎样的调整?

不惧危机逆势扩张

去年我们开店总数比2007年增长50%。预计2009年预计增长66.3%,总数超过100家。”贺光启说。“平均9天开一家店”成了他向别人介绍公司2009年发展计划的口头禅。

在北京大望路新光天地地下一层,呷哺呷哺门前的服务员不停地给顾客排着号,生意显得异常火爆。贺光启很自信地说:“在速食行业,我们有绝对的竞争力。”

1993年,初来北京的贺光启做起金银首饰的加工、销售生意。在北京珠宝市场萧条的1996年,贺光启已开始考察中国速食市场,“那时大陆速食市场只有麦当劳和肯德基”。看到未来大陆餐饮速食市场庞大需求的他着手成立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前期技术准备、标准化管理,1999年3月1日,呷哺呷哺第一家分店开业。

刚开始几年,公司发展比较慢,“基本没有什么盈利”。而北京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加上外来食品纷纷进入北京市场,让贺光启开始思考着公司的战略目标。正是2003年的非典,让呷哺呷哺迈过一个快速发展的转折点。“大陆人之前不是很能接受一人一锅制,是非典让公司竖立起了品牌。”他说。

如果说非典给呷哺呷哺快速发展一个机遇的话,贺光启认为眼下的金融危机正是公司快速扩张的契机。2008年第四季度始,不仅很多商场来找他开店,而且物业租金也下降不少,这让贺光启作出“平均9天开一家店”的决定。而11月,英国私募基金英联投资给呷哺呷哺5000万美元的注资,让贺光启的扩张计划进展得更为顺利。截至2月17日,2009年呷哺呷哺已经开了8家店。

对于如此快速扩张,贺光启认为并不是冒险行为。他坚信金融危机对速食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坚信大陆的消费需求是庞大的。“呷哺呷哺并不是高端消费,老百姓该吃的还得吃,我们只是从别人那里争取市场份额。”贺光启表示了从速食市场蛋糕中切分一大块的信心。

要说金融危机对呷哺呷哺没有丝毫不利影响也不客观。在装修建材这块,呷哺呷哺的长期合作伙伴,一家日本进口建材商倒闭了。贺光启一时还没找到便宜的建材商作为合作伙伴,“金融危机打乱了很多国家原有的经济秩序”。

2009年第一季度,大陆北方的旱情导致食物原材料价格上涨。食材成本增高,挤占了呷哺呷哺的利润空间,这比金融危机带来的建材成本增加的影响要更坏些。

除北京、天津之外,2009年下半年,贺光启准备发展东北市场。将呷哺呷哺带进大陆一级城市,是贺光启未来三五年的规划。

z2-2.tif

被访者:北京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光启

始创于1998年的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投资、国内首创的吧台式涮锅连锁企业。

30年间,台商见证并推动了深圳的快速发展。第一家进入深圳的台商已无法考据,因为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的台商基本上绕道香港等地而来,通过空壳母公司前来投资深圳,而深圳公司登记的法人多不是本人。

目前在深圳还能找到一批1985年之前来深圳的台商。“谁来得早”成了台商们相互“攀比”的话题。20多年来,多少台商失败了,走了;多少台商成功了,在深圳扎根了,又吸引了更多的台商前来。

1986年前后,台湾制造业生存环境恶化,台币升值、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加大,企业不得不向外寻求“第二春”,改革开放后的大陆成为他们眼中的理想之地。于是台湾制造商们纷纷冒着 “与敌匪通商”罪名而被判10年以上刑罚的风险潜入大陆,让自己的企业在大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上世纪80年代的台商大多在珠三角和厦漳泉一带。”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深圳市台商协会会长黄明智说。

20多年后,仍在经营着传统制造业的台商又一次面临着类似当年的情况:人民币升值、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出口退税的降低。投资环境逐渐不利于传统制造业的生存,正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海啸冲击着它们,它们如何作出选择:转型升级?窝居过冬?关停倒闭?

CFP384898370.tif

保存元气适当转型

正月十五刚过,深圳新宝利铭板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批放假的劳工已经返回公司,第二批也回家休假,3月放假的是第三批。“每人每月发放最低保障工资。”洪嘉生说。即便是在公司上班的劳工,加班时间也大大缩减,工资待遇自然大不如前。2008年11月,公司订单明显减少,12月至今,平均减少订单量30%。

1989年7月,洪嘉生通过香港的母公司投资深圳,把工厂放在龙岗区布吉镇宝丽路,一呆就是20年。20年前,洪嘉生脚下踩着的还都是黄土地,各项条件异常辛苦。“很不方便,基础设施差,交通、用水不便。”洪嘉生回忆着,“很快就改变很大,1992年时,布吉的基础设施就已经很好了。”

公司成立之初,业务扩展比较难,主要是当时电子厂商太少了。在公司成长过程中,2003年非典也是一段艰难时间。“当年人心不稳,不仅是劳工,连客户也是如此。”洪嘉生说,“一度对企业正常生产影响很大。”

2008年的这场金融危机对洪嘉生来说,带来的消极影响是2003年所不能比的。非典只是内部管理上有点问题,而金融危机让关乎企业生死的订单大量减少。

面对订单减少,新宝利决定压缩生产规模,关掉富余的生产线,员工实行轮休制。同时,洪嘉生要求各部门制定成本节约方案,统一要求节约成本30%。“短期内无法开源,只能节流。”他说。

适度转型是洪嘉生对新宝利的新要求。他认为,应该改变宏观经济好时,大家以量取胜的习惯。而只有经济形势变坏时,才能看出哪家企业的体质更好。

新宝利计划逐步做一些有附加值的产品,洪嘉生将技术管理人员看作自己企业的命根,“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锻炼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新宝利在去年底决定在惠州设厂,现正在开工建厂,按计划年底能投入使用。对大陆有信心,比较看好大陆台商的发展前景,洪嘉生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投资决定。

地域转移,产品升级,是新宝利面临金融危机的应对举措。

深圳台企积极迎复苏

z2-3.tif

被访者:深圳新宝利铭板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嘉生

1989年,通过香港的母公司投资深圳,注册新宝利铭板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为出口产品生产五金配套制品。

深圳标志建设景观——深圳地王大厦、深发展银行等。

文/本刊记者 李国文

瞄准契机转内销

来大陆27年的陈合泰已经习惯大陆生活:“每次回到台湾我都不习惯,五六天就回来了。”陈合泰已扎根深圳,儿子在美国留学回来后,接任陆丰合泰地板加工厂总经理,成为第二代台商,继续掘金大陆市场。

1982年4月30日,陆丰县甲子镇台商接待站李站长接待了一位台湾客人。这位客人便是从台湾岛乘坐渔船到澎湖列岛、然后偷偷游到甲子港的陈合泰。多少年之后,当年接待站的李站长成了陆丰市主要领导人,而陈合泰成为深圳合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合泰在接待站朋友的帮助下,从陆丰甲子港贩卖马鲛鱼,运到台湾去卖,“每公斤2.5元买的,每公斤13元卖,利润很大”。从当时台湾当局方面看,这种行为是走私,抓到起码是10年刑罚。但是,400%的利润让30岁的陈合泰铤而走险。

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陈合泰的一生。1984年2月,他看中深圳,很快整理行李来到龙华镇做起中药材买卖——他在台湾的老本行。

陈合泰见证深圳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同时经历了中国证券业的起起伏伏,“从开始彻夜排队买股票到现在经历了无数个过山车。”

几十年里,大陆政府化解周边经济体带来数次大大小小的冲击。这让陈合泰对当前政府扩大内需搞好中国经济充满了信心:“2-8月是最困难的时期,之后4万亿投资启动内需的效果该显现了。”他判断,到10月份,欧美国家的需求会稍微回暖,那时订单会略有回升。

2008年,当人们还在谈论奥运时,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他,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中国,其全部依赖出口的合泰地板加工厂应该适度调整销售战略。于是经过调查分析,10月起合泰地板开启内需市场。

陈合泰将上海作为他打开内销的第一站,着手培训自己的业务员,逐渐进入各大经销市场、大卖场。从目前,合泰地板内外销比达到3∶7。这样,多少缓冲了完全依赖出口的影响程度。

更换新的机器,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这是陈合泰对地板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作出的调整,“产品质量升级也是转型一级的一种”。

让合泰地板上市深A股是陈合泰的毕生追求,“将产品质量做到最好是关键,再是打造大陆品牌”。

陈合泰.tif

被访者:深圳合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合泰

合泰制药厂1984年成立于龙岗区龙华镇,生产中药材,销往岛内;陆丰合泰地板加工厂,加工生产各种木地板,总公司负责销售。

对工人得有交代

家具完全依赖出口,受影响较大,订单减少四五成。”黄明智说起了立大车料的经营现状,“灯饰好一点,只减少一成。”

黄明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是台湾同宗找到了他的祖先,然后寄送录音带给他看。

1988年,黄明智借旅游机会绕道香港来考察天津、广州、上海、厦门等地投资环境,在考察多个城市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与当地政府谈成投资事宜。有一次黄明智到深圳拜访一位老朋友,这改变了他事业的轨迹。从此,黄明智在深圳龙华镇安营扎寨。

那是1992年,黄明智刚来深圳。“厂区还没有自来水,自备发电机,香港买一台日本旧的发电机;没有空调,只供生产用;没有煤气,冬天洗冷水澡。”他说,“那时日子虽苦,但到处欣欣向荣的样子,还像学校一样做早操。”在深圳,基层政府基本上不找企业麻烦,“没有闲杂人等找你麻烦,你干你的”。

谈及金融危机,黄明智认为政府出台拉动内需措施都很好,但是许多制造业立时出口转内销还存在很大困难。内销,需要有健全的销售体系。而那些企业的销售渠道基本为零,所以不是短期内能行得通的。他说:“转型需要时间,升级需要技术和资金。我们和别的公司合作开发环保耐用室外灯。但这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的。”

如今台湾高科技产业该进来的都进来,还剩下那么一两成,会有所保留。黄明智说,“升级自然就碰到技术缺乏问题,而能自己搞科研的企业并不多。”

针对目前一些台商关掉工厂回台湾的情形,黄明智认为,很多台商年纪大了,没有一二十年前的那种打拼劲头了,又没有第二代接班。碰到形势严峻,企业实在支撑不下去,自然就关停了。“也好留点养老钱回台湾养老。”黄明智说,“这无可厚非,但得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工人有个交代。”

对于这部分人,黄明智说,他们十几年前在台湾就是由于企业无法生存才跑到大陆来投资,如今抱着“留一点钱养老”的心态也可以理解。

黄明智认为,大部分企业没有伤到元气,都可以生存下来。对于这部分企业,他给出了10条建议来应对金融危机对台商制造业的冲击:

健全财务制度,确保充足的流动资金,考虑卖掉一些不动产,盘活资金;拓宽融资渠道,贷款度过难关;缩小生产规模,使产需平衡;谨慎裁员,免得士气衰落;适度轮流休假,合理的假期制度,延长假期吸引员工;引导劳资双方和谐,修补可能存在的裂痕;亏损部门剪裁,该关停便关停;间接生产人员缩减;注意节流,注意各部门节省日常开支;清闲时间,加强员工培训,为经济复苏时抢占先机做好人才储备。

黄明智.tif

被访者:全国台湾同胞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台商协会会长、立大车料(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立上五金(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明智

立大车料(深圳)有限公司1991年成立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华镇,产品为室内灯具,初期销往美国,后转向欧洲;立上五金(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生产铁制家具,主要销往欧美地区。

台商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演变

广东、福建地区

广东、福建沿海是大陆开放最早的地区,对台湾有较强的文化和地缘优势,是早期吸引台商投资的热点区域;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苏州、昆山、吴江及宁波等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江浙两省外向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区位、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势及潜力受到越来越多台商的青睐,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新热点;

环渤海地区

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还呈北移的趋势,京津及环渤海地区有望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新热点。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