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张家界

文/武眉凌

missing image file missing image file missing image file

都说男人如山,女人似水,但在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却静立着几千座清纯秀美如窈窕淑女般的山峦,那是7000万年前第二次燕山运动时大地母亲诞生的最美丽的女儿。

把这片亭亭玉立的山峦比作女人,也许会令没到过的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每个到过张家界的人都会认同这样的比喻。层层摇曳而出的山,一丛丛如风姿绰约的女郎,置身山里却“宛在水中央”,这不仅仅是那路上崖边栩栩如生的海底生物化石带给人的感觉,因为,这三千奇峰能带给你的是女人的婉约柔美……不信,谁会用山的常用词“座”来数这里的山,这里的山必须用一根根、一棵棵这样的计量单位才贴切。

有人说这里的地貌是与斯洛文尼亚地貌相似的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但有地质专家指出,张家界的“三千翠微峰”,唯有在张家界这样特殊的地质岩层,再逢中亚热带气候,以及经年累月的流水侵蚀重力崩塌,才会形成,它不仅是风雨和时光的作品,它来自大自然亿万年的关爱和培植。

早在15亿年前,湘西北地区强烈的地壳运动,就使陆地成海槽、海底喷火山,喷出的火山里含有大量的石英,可谓今天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形成的幼卵。

而3.8亿年前湘西北地区发生的大面积海侵,则让张家界武陵源这片当时的浅海接纳了无数的泥土及松散碎屑。后来,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用亿万光阴把石英砂岩孕育成了百嶂千峰、万石峥嵘的石英砂岩峰林。

3000多根柱状石峰拔地而起,丛列似林,这里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早有地质学家提出,应该把这种地貌命名为张家界地貌。

奇特地貌,举世无双

首先说喀斯特地貌的标准地南斯拉夫,是以洞穴之胜地名扬世界,其峰林之美与“缩小的仙境”张家界相比,显然稍逊风骚。而中国喀斯特地貌的代表——云南石林,虽也秀气怡人,但终因缺少“乌云秋水”,如面对失去秀发的美丽尼姑心里总有幽幽的惋惜。而张家界的万仞峭壁上大自然栽种的千棵瘦松,却能丰盈蔽荫游人的身心。

通过中国几代学者孜孜不倦地探讨,以中国广东的丹霞山命名的丹霞地貌,美化了神州辽阔的大地。而这样的地貌,在中国有多处,被誉为“红石公园”的丹霞山,“三六丹峰舞翩翩”的武夷山,“有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的张掖丹霞地貌……这类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一样,虽也美艳无比,但易被风化水浊,缺少美妙神态,是一种红色的砂砾层经崩塌、风化而形成的地貌,一般的顶都是平的,没有张家界石英砂岩地貌的俏丽,另外,美国科罗拉多峰林、玄武岩峰林以及土林等,各具特色,终因面积不恢宏或少盈盈绿木而难以和张家界的“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相媲美。

更奇特的是,这“峰、林、洞、泉、湖、瀑”于一身的张家界,却养在深山“千万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掀起了她的盖头”来。

名山大川的压轴戏

多少人惊叹,张家界如此美的山水,为什么没有文人墨客留下名篇巨作,哪怕是只言片语。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等等。

我常想,写过“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徐霞客肯定没有到过张家界,如到过,他一定会修改自己的名句,而常在澧水边采兰、在沅江上悲歌的屈原,肯定来过张家界,只是他不愿怀揣着被世俗撞碎的心,蘸着尘世的墨汁来抒写这红尘外的清凉世界。仅仅遥望了一下武陵山脉的百万山峰,便在这山峰停歇的地方找到了“世外桃源”的陶渊明,肯定没有往山之深处走,因为归隐后“倚南窗以寄傲”的他,认为最爱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当然陶渊明是不是只停留在桃花源那片小山丘上,而没有到毗邻的武陵源已是千古之谜。

正是因为马可·波罗没有造访,才有了今天美国记者西蒙·温彻斯特对张家界的长叹——“像长城一样伟大”。这位美国同仁在2007年7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中国古老大山的美丽轮廓》一文中细诉自己的感受,当他看到无数高耸入云的巨大石峰时,“那震撼就像美国西中部一个种大豆的农民,从林肯隧道‘呼'地冲出去,一下子置身于曼哈顿市中心的摩天大楼中那样不可思议。”

有人为没有文人墨客为张家界留下经典名著而遗憾,我却觉得这才是张家界的清纯所在,气质所在,原汁原味原生态才是最美。

当今山水的绝唱

张家界的美超越了诗人的翅膀,画家的想象。它一问世,就以强大的震撼力而倾倒世人。只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有文章称,张家界武陵源是“失落深山的丹青”,其实,大文豪沈从文先生早就用这样的文字描述过此番美景:“进入大湘西,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伤,随意切割一段勾勒在纸上,就可成一绝好的宋人画本,满眼的诗,一种纯粹的诗。”

的确,这里的山水,像极了南宋马远和清代二袁的画,小时候曾对这些画家有偏见,认为他们的画笔太柔软,画山怎能如画笋。直到来到张家界才恍然,这拔地而起的层峦叠嶂,不正像一棵棵披着青竹绿叶的春笋吗?

都说青山绿水好风光,张家界的水是有灵气的,是从山缝里悄悄流出的,活泼的流成溪,文静的汇成湖。最让我难忘的是金鞭溪、宝峰湖和茅岩河,金鞭溪像一曲欢快的土家情歌飘落在张家界的奇峰幽壑之间,随着山峦起伏,轻吟低唱。两边是耸峙云天的山崖,让人感觉仿如走进了一条幽深的历史长廊。仰头遥望,那似悬似挂、长在岩缝里的花草树木,不知是风的翅膀驮来的幼芽,还是鸟的小嘴衔来的种子,总之,绿色的生命点缀了刀削般的石头,让大山温柔俏丽起来,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云雾缭绕的“仙境”。

宝峰湖是大自然镶嵌在山巅上的翡翠,那水是不忍触碰的碧绿清莹……

人们习惯把旅游称作游山玩水,而要玩水,“漂流”这一人类最原始的涉水方式,该是当今最时尚的。位于张家界澧水流域上游的茅岩河,山青水碧,岩险石怪。有“百里画廊”之誉。茅岩河的漂流不同于一般的漂流,不仅仅是冒险刺激,更有梦幻迷离、诗情画意。

张家界是不可思议的天然博物馆,处处是奇迹。被誉为“中华最佳洞府,世界第一奇观”的地下明珠黄龙洞,那“楼外楼”、“洞外洞”、“山外山”、“天外天”的美妙感受,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天门山也是张家界的一大奇山,而它是隆起于燕山运动,经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造就的凌空独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更因为有举世罕见的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名闻天下。

天门洞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溶洞,它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关于天门洞开之谜,有很多传说,而天门转向之谜,却是每一个上了年纪的张家界人,都亲眼目睹的。七八十年前,站在张家界市区河边的南门码头就可以清晰地看见雄奇壮观的天门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举目见山不见洞了。欲望这一胜景,则要到两公里之外的大庸桥。

天门洞在悄悄地转动角度的同时,更是暗藏天地玄机,它所对的方位总是兴旺发达。七八十年前的南门码头曾是张家界最繁华的地方,而今天,天门洞所对的大庸桥也正是一块商家必争的黄金宝地。它的转动诠释着风水轮流转的大自然之谜。

为了开放天门山,天津人张同生投资了3个多亿创建了一条公路奇迹。坐在缆车里鸟瞰,那99道弯的盘山公路,像巨龙盘亘,又似彩带飘飞,据说,这条盘山公路目前还是世界之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自己创造的奇迹,同样震撼心灵。

张家界,这片几十年前还被世人称为蛮荒之地的山水胜地,还有多少奇迹等着人去探索,去发现呀!3亿多年了,生下你之后,大自然母亲有没有再怀孕,世界上还有你的兄弟姊妹吗?

你这阆苑的仙子从远古款款地走来,袅袅婷婷地走来,就是为了带给人天人合一的快乐吗?只有你能清澈我的眼睛、宁静我的心灵、缤纷我的想象,我多想是亿万年前海底的一株珊瑚树,今天,便可与你永远相伴……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