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 运河古都
——生态聊城
文/依 凡
广袤无际的鲁西平原,古老而又神奇。黄河哺育的农耕文明、黄河文化,京杭大运河滋养的商业文明、运河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共同孕育了一座璀璨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活力与魅力兼具,古韵与今风共存”构成了聊城的独特之美。
历史悠久的江北水城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及冀鲁豫周边地区的商贸中心城市,享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美誉。除了京杭大运河与黄河在此交汇,聊城还是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济聊馆高速公路的交汇点。
聊城有25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共遗留下400多处文物古迹。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景阳冈遗址、魏晋时期的曹植墓、明代的光岳楼、明清时期的临清运河钞关、清代的山陕会馆等历史遗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的许多题材都取之于这里。
聊城人杰地灵。古代的伊尹、孙膑、傅以渐,近现代的张自忠、傅斯年、季羡林、孔繁森等,都是聊城人。
聊城是名副其实的水城,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黄河在境内蜿蜒百余里,徒骇河、马颊河等3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纵穿而过。聊城市区还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东昌湖,水面面积达6.3平方公里,环抱着1平方公里、方方正正的宋代古城。整个聊城市区湖河水面的面积占到了城区建成区的近1/3,形成了中国北方少有的“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水城风貌,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
产业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坐拥如此深厚历史的聊城人民同时创造了发达的现代经济,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区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嬗变。农业方面,聊城以优质小麦、无公害蔬菜、林果、食用菌、畜禽饲养加工等产业闻名于世;工业方面,发展起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纺织、医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培植起东阿阿胶、信发、银河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的大企业。其中东胶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基地,连续4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作为重要的商贸城市,聊城发展起各类专业批发市场40余处,拥有国家级粮食、棉花、煤炭、石油储备库和集装箱转运站等。
魅力四射的旅游城市
近年来,聊城旅游业发展迅猛。东昌湖和运河、徒骇河城区段的开发,水城明珠大剧场、水城广场、中国运河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建设,景阳冈、狮子楼、曹植墓、姜堤游乐园、马颊河温泉旅游度假村、临清运河等景区的丰富与完善大大丰富了聊城旅游内涵,并打造了“水上逍遥游”、“夜游水城”、“水浒旅游线”、“运河旅游线”、“生态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每年“五一”和“十一”举办“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文化旅游节”和“水城之秋休闲周”活动。目前,聊城已经融入“山水圣人”山东旅游大板块,致力于打造文化体验休闲养生胜地,努力成为有得聊,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有得买的“江北水世界,运河休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