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水天堂 人间新吴江

文/武眉凌

吴江,不仅是诗意的栖居地,更是古筝弹奏的一阙宋词。这个既有悠悠古韵又有现代气息的城市,东临中国最具实力的上海,南接中国最具活力的浙江,西濒碧波万顷的太湖,北依潜力无限的苏州。这片与香港一般大小的吴越故地,正散发着江南水乡的灵秀和现代城市的朝气。

古往今来,吴江大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涌现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天文学家王锡阐、爱国诗人柳亚子、社会学家费孝通??1000多年的灿烂悠久历史,使这块土地处处散发着祥和、古朴与宁静的气息。吴江有七大古镇,各具特色:有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的同里,有“日出万绸,衣披天下”的绸都盛泽,有古风飘荡的柳亚子故乡黎里,还有被文人墨客千古吟唱的垂虹桥所在地松陵……特别是41公里太浦河、44公里古运河、47公里岸线太湖风光,让吴江这一醇正水乡就像碧波中一枝亭亭的荷,每一个到上海或苏州的游客,都会落下飞翔的“翅膀”,到这里小憩片刻。

吴江别称“鲈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都”。公元909年吴江建县,1992年撤县建市。据资料记载,清代充供的吴绫,“惟吴江有之”,想必那时的吴江一定非常骄傲。新中国成立以后,吴江和其他鱼米之乡一样,被滚滚红尘湮没而沉静着,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祖国大地到处绿意盎然起来,特别是江南古镇同里的声名鹊起,以及上海“浦西又一区”之说,让这个有着独特地理优势的吴江,莺飞草长茂盛起来。 如同到江苏不能不到苏州一样,到吴江定要去同里走一走。这个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游江南古镇,必选在霏霏细雨时,让悠悠古韵飘飘洒洒地沁润你的心扉。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走进这个摇曳着老照片里的镇子。一进古镇,那滴雨的黛瓦、洁白的粉墙、拂波的柳丝、弯弯的小桥,瞬间把我带进了记忆和梦幻里。哦!老天哪里是在下雨,分明是在泼一幅浓浓的水墨!怪不得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江南小镇》中这样说:走进同里“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觅房安居的奇怪心愿”。有谁不愿意生活在画里,生活在梦里啊! 水乡必定桥多,古镇因桥才美,这里的桥有55座之多。同里的桥多为石桥,精致典雅,风格迥异。到同里必走的三桥,是长庆、吉利、太平三桥,俗称“同里三桥”。导游小姐告诉我:当地人称,幼童走三桥读书好,姑娘走三桥容颜好,小伙走三桥前程好。当地人婚嫁和老年祝寿,必走此三桥,以图吉利长寿。这三座桥分跨两河三街,首尾环顾,颇有情趣。“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吉利桥南向的对联,把这一美景意蕴充分表达了出来。 走进两人相向只能侧身而过的穿心弄,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恍惚中竟觉前世的自己定是一位翩翩少年或大家闺秀,在此与自己的意中人擦肩而过,前世已擦肩而过,今生谁为我驻足?望着斑驳的老墙,如织的细雨,忽然觉得自己成了戴望舒笔下那位打着油纸伞,有着淡淡的忧伤的姑娘……

五湖环绕,运河流经的同里有三多: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名人志士多。镇内仅明清两代园宅就有38处,寺观祠宇47座,名人故居数百处。每处宅院都给人留下风格各异的印象:耕乐堂的回环、嘉荫堂的从容、陈去病故居的简约……每一处都会有别样的惊喜,最有名气的当属退思园了。 退思园不仅在中国园林有一席之地,还和苏州的沧浪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一起站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前端。退思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清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仕途受挫归故里所造的私家园林。园名取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这一园林的设计者却是落魄花匠袁龙,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他们,因一座园林的崛起而千古流芳,如今又远播到世界,不知他俩是谁成就了谁。而退思园,却轻轻地对游人诉说着世态炎凉、往事歌谣……所以我说,退思园不仅是一个老宅,而是一册线装的古书。 退思园是山水花木组合而成的艺术品,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轩等一应俱有。在结构上采用了一种诗词般的欲扬先抑的手法,让你每跨过一道曲廊或洞门,都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叹。园中建筑以水为本,建筑如贴水而浮于水上,故有人称退思园为“贴水园”。最妙的一笔,当数闹红一舸了。“闹红一舸”是一条静泊于花园碧池中的石船,船周围修以太湖石,似正乘风破浪卷起的千堆白雪;而水中,正倒映着古色古香的画舫;风,正穿过菰雨生凉的花窗……

涵纳着云影天光的退思园,不因精致典雅,而因它的清丽幽深、含蓄羞怯深深打动了我,它不仅是浮于水上的一朵睡莲,更是一曲面水而弹的昆曲。 “虽有人作,宛如天开”。退思园精湛的造园艺术透显了神韵和诗意,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作为古代文人隐逸文化的结晶,退思园不仅是属于中国的。

告别烟波迷蒙中的同里,我们驱车去了离上海最近的汾湖开发区。陪同的地方官员告诉我,汾湖与上海的大观园隔湖相望,晚上可以去上海大观园用餐。

汾湖开发区由原芦墟、黎里两镇合并而成。20分钟不到,我们来到了汾湖开发区,开发区的领导说:其实你已经到上海了,也可以说到浙江了。不信你看看你的手机,既会有上海欢迎你,也会有嘉兴欢迎你的字样。原来,汾湖经济开发区东连上海,南接嘉兴,西濒太湖,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腹地。 百公里半径内,航空有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杭州萧山机场;铁路东接京沪上海站,北接苏州站,南接嘉兴站;海运紧邻上海港、乍浦港、张家港;水路则有太浦河,京杭大运河,现已通车的A9高速将上海市区至汾湖经济开发区的时间缩短至30分钟,使开发区尽享中国最发达区域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

汾湖经济圈与上海经济圈的零距离融入让投资者既能直接享受上海经济发展辐射的各种便利,又能减少生产经济成本,促进企业再发展。难怪有专家称:“这是一方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是企业家的乐园。” 自古以来,傍水而立的大城小镇,总是在历史上留下传奇。汾湖,这一水乡泽国,在短时间内已打造为成熟的经济开发区。

目前区内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四大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资讯、食品制造等支柱产业,有内、外资企业2600多家。

汾湖经济开发区的独特魅力在于,不仅保存了古镇小桥流水的面貌,又融入了现代都市的便捷风格。在这里同样可以欣赏到小桥流水人家,粉瓦青砖里弄构造的古色古香的风景画。我曾来到柳亚子的故乡黎里,镇为一河两街,两岸保存下来的大多是明清建筑的二层楼。让人震撼的是它长长的驳岸,全部用介稽石垒筑而成,几百年过去了,依然那么齐整。特别是驳岸边嵌的那300多根石栏,精致的像金石家手下的印章,岂只是系船的设施,简直是珍贵的艺术佳品。

目前,随着上海经济圈的扩展、延伸,汾湖经济区的优质环境已经吸引了1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全球知名企业进驻与投资。

流水潺潺,波光绿影,旧日的汾湖古镇有着一份天然、古朴之美,如今的汾湖在打造经济区的同时,也将成为一个临水而居的魅力都市。这是一处门前修篁滴翠、屋后碧波荡漾的沃土,距上海仅30分钟的车程,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后花园。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