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来文字


陈翊萱:天涯共此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9ac9201009bau.html

《天涯共此时》是中央电视台4套的节目,我已经做了大概有4、5年的时间了。节目主要是介绍海峡两岸的人物、文化特色及社会现象。大陆方面的主持人是桑晨、侯耀华,我则是负责介绍台湾部分的,有点“两岸对对碰”的感觉。之前做了那么久都有去过大陆,也不知道这个节目到底在大陆的收视率如何。后来去了几次大陆后才发现的确有些路人会认得我,也一再听到常跑大陆的友人说去那边常会有人问起我的事。后来知道这个节目在大陆的收视率还不错,本来大陆人口就多,随便都有几百万人看。哈哈,我真红。 没想到在台湾播出的时段超冷门,在大陆却能在一个还不错的时段,而且是中央台!反观台湾其实有太多没有营养的节目,常常新节目没多久一没收视就撤掉了。不但没有耐心培养收视群,节目里也好像都得扯上腥臊色的话题才有人看……所以我觉得做节目还是做个能长长久久走下去的比较有成就感。

《天涯共此时》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腥臊的话题,没有辛辣的影片,没有养眼的穿着,只有可爱的主持人(就是我啦)以及有意义的主题,照样还是可以积累出人气的哦。加油加油!

网友评论:

贲尼:翊萱主持:《天涯共此时》常看,比大陆的节目灵活、活泼。 在杉一方:岂止一百万,大陆朋友超喜欢你的节目。

泳澍:大陆和台湾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关注这个节目。

姚小远:晒晒1976年的物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68a0601009pr0.html

1976年的时候我13岁,唐山大地震之后,我们经常旷课在地震棚里玩一种叫做“51点”的扑克牌游戏,赌注就是香烟,一把牌一根。

1976年的时候,我们抽的烟主要是宝鸡烟厂生产的,最便宜的羊群烟,每包9分钱,宝成每包1毛9分。大雁塔每包2毛6分,红延安每包3毛6分,已经是那个年代的高档烟。当然,上面说的这些烟都是不带过滤嘴的,带过滤嘴的香烟在当时是高档货,基本上见不到。

1976年的时候1块钱可以买12到13个鸡蛋,在为数不多的人民食堂里吃饭,一碗素面8分钱,肉面1毛4一碗。花1块钱,可以吃上四菜一汤,还有肉呢。1毛钱可以买12块水果糖、2根冰棍、1根雪糕、5杯茶水。

1976年的时候,主要还是供应制。一袋50斤装的面粉8块钱,一个成年人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标准为30斤。一斤大米的价格不到3毛钱,一斤菜子油的价格不到6毛钱。肉是凭票供应的,最肥的是一级肉,8毛多一斤,最瘦的四级肉4毛多一点一斤。

1976年上学学杂费不到2块钱,书本费不到3块钱。公园门票5分钱一张。那时候电影院不多,电影票一般是5分钱或者是1毛钱一张,更多的是露天电影。

1976年的时候,1分钱可以买一小杯山枣、一小纸包瓜子、看一本连环画,1毛钱就可以买到一个五口之家吃的蔬菜。

1976年一般一本在100页码的书不会超过5毛钱,几块钱就能买一件衣裳、一双鞋子,够一个成年人生活十天八天。1度电5分钱、一吨水3分钱,住两户室的公房一个月的费用不到3块钱。

1976年没有出租车和中巴车,只有公共汽车。票价是2站3分钱、2站到4站5分钱,花1毛5分钱,就可以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1976年,从宝鸡坐火车到上海或者乌鲁木齐,火车票的价格不到20块钱。

1976年是一个没有多少人有100块钱,有了100块钱也花不完的年代;1976年的时候如果我兜里揣上2块钱,就能够买下整个世界。

1976年我的世界是一包延安烟、一把水果糖、一包江米条和一堆玻璃弹子。

网友评论:

清风细雨: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有了,贫苦但快乐。一块钱,整个世界。

飘雨桐:比比现在,物价是疯了。不知道先生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芳馥儿:现在的一元钱给东街口天桥上的乞丐,人家都嫌少!


Priscilia:他们亵渎的是奥林匹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6a00201008yor.html

4月6日,在“伦敦华埠”的中国传统牌楼下,英国的华人和留学生用最大的热情欢迎着、分享着北京奥运会圣火带来的荣耀和激情。其实不只是华人,4月6日伦敦的大雪丝毫没有降低英国民众对奥运圣火的热情;4月7日在巴黎,法国人民也走上了街头,热情地欢迎圣火。

但同时也有藏独等敌对势力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制造了诸多事端,干扰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亵渎了奥运圣火的纯洁性。

在举行起跑仪式的温布利大球场,有4名藏独份子试图干扰第一和第二名火炬手的交接活动,最终被警察阻止。火炬传递开始后发生了一些事故,有人试图冲击队伍,有人试图抢夺火炬。在著名的特拉法尔加广场有大量的藏独份子聚集,有两个人还爬上了大喷泉,大声鼓噪了很长时间。还有人沿途多次冲击队伍,甚至阻挡火炬手走下投放车。英国警方为此逮捕了至少35人。在巴黎,火炬传递运行也出现了问题。而藏独分子也在火炬传递的沿途组织了抗议、示威等活动,对火炬传递进行干扰。在传递休息点巴黎市政厅就聚集了大量的藏独分子以及“记者无疆界”组织的成员,他们大声喧哗,制造噪音。

虽然英、法国的安保措施保证了火炬传递的顺利进行,但藏独分子的行为无疑影响火炬传递的气氛。为了降低这些干扰行为造成的损害,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也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在伦敦,大量的中国留学生跟随着火炬传递前进,尽情为奥运欢呼。在藏独势力制造干扰行为的“重灾区”——特拉法尔加广场,我亲眼见到数量绝不少于对方的华人和留学生,他们没有和对手理论,而是用高唱国歌的方法,使对方的鼓噪变成了徒劳无功。 至于两国的普通民众,他们对于北京奥运会和圣火的感情是无可质疑的。在伦敦的大雪中,每个重要的交接点都有大量的英国人观看传递,鼓掌欢呼;在巴黎,大部分法国人也并没有加入藏独的鼓噪。即使是那些表示支持藏独分子的民众,多数也属于不了解情况,受到了蛊惑。我在巴黎市政厅遇到一位支持藏独的老太太,但她完全不了解西藏和中国的历史。 网友评论:

Yingyi:强烈谴责藏独分子的恶劣行径,向海外留学生及华人握手致敬!此刻的平凡就是不平凡。

老孙:世界上的事情就像家庭邻居一样,矛盾总是有的,风波过去了,该干啥继续干啥。


袁晓明:抵制家乐福是在为奥运添麻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36010090mg.html

几年前,在国内抵制日货“运动”高涨的时候,有朋友也对我提到美国的华人社团也要加入抵制运动,我笑答:“也许我有一点点资格,因为我们家两辆车都是美国车,其他人就难说了。”其实,我买美国车并非出于对日本车有感情上的“歧视”,而是因为美国车宽大、舒适。

在美国生活的人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只要看见房子门口停着一排日本车,就知道一定是华人家庭在开派对了。为什么在美国的华人大多要买日本车?这完全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是由价格和质量来决定的。考虑到华人对日本车的特殊喜爱,我当时就断言,在美国华人社区抵制日货根本不现实。果然,那场抵制“运动”在美国最后不了了之。

这几天,由于奥运火炬传递的事件,个别网站的博客头条刊出了抵制外国货的呼吁,引来数万人跟帖,海内外众多人士纷纷表决心要参与到这场运动之中。所谓的抵制外国货,从表面上看似乎高扬了“爱国主义”的大旗,但本质上却是与已经加入WTO、已经步入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大环境格格不入。

我认为,这种“抵制”只能是发泄情绪,真正应该做的是通过中国企业的崛起,在品牌与质量上能够挑战外国产品,占据更多国内和国际市场份额。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对外国货产生威慑力量。

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事件,并不是西方世界的主流。如果我们因此而要抵制外国货,只会加深和世界的矛盾,而这正是捣乱者所期望的。我们应该明白,西方世界并不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那些高喊“抵制”的“爱国主义者”,未必不是在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添麻烦。

网友评论:

晃悠:实业才能救国,自强才能被尊重。

新浪网友:在全球经济的今天,抵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它有时是在表达一种态度、意志,同时也是牺牲。“狭隘”的民族性也是有力的武器。



栏目责编 李国文

2008.05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