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难回故里

文/本刊记者 李亚红

 

正施工的前门大街被巨幅宣传画围了起来,上面画着前门未来的图景:整齐的古代风格商铺,各国游人往来,一个身着中式长襟的伙计正在吆喝,还可以清楚地认出Esprit、Dior等品牌的LOGO。

前门自明朝起600多年来一直是北京的三大商业区之一,从这里步行到天安门只需七八分钟,颠峰时商贾云集,老字号多达上百家。2007年前门街改造工程启动后,爆肚冯和其他老字号一同搬离了位于前门的老店,现在他们发现“自己回不到过去的家了”。

前门大街转型

爆肚冯创立于120多年前,到冯广聚这里已经传承了三代,这家以制作羊肚成名的老店见证了前门街的变迁。那时的前门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茶房、酒楼、布店无所不有。现在根据前门商业街的改造方案,这里将改造为步行商业街,全长845米,设立商铺180余家。

前门是古都北京的九大城门之首,位于京城中轴线的南端,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通路。史书记载,清朝时,前门街上人头攒动,小商贩们不同声调的吆喝此起彼伏,两旁林立的酒楼茶馆里,文人雅士高谈阔论,一派繁荣的场景。

和前门大街连在一起的大栅栏还部分留存着当年的印迹。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开业的同仁堂药店,清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开业的马聚源帽店、内联升鞋店等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就坐落在这里。但现在这里正被各种声音包围着,出售电器、食品、服饰的小店铺一家接一家,为招徕顾客,店里大声地播放着流行歌曲。

改造后前门街新修建的牌楼和商铺,都努力复原过去的面貌。“老字号是北京的文化,不可复制,”在前门附近居住的退休教师刘桂祥说,“这里重建后,虽然比以前豪华了,可是老字号的那股劲儿也丢了。”

新改造的前门街将于5月开放。“在180个商铺中老字号将占到20%。”负责前门大街招商的天街置业公司董事长田耘说,“现有1000多家中外品牌欲进入前门。”

外国知名品牌普拉达、阿迪达斯、范思哲、星巴克等都希望争得一席之地。原来前门的多数老店铺由于租金的提高已经很难回去了,不具备与国际品牌比拼租金的经济实力了。 百年老店不同命运

前门改造后商铺每平方米日租金要37元,每个商铺100平米左右,一年租金就要一百多万元。冯广聚说:“爆肚冯每天的营业额还不足2000元。”对于这些小本经营,获利不多的老字号来说,将来前门街昂贵的租金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包括爆肚冯在内,月盛斋、小肠陈等十多家小吃将退出改造后的前门街。

为扶持老字号的发展,北京市政府规定,前门街给老字号的商铺租金减半。“打折后一年也要50万,那也租不起啊。”冯广聚说,“现在我家的爆肚卖10块钱一碗,如进入前门街得卖50元,就是金领也不会来吃了。”

目前,爆肚冯在北京的后海“九门小吃”租借了一个摊位,冯广聚给顾客盛了爆肚后,还要叮嘱客人“到标有‘前门’号牌的屋里吃”。“九门小吃”聚集着京城9个著名城门区的11家传统老字号。这座仿古建筑的每间屋子门口都挂着不同的城门名称,屋里按照各自的街道风格进行了装饰。顾客买了小吃就走到屋里看着老照片,边吃边想象当年老街道的风情。

冯广聚穿着溅有油渍的白大褂,在仅允转身的格子里制作、出售爆肚。他感慨:“只好这样了,前门是回不去了。” 24岁的顾客陈晓灵,一口的京味儿:“小时候经常到前门玩,对这些老字号印象很深,真希望前门大街改造好后,老字号都能回去。”

北京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街道改造升级,商铺的租金相应提高。“九门小吃”总经理侯嘉说:“无法回迁的小吃老字号就集中在这里了。” 老字号小吃很讲究工艺,在“九门小吃”有些已经没有了,比如以卖羊头肉闻名的老字号“羊头马”,马家的绝活儿是刀工,一把一尺多长的刀切得飞快,切出的肉薄如纸片。如今在小小的摊位上,这样的功夫再也无法施展。而离开这些绝活儿,老字号也就失去了韵味儿。

与爆肚冯相比,谦祥益绸缎庄、都一处烧卖馆、全聚德烤鸭店等13家老字号因在前门有自己的地产,资金也相对丰厚,可以不必为高昂的房租发愁。都一处烧卖馆张经理说:“老店的根在前门,一定要重回前门。”

住在前门达50多年的王德禄,对前门改造后老字号的回归有着太多的期盼:“老字号回归前门很有必要,因为这里是老字号的根儿,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一旦人们开始保护某种传统文化,就如同宣布它将死亡,” 北京商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满来说,“但有时候我们必须保护。”

老字号的困扰

这些在商业竞争中历经万千次挫折发展起来的老字号,在今天的商业大潮中,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许多都已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点缀,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刘满来说:“在过去的生活中,这些老字号曾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现在它们已不再是公众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融入生活,老字号才能复苏。据商务部相关分析,在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30%长期亏损,被市场淘汰,只有10%通过改革经营良好。

冯广聚对前门街招来洋品牌看不顺眼。在他心目中,前门的商业繁荣是老字号们一手创造出来的,“更多的外国人进来,就让原有的京腔京味变淡了。”

然而,一些外国品牌早已占据了老字号的部分位置。开业于1893年的瑞蚨祥绸布店很多柜台已被其他品牌服装承包。刘满来说:“过去人们到瑞蚨祥绸布店买衣服,因为那在当时是最时髦的事情。” 现在没有几个年轻人去那里买布订做衣服了。

确实,老字号正在年轻的一代人中失去吸引力。前门街的周围就随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影响,对面是大大的麦当劳标志,周围的大商场里,很多留着爆炸头的年轻人,穿着耐克,时尚的年轻人们更愿意吃肯德基等洋快餐。一位年轻人说:“这让我们有酷的感觉。”

尽管冯广聚说,如果租金不高,还是乐意回前门,不过他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了。“消费能力旺盛的年轻一代将更多决定老字号的命运。”刘满来说,“但我们也应考虑如何既要发展,又不对传统过多的破坏。”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