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海南写日记

文/本刊记者 张 洪

小关,全名关向东,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采编主任,在海南闯荡20年,自称自己是“给海南写日记的人”。她的日记,其实,就是一篇篇关于海南的报道,由中新社传播到世界各地。

见证海南的泡沫

1988年,昆曲编剧出身的小关第一次来到海南,“好像从一个大学校园到了另一个大学校园”,她发现,原来远离大陆的这一端,日子竟过得热火朝天,大学生们聚在这儿,喝着椰子就聊你哪儿来他哪儿来,见面就熟,都很兴奋,人人一腔抱负,都想“显摆显摆”。

1990年小关正式上岛,先在《海南特区报》做要闻记者,之后又被中新社“挖角儿”,“兜兜转转也舍不得离开‘种字’这行当”。(种得念去声) 在海南的日子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小关目睹了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被行政机关关闭的机构——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追踪做了全程报道——从海南省政府要成立一个新的金融机构,“海发行”开始组建,到海南进入国家宏观调控,地产和金融全部崩盘的全过程。

1992年后,海南金融和地产经受了很大的波折,那段时间,海南四处都是烂尾楼。“烂尾楼”又名“半拉子工程”,仅三亚就有110余宗。三五年不见楼主。当时,三亚市委书记王富玉灵机一动想了一个主意:“炸楼”,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无人认领的东西,隔一段时间以后,政府可以当作垃圾来处理。“炸楼”信息一发出,楼主纷纷跳了出来,“好像打牌一样,了解清楚以后,会发现原来背后有一个局。”当时,《经济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的财富已经多得要炸掉了么?

追踪博鳌论坛

2001的博鳌论坛成立大会,从筹备会开始,小关清楚地记得每一个过程。

“博鳌之父”蒋晓松是一个艺术家,他把博鳌的山河湖海买下,成就了一个名扬世界的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那一年,中新社做了详细的大会报道,两天发稿46条。按照会议的规模,应该派一个专门的报道组。但是,最终得知江泽民主席要来参加成立大会时,报名已经截止。新华社上了4个小伙子,中新社文字只有小关1人,再就是总社的摄影部主任。

报道前,小关提前做了完整的准备,把一些筹备会议的背景资料输到电脑里,关于区域的介绍,关于首任秘书长等都另外准备了20多条备用稿,最后,首任秘书长的简历果然由中新社首发。

中新社还策划论坛开幕式请中国前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从政治层面做一个评论,邀请APEC中国企业联席会议首席顾问王嵎生从经济的角度也做了一个评论。

陪着海南过日子

“陪着海南过日子,海南起来了,我们为它设计并参与报道。”小关的“海南日记”通过报道发到各地,有一段时间,每个工作日,她定会完成一篇稿件或一张图片。小关生孩子那年竟获得了海口市年度新闻最高奖,当时中央驻琼新闻单位关于海口市的新闻报道,小关发稿量位居第一。2004年,小关被海南省记者协会评为“海南十佳优秀新闻工作者”。

“除了写稿,还会操心一些跟海南未来有关的策划和案子”,她称自己是一个“忍不住”的人,“因为这是‘我们的岛’。”

海南作为一个岛,西汉以后,既是珍宝的采集地,也是官员的流放地。在小关眼里,是那些“落难”的人,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海南:“我觉得最能代表海南的一幅对联,在海口的‘五公祠’: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

“这里的民风纯,自然元素也纯,因为边远所以开放。这个地方很接纳,它对外来东西很包容。它不怕变化。”

在小关看来,海南的包容表现在这样的细节上,海南的咖啡是拿大锅来煮的,很贵的咖啡,在海南只卖两元钱,一大壶。烤的CAKE,东北来的客人会说,我们那里五星级酒店才有,这里街头路边店就能吃到。要一壶老爸茶,两个人七八元,坐上半天也没人赶你走。

海南有很文化的一面,比如村庄的名字叫雅咏村,古朴内秀,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私塾先生、楹联等十分传统的生活方式。

小关早期的报道一直在跟进海南速度,跟着经济学家林毅夫上过课后,小关知道了“后发中国”、“后发优势”的概念,觉得也许不变是有道理的,也许慢是美好的,会以一种辨证的眼光来看海南。

可爱的南洋文化加上海岛文化听天由命的一面,塑造了海南人的性格。“台风来就来了,你见不到急急忙忙的人,见不到吵架的人。这个海岛,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保持了特有的生活品位,它让你很踏实。”

 

地址 :北京西城百万庄大街24号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68996346 68326086
传真:010—68328338
网址: http://www.chinatoday.com.cn
E-mail: chinahoy@chinatoda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