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与中国的约会
文/唐 跃
10月31日,美国洛杉矶斯台普斯球馆,随着湖人和火箭的比赛哨声吹响,新赛季的NBA开始了。
姚明依旧是中国球迷的骄傲,不过今年他们更加关注另外一个大个子——易建联。这好比“火上浇油”,让本就对NBA十分热情的中国球迷更加欣喜若狂。
过去几年里,NBA受到3亿中国球迷的关注,中国已经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场,2006年他们在中国的收入大约为5000万美元。易建联的加入和各种推广活动的开展,无疑会使这个数字继续攀升。
NBA进军中国的雄心不难理解:庞大的球迷数、迅猛发展的经济、对篮球的热情,还有即将到来的奥运会。
这个美国体育巨人已经在中国迈开了大步。
明星:永恒的定律
上世纪90年代,乔丹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球迷,但真正让NBA和中国开始亲密关系的桥梁是姚明。
如果说一名球员的场上价值为A分,场外价值为B分,那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和NBA各队的经理们一直都在寻找A加B的最佳组合。早些年的王治郅多少让大家失望了,他B分很高,但是A分太低。后来他们在邓肯身上依稀看到了成功的影子,虽然得分B很低(邓肯来自于加勒比一个小岛),但是A分非常高。
2002年,姚明在NBA选秀中在第一轮以第一顺位被休斯敦火箭挑中。尽管他进入状态较慢,甚至在第一场比赛中摔倒,但这几年的表现不仅证明了中国巨人的实力,更为NBA带来了无限的商业价值。
姚明A和B的得分双丰收,让他在NBA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
目前,中国是斯伯丁在北美以外最大的篮球销售市场,2007年篮球的销售量预计将超过100万个。
在NBA球衣销售方面,姚明在球星球衣热卖榜中排行第六位,位列于科比、艾弗森、麦迪、韦德及詹姆斯之后。
篮球杂志《NBA体育时空》(NBA官方杂志)在中国每期销量25万本,《灌篮杂志(Inside Stuff)》每期发行量更达48万本。
06-07赛季,NBA在中国有51家电视台及电台合作伙伴,每星期播出10场赛事,NBA的中文官方网站浏览次数已经达到每月1.28亿次,占了NBA网站全球浏览量的20%,
目前,NBA在中国有17家商业合作伙伴,包括联想、蒙牛、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2006年,NBA的商品在中国5万个销售地点销售,包括阿迪达斯、沃尔玛及家乐福,共卖出了4亿件注明“NBA”商标的商品,这一项给NBA带来的直接收益至少是2000万美元。
2007年10月6日,易建联的正式亮相对NBA执行总裁大卫·斯特恩来说也是一件大事,他在公开场合经常提及易建联:“这位中国超级巨星的表现很值得期待,他在中国球迷心中拥有很高的期望值。”负责阿联在中国的商业推广的“易之队”成员格雷斯·陈认为,易建联在国际舞台上有足够的竞争力:“阿联拥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年轻、帅气,而且没有任何的丑闻。他拥有无可比拟的商业潜力。”
其实从2003年开始,美国《时代周刊》就刊文,宣布易建联必将是下一个姚明。
要打开更多的中国市场,就必须拥有更多的中国球员,每增加一名中国球员,就增加一份看点,易建联就是这样的招牌明星,所以NBA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寻找下一个姚明和下一个易建联。
一切刚刚开始
单单把中国的孩子“请进门”还不够,一定要登门拜访才显得有诚意,聪明的NBA当然不会不明白。
2004年,NBA季前赛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首次上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主打的是姚明的“中国元素”。2007年,3场NBA季前赛分别在上海和澳门举行。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NBA季前赛首度来华是属于NBA推介,中国的举办城市只要承担国内费用即可,而2007年NBA季前赛除了这个惯例,还开出了百万美元以上的球队出场费,而且所有的商务开发权均归NBA。
对于中国市场,NBA看起来有全盘的针对性计划。内容包括NBA每年在中国举行的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科比、巴蒂尔等NBA巨星的中国行,而就在上海的季前赛前,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率领骑士众星出现在上海闵行区的鲁冰花农民工小学,NBA为这所学校捐建了一个篮球场、一个电脑室和一个图书室,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亲自为这些康乐中心剪彩。这是NBA在中国捐建的第四个运动和学习康乐中心。此举无疑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NBA拓展中国市场的行动越来越频繁,涉及的方面也是越来越广。
在这背后是一组数据的支撑:据全球权威市场顾问公司TNS的调查显示,15至24岁的中国男性中83%的人表示他们是NBA球迷,NBA及篮球是13岁至30岁中国男性最喜爱的运动联盟及运动项目,世界杯是第二,奥运会是第三。61%的中国城市人口是NBA的球迷或者对NBA感兴趣,而中国至少3亿人打篮球。
而中国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能够在中国卖出多少件T-shirt衫,做多少免费广告,吸引多少电视观众,更重要的是吸引中国企业对NBA商业经营的投入。2000年以后,随着姚明在NBA的走红,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NBA商业网络。在火箭队的赛场,满眼都是中文的广告牌。李宁、匹克品牌的电视广告更是邀请NBA球员代言。
今年夏天,NBA还挖到了微软中国区的总裁陈永正,并任命他为NBA中国公司的总裁。“这是NBA史无前例的事情,我们从未在一个国家创造一个这样的运营实体。我们打算把现有和将来所有的中国业务全部集中于新实体中,陈先生则是这个实体的领导人。”NBA二把手海蒂·尤伯罗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与NBA在其他国家的运营实体不同,NBA中国将被允许外部战略投资者的进入。海蒂介绍说,NBA中国新实体10%的股份将由战略投资者参与,NBA正和自己的经纪人高盛公司一起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共同拓展中国体育市场。
在NBA中国赛前,斯特恩还和陈永正进行了会谈,他们把新计划的名字叫做第二个NBA——“NBA中国”。他们没有公布计划的具体内容,不过与CBA的合作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无论双方的合作将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形式呈现,NBA在中国区的70多名员工正在老板的带领下,向着海蒂所描绘的图景阔步迈进:“未来NBA中国实体的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但我们第一步还是会从小做起,先利用现有资源盘活市场。”
当大家看到NBA来势汹汹时,海蒂却告诉我们:一切才刚刚开始。
? 栏目责编 华少君